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6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白話佛法》戒是無上菩提本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昨天 08: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
學佛要以戒爲本、以戒爲師。當年佛陀涅槃的時候,囑咐他所有的弟子要以戒爲本、以戒爲師。

戒是什麼?就是能夠守住自己的身、心,還有意唸,不要造業,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守戒。本是什麼?就是根本,一個人如果不能自己守戒,這個人就失去了根本,就是失去了根本的佛性。戒是無上的菩提本,也就是説,戒律是能夠讓你成佛、成菩薩最大的一個根本。

我們不但要以戒爲本,還要以戒爲師。以戒爲師是什麼?就是一定要經常檢點自己,想一想自己做得對不對,我這樣做是不是可以,這就等於擁有了一個老師,而這個老師就是你學佛的心,叫你以戒爲本——這個可以做嗎?不能做的,菩薩不能這麼做的;那個我可以做嗎?菩薩説那個不能做的,就堅決不做。這就是以戒爲師、以戒爲本。

佛菩薩説了,衆生皆可以成佛,就是説,衆生擁有成佛的基礎。比如説,人都能夠彈鋼琴,但是你學不學,你能否學得好,還有你是否具備這方麵的天賦,那是另外的問題,道理都是一樣的。菩薩説,衆生皆具佛性,都能成佛,就是説,人具有成佛的本性,因爲衆生皆具佛的本性,人的良心都是佛所擁有的,佛心和良心都是深藏在心中的東西。講到底,佛心乃善心、慈心,所以,擁有慈悲心的人,他就擁有了佛心。衆生因爲是還沒有成佛的人間佛,所以衆生還不算是諸佛,因爲佛性還沒有顯現出來。當一個人還沒有學佛之前,你説他有佛性嗎?他有。你説他是佛嗎?他又不是。隻有當你的佛性經過顯現,也就是你相信了佛之後,你的佛性才會慢慢地顯現。很多的佛是在人間成佛的,很多的菩薩、很多的人是在人間修成佛的,所以,三世諸佛中很多的佛都是在人間成佛。

(二)
在人間成佛是一個機遇,人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如果不能在人間成佛的話,那麼你就要好好修了,那你就不是這一輩子能夠修成的。不知道你們是否聽得懂師父的話?因爲當你前世造了因果,再前世又造了很多的因果,那麼到了這輩子,成全了你的善因和善果,你才有修佛的這個機會,再加上你這輩子再好好地度人、修心、學佛,你就能在人間成佛,這也是一個緣分。如果你説不在人間成佛的話,你到了天界,你很難成佛,聽得懂嗎?因爲越是享福的地方越是難以成佛。要是到了地府裡,你要成佛不是更難嗎?投了畜生道,那就更難了。等你到了天界,爲什麼成不了佛啊?講起來離菩薩還近了呢,因爲天上太幸福了,因爲沒有苦了,沒有苦,哪來的求啊?如果你們現在不缺錢,身體很好,什麼都是平平安安的,你們哪來的心拜佛唸經呢?

衆生因爲在人間能成佛,更應該去努力學習佛教的正見,就是學習正確的佛教,正確的佛教就是正見。要加強佛理的領悟,就是要懂得領悟佛法的理論,學佛的理論就是學佛的基礎。師父現在跟你們講的是理論,那就是學佛的基礎,真正的學了就要去做,所以,要加強對佛理的領悟,髮心求受五戒,就是髮心去讓自己受五戒。師父從來不叫你們受五戒,但是你們自己要髮心啊,想一想,我做不到,但是我先試着去做,實際上五戒對於一個正常的人來説一點都不難,師父指的是正常的人,那些做壞事的人已經不是正常的人。

想一想,殺生要不要戒啊?一個好好的正常的人會去殺人嗎?會去殺動物嗎?邪淫要不要戒?腦子裡亂想就叫邪淫,沒做但腦子裡想了,那也叫意淫。誰沒有這個毛病啊?一個人應該不應該戒妄語?妄語可以隨便講嗎?隨便吹牛是學佛人嗎?腦筋轉來轉去,動小腦筋,這種人還修得好心啊?你們騙騙師父沒有關繫,你們去騙菩薩那就不好了,你很快就會受到懲罰。戒酒應該不應該?師父告訴你們,弟子不能喝酒,喝酒亂性,喝酒後人會稀裡糊塗的。戒偷盜,一個好好的人可以偷東西嗎?可以殺生嗎?可以吹牛嗎?可以喝酒嗎?可以邪淫嗎?這五戒是正常人也應該做到的,何況你們是學佛人呢?你們要嚴格要求自己。

(三)
説來五戒,要自己自覺自願地來改正。你拿了人家的東西,天上菩薩都看得見,地下的鬼都會衝着你的。不屬於你的東西,你爲什麼要去拿啊?因爲你貪啊,貪心不足。

想想看,五戒裡麵你們誰沒有犯過?吹過牛吧?偷過東西有吧?殺生有吧?意唸裡恨死他了,恨不得把他宰了,這也叫殺生。還有喝酒、邪淫、妄語,你們自己必須要領悟,然後自己要求受。什麼叫求啊?就是求菩薩説:“菩薩,我要改正啊,我要守五戒啊。”

要增長同體悲、無緣慈。就是要感受別人的痛苦和感受別人的喜悅,就是人傷我痛,今天他家裡出事了,我很難過;人家不好了,你要傷心得不得了;人家好了,你要開心得不得了,那就是同體悲、無緣慈。你對一個人好,不要因爲他是你的家人或者是你的孩子,不管是誰,隻要是一個人,你就應該對他好。學佛人要沒有緣分地、要無緣無故地愛別人,他受傷了,很可憐,我很難過,我很悲痛。有什麼道理好講,都是人啊,你沒有感覺嗎?這樣你才會擁有菩提心。

要願一切有緣衆生離苦得樂,你天天想着要讓所有的有緣衆生脫離苦難,希望別人好,天天都是爲別人祈求,我要讓別人好,“唉呀,你怎麼這麼可憐?”“你家裡爲什麼吵成這個樣子?”你總是可憐人家,你要永遠有一種悲愍之心,要無緣大慈,你才能達到法身的智境。因爲隻有當你憐愍了衆生,你的慈悲心才會顯現出來,這樣你才會有智慧地達到這個境界,叫“智境”,否則這個人活在世界上他是沒有智慧的,他達不到這個學佛的境界。


源於《白話佛法》第八冊9.戒是無上菩提本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0-17 09: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