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7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她癢到只敢吃七種食物還是抓不停!醫揭蕁麻疹「過敏」迷思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

 
許多民眾將其誤認為「海鮮過敏」或「藥物反應」,甚至過度忌口,卻不理解真正的病因。

有患者誤把蕁麻疹當成食物過敏,嚴格忌口到僅剩七種食物,仍然反覆起疹、癢到難以忍受。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部主任陳志強醫師指出,這其實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hronic Spontaneous Urticaria)的典型案例,與單純食物過敏不同。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若僅依靠飲食限制或不規律治療,通常難以改善真正症狀,還可能增加營養不良的風險。隨著每年世界蕁麻疹日將至,他提醒民眾別再誤解「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及早就醫才能有效控制。

七種食物的限制 卻癢到夜不能寐
陳志強醫師分享,一名年輕女性誤以為自己的蕁麻疹全因飲食引起,於是極端地將飲食縮減到僅剩七種食物,期待能擺脫「元凶」。然而,身體依舊反覆長疹、癢到徹夜難眠,還因此營養攝取不足。直到就醫才發現,她罹患的其實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並非是食物過敏造成。這樣的案例凸顯,若對疾病認知不足,病友很可能在錯誤的方向上白白耗費心力,卻讓生活品質更加惡化。

超過六週反覆發作 小心慢性蕁麻疹找上門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急性蕁麻疹通常與食物、藥物或環境誘因有關,多數可在數日內緩解。但陳志強醫師指出,若症狀反覆持續超過六週,且找不到明確誘因,就可能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此病屬於自體免疫疾病,免疫系統出現「自己攻擊自己」的錯亂,導致皮膚反覆腫脹、劇癢,並不等同於單純過敏。許多民眾將其誤認為「海鮮過敏」或「藥物反應」,甚至過度忌口,卻不理解真正的病因。

癢到失眠、傳染疑慮 隱形困擾難以啟齒
慢性蕁麻疹對病友的影響不只是皮膚癢而已。陳志強醫師表示,許多病患因瘙癢導致失眠,白天精神不濟,影響課業與工作;有些病灶若出現在臉上,紅腫明顯,甚至會被誤認為飲酒過度或傳染病,引發旁人異樣眼光。這種社交壓力使不少患者變得自卑、封閉,心理負擔遠比外界想像更重。他強調,這些「隱形痛苦」常被低估,病友更需要家人與社會的理解。

標準治療流程 規律控制才是關鍵
目前國際治療指南的標準治療建議,第一線以第二代抗組織胺藥物為主,對於治療效果不彰的患者,會依照病患狀況來逐步調整劑量,若劑量調升至四倍仍難控制,就需進一步考慮生物製劑,如免疫球蛋白E的抑制劑或是免疫調節劑的治療。陳志強醫師提醒,許多患者習慣「有症狀才吃藥、沒症狀就停藥」,這會讓病情反覆不定,難以真正改善。唯有規律、長期控制,較有機會讓症狀獲得緩解。不過,臨床上也觀察到,部分患者在使用第二代抗組織胺時可能會有嗜睡情形,進而影響學習或工作,這也是臨床治療上常見的挑戰。

慢性蕁麻疹帶來的挑戰,不僅在於症狀本身,也可能在治療過程。陳志強醫師指出,有患者選擇忍耐不治療,結果癢到夜不能寐,白天精神渙散,工作與學業全面受影響;也有人服用抗組織胺,雖能暫時壓制症狀,卻因嗜睡副作用而難以專注課業與工作。這些案例都顯示,無論「不治療」或「治療不足」,生活品質都會大打折扣。隨著標準治療模式逐步調整,部分患者在病情控制與副作用之間能取得平衡,生活品質也可能改善。

世界蕁麻疹日 呼籲大眾正確認識
每年10月1日是世界蕁麻疹日,藉此呼籲社會重視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問題。陳志強醫師提醒病友不要抱持「靠意志力忍耐」或「靠改變飲食體質」的迷思,應積極就醫採取標準治療,搭配規律作息與運動,才能逐步恢復正常生活。他也呼籲社會大眾給予病友更多支持,打破「只是過敏」的刻板印象,讓患者能在理解與陪伴中勇敢面對疾病,重拾安穩自在的日常。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3 03: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