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30年研究震撼! 錯誤「低碳飲食」糖尿病風險增40%
長期進行錯誤低碳飲食,讓身體悄悄地發炎、胰島素也漸漸失靈。
你正在吃的「低碳飲食」,有可能是在預約糖尿病門票?來看看最新的哈佛研究!新北市三樹金鶯診所體重管理主治醫師蕭捷健於臉書專頁「減重醫師 蕭捷健」發文,引用《Diabetes Care》期刊研究指出,長期吃錯低碳飲食者,糖尿病風險竟高出44%!
研究追蹤近20萬人長達30年,結果發現:
●「動物性低碳飲食」(吃培根、牛排、奶油咖啡)者風險激增。
●「植物性低碳飲食」(豆腐、魚肉、橄欖油、糙米)者風險反降16%。
蕭捷健提醒,「短期瘦身≠長期健康」雖然你短期內可能在體重計上獲勝,但你的身體內部,卻因為吃下太多不好的動物性脂肪、缺乏纖維,正在悄悄地發炎、胰島素也漸漸失靈;這就是長期進行錯誤低碳飲食下的結果。她建議:
健康低碳4守則
1、蛋白質升級:把一半的紅肉換成植物性蛋白。 試試看,把牛排換成香煎豆腐,把培根換成毛豆,你會發現身體更清爽。
2、油脂升級:把奶油換成好油。 用橄欖油、酪梨、堅果,來取代奶油、豬油和各種加工油品。好油是身體的潤滑劑,不是敵人。
3、碳水升級:把精緻澱粉換成全穀物。 如果你要吃碳水,請選擇糙米、藜麥、地瓜、豆類。它們富含纖維,是幫助你穩定血糖的神隊友。
4、適度循環:高碳、大餐隔天,可以低碳一天不吃澱粉,來排除身體的多餘糖分,不需要長期進行
「低碳不等於不吃碳,關鍵是碳水的品質!」蕭捷健強調。高品質、以植物性蛋白為主的低碳飲食,才是讓我們受最久、活得好、血糖穩的真正路線。
(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