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10-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27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41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朝覲與天房:連接信士的精神紐帶
每一個有神靈存在的宗教世界中,都會有一個中心——一個連接天地的神聖所在。對伊斯蘭而言,這一中心就是天房,即克爾白(Ka’bah),在穆斯林看來,它是天地軸線交匯之處,是造物主在今世與來世之間顯現自身的中心。
于穆斯林而言,天房就是一處通向超越領域的大門,同時又是塵世中的信仰核心,吸引著那些內心尚存對信仰渴望的人們。這種渴望,深深植根于人的本性(fitrah)之中。因此,1400多年來,無數穆斯林從四面八方踏上前往麥加的旅程,只為親眼目睹天房——真主的房子,並圍繞它環行(tawaf),以敬虔之心繞行神聖之光。
伊斯蘭本身就是對原初宗教(al-din al-hanif)的回歸,因此,其信仰的中心便是原初之中心——據傳統伊斯蘭信仰,這一中心最初由人祖阿丹在墮落之後建立,作為天上聖殿在塵世的倒影。之後,先知伊布拉欣(Abraham),統一信仰(al-tawhid)的復興者、也是一神信仰之父——重建了天房。
隨著古蘭經的啟示,朝覲作為伊斯蘭的五大支柱之一,成為一項神命的宗教義務。這項儀式不僅是對伊布拉欣所行之朝覲的迴響,更是在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親自完成後的具體規範中傳承至今,千百萬穆斯林年復一年地效法踐行。
通過履行朝覲這一儀式,穆斯林回歸至伊布拉欣的一神信仰,實則更深層地回歸至人祖阿丹所代表的原始統一宗教。在本質上,穆斯林借此回歸至人祖阿丹的狀態,喚醒那被塵世遺忘的本真天性(fitrah)——一種深藏於人類本質之中的本初認知,在這個世界與人類末日來臨之前,就已在靈魂深處見證了真主的主宰地位。
天房坐落于麥加的心臟地帶,這座聖城不僅是先知穆罕默德(願主福安之)的故鄉,更是他成長、最早接受古蘭經啟示、展開最初十二年使者使命之地,也是首個伊斯蘭社群的誕生地。因此,朝覲天房不僅是一次身體的旅程,更是一次對伊斯蘭根源現實的朝聖。
麥加,這座被譽為“諸城之母”(Umm al-Qura)的聖地,承載著伊斯蘭歷史的源頭,那些塑造了整個穆斯林歷史進程的事件,其內在意義至今仍在每一位信士的生活中迴響不息。大天使奉命降示古蘭經於穆聖(願主福安之)心中的那一刻,其神聖餘波,至今仍縈繞在這座城市的空氣之中。
大小朝覲都有嚴格的儀軌與規範,都嚴格依據古蘭經及聖訓進行。大朝(Hajj)必須在伊斯蘭曆法中特定的月份完成,朝覲者需在數日間履行多個規定儀式,不僅圍繞天房行走,還需前往阿拉法特山(Arafat)、米那(Mina)等地履行特定功修。最終,朝覲儀式以宰牲告終,所獻肉類大多施予貧者。朝覲結束後,人們再次返回禁寺(Masjid al-Haram),那正是天房所在的中心聖地。
大朝是伊斯蘭教法規定的終身義務之一,凡具備條件(身體健康、經濟盈餘)的穆斯林一生中必須完成一次。因此,每逢朝覲季節,麥加便彙聚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穆斯林。隨著穆斯林人口不斷增長,每年參與朝覲的人數已達數百萬。儘管現代設施日益完善,這一儀式依然充滿挑戰。
然而,穆斯林前往麥加並不限於大朝,還有一種名叫小朝、副朝(Umrah)的儀式可在全年任何時間進行,每年亦有數以百萬計的穆斯林完成。雖比大朝簡便,但副朝同樣使朝聖者得以親近真主之顯現之地——天房。因此,全年365天幾乎都有成千上萬乃至數十萬的信眾圍繞天房虔誠禮拜,天房即為全球穆斯林禮拜的朝向(qiblah),不論身在何方,皆需朝向天房禮拜。
在麥加,穆斯林能直接感受到:無論來自哪裡,他們祈禱的方向始終如一。整個伊斯蘭共同體(al-ummah)如同一個圓,其中心為天房,每一位穆斯林宛若圓周上的一個點,而圓周上的每一個點,皆由半徑相連至圓心,象徵著每位穆斯林都通過那無形的“光線”與中心——天房,乃至其背後的主宰者——真主,心靈相通。
天房不僅是建築意義上的中心,更是億萬穆斯林靈魂的座標。朝向它,不只是為了完成禮拜的儀軌,而是在時空中確認信仰的方向。每一位穆斯林,無論身在何地、語言為何、膚色如何,皆因這一中心而彼此相連。正是在繞行天房的那一刻,人與人之間的隔閡消融,萬心歸一,直面真主。這就是朝覲的奧義——在邁向中心的腳步中,找回本心;在千萬人同向的祈禱中,凝聚一個統一的烏瑪。
(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