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藥吃到怕!關節退化不可逆 醫警告:忽略恐影響脊椎
髖關節、膝關節退化不可逆,應提早就醫,否則拖延不治療,恐因長期走路重心不穩影響到脊椎。
台灣邁入超高齡化社會,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逾2萬人次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甚至健保用藥中,每年高達898萬人服用乙醯氨酚成分的止痛藥。台中大甲李綜合醫院副院長、骨科主治醫師王芳英25日表示,髖關節、膝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若出現疼痛的狀況,千萬不要保持著「我吃止痛藥」的想法,否則拖延不治療,恐因長期走路重心不穩影響到脊椎。
王芳英說,以他臨床經驗統計,人工膝關節、髖關節置換的患者,幾乎在70歲以上,而且有年紀愈來愈大的趨勢,80歲以上的患者也不少,甚至還有百歲人瑞,患者都有一個共通點,就都屬於退化性關節炎最嚴重的第4期,吃了止痛藥無法止痛、痛到不能走路,才想到來醫院評估、手術。
「年紀不是手術考量因素,而是病患本身的健康。」王芳英表示,他在臨床手術逾30年經驗,累積至少近萬個案成功案例,發現近幾年手術患者年紀愈來愈大,成立骨科微創手術中心後,更能精準進行跨科全人化的跨科評估,確認患者身體狀況,更導入機器手臂、3D電腦導航等設備,提升手術精準度,縮短恢復期,讓患者在術後隔天便能下床走路。
王芳英說明,髖關節、膝關節退化是不可逆的,萬一出現疼痛的狀況,一定要盡早就醫,如果到了必須手術的程度,千萬不要保持著「我吃止痛藥」維持的觀念,若放任髖、膝關節不斷退化,未來恐因長期走路重心不穩影響到脊椎,呼籲民眾最好能趁有體力提早手術,減少服用止痛藥。
(中時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