- 註冊時間
 - 2005-8-10
 - 最後登錄
 - 2025-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37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784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 
 
   
異常陰道出血、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頻尿或排尿困難、體重下降、持續性陰道分泌物或出血、貧血、倦怠及下腹疼痛等。若女性出現以上症狀,務必提高警覺並及早就醫。 
 
子宮內膜癌近年有逐年上升趨勢,為協助女性早期發現、及早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特別設立「子宮內膜癌特別門診」,提供高風險族群快速掛號、即時檢查服務;同時,臺北市政府亦針對本市高風險女性族群補助3D陰道超音波檢查費用,以降低疾病威脅。 
 
子宮體癌病例攀升 子宮內膜癌占大宗 
北市聯醫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林世基表示,子宮癌主要分為子宮體癌及子宮頸癌,其中子宮內膜癌是子宮體癌最常見的類型,每年新診斷病例中高達9成以上屬於此癌症。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111年國內新診斷子宮體癌病例為3,541人,已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5位。113年子宮體癌標準化死亡率較112年顯著上升,升幅為女性癌症之首,成為女性癌症死因第10名。 
 
異常出血、骨盆疼痛都要注意 有這些情況快檢查 
林世基主任說,子宮內膜癌常見症狀包含:異常陰道出血、停經後出血、經期不規則、骨盆腔疼痛、性交疼痛、頻尿或排尿困難、體重下降、持續性陰道分泌物或出血、貧血、倦怠及下腹疼痛等。若女性出現以上症狀,務必提高警覺並及早就醫。 
 
高風險族群自我檢測 符合1項就建議就醫 
林世基主任進一步提醒,民眾可透過「高風險族群自我檢測」來初步評估風險,若符合條件,即使沒有明顯症狀,也應主動接受檢查,及早發現、阻斷疾病進程。 
 
子宮內膜癌高風險族群自我檢測條件: 
1.   初經12歲以前 
 
2.   停經超過52歲 
 
3.   40歲以上未生育 
 
4.   糖尿病患者 
 
5.   曾有子宮內膜增生病史(單純性或複雜性增生,無細胞異常) 
 
6.   體重過重(BMI>30) 
 
7.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8.   家族三等親內曾有乳癌、卵巢癌、內膜癌或大腸癌病史 
 
9.   乳癌患者曾接受Tamoxifen(泰莫西芬)治療 
 
10. 不明原因異常陰道出血 
 
11. 停經後陰道出血 
 
如符合以上任何一項,建議盡早至婦產科就診,由專業醫師進行評估與檢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