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5-10-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02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589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超凡就能入聖?修真七品不可不知
道教信仰是以“道”為中心,然而大道玄妙,各派由於傳承不同,對於“道”的體悟不盡相同,修行之法也不盡相同,因而各派道士的修真位業劃分也不盡相同。南北朝時期,上清派在整合三洞的基礎的上,對上清道士的修真位業進行了明確的劃分。
據《七域修真證品圖》言,上清道士的修真位業被分為七品,每一品果位對應不同的修行方法和要求。
第一品果位為洞宮仙人。修九轉仙行,“一者可從,二者閉塞,三者度生,四者勸助,五者佈施,六者大願,七者身慈,八者口慈,九者心慈”。此九轉仙行修行不缺,遵守百八十戒,積累一千二百善功,兼修太清經法,可以成為名山洞宮仙人。洞宮仙人居住的地方為十大洞天、三十六洞、五嶽名山洞府,這些洞天之中“自有日月分精,金樓玉堂仙官”。
第二果位為五嶽名山上虛宮地真人。修九轉真行,“一者善救,二者不恃,三者不爭,四者不欲,五者不有,六者不積,七者體一,八者自知,九者處上”。此九轉真行,修之不缺,遵守二百四十戒,積累二千善功,兼修太清經法,可以成為五嶽名山上虛宮地真人。虛宮地真人居住在五嶽名山之上,玄虛之中,由雲氣所化的宮闕中。
第三果位為九宮仙人。修九轉仙行或九轉真行,修行不缺,同時遵守三百大戒,積累三千善功,兼修靈寶經法,可以成為九宮真人。九宮真人居住在五嶽虛宮之上,太空之中。九宮真人共有九位,位統一方。
第四果位為太清上仙。修九轉仙行、真行不缺,同時遵守三百戒,積累四千善功,兼修中品真道,但所學的中品真道不完整的,可以成為太清上仙。太清上仙居住在太清境中,由太上老君統領。
第五果位為太極真人。修九轉仙行、真行不缺,同時遵守三百戒,積累六千善功,兼修上品真道,但所學上品真道不完整的,可以成為太極真人。太極真人居住的宮闕在太清之上,上清之下的太極境中,由老君所治。
第六果位為上清真人。修九轉仙行、真行不缺,同時遵守三百戒,積累八千善功,兼修三品真道,可以成為上清真人。上清真人居住在上清境,由太上玉晨大道君統領。
第七果為玉清聖人。修九轉仙行、真行不缺,同時遵守三百戒,積累一萬善功,兼修太上之道及三品真經,可以成為玉清聖人。玉清聖人“與眾聖齊位,非言象所及,與道混體,洞入自然,消則為氣,息則為人者也”。玉清聖人居住在玉清境,由元始天尊統領。
道士修真“自凡而登仙,自仙而登真,自真而證聖”,故七品果位又可分為仙、真、聖三類。洞宮仙人為初果,玉清聖人為極果,其所居之地從下至上,最低為洞天福地、五嶽名山洞府,最高為玉清境。
七品仙真所修的道法有所不同。其中,所謂的中品真道、上品真道,乃是源於上清派將上清道法分為太上之道、上真之道、中真之道、下真之道。據《上清太上八素真經》言:“上真之道有七,太上之道有三,中真之道有六,下真之道有八。”
太上之道有三,其經為《玉清隱書》《神虎大符》《金虎真符》。
上真之道有七,其經為《太上郁儀奔日文》《太上結璘奔月章》《太上八素奔晨隱書》《太微帝君飛行天綱上經》《高上大洞真經三十九章》《金闕靈書紫文上經》《黃老八道九真中經》。
中真之道有六,其經為《太丹隱書朝真上經玉帝神符》《三天正法鳳真之文九真升玄文》《三元布經四真之章太上金策》《方諸洞房玉字上經六甲靈飛符》《靈寶秘符三皇內文天文大字》《青要紫書曲素訣詞三五順行經》。
下真之道有八,其經為《上清九化十變三九素語》《丹景道精隱地八術》《天關三圖玄皇玉書》《神州七變七轉洞經》《紫度中方石精玉馬水母經》《絳綠黃道玉目龍書眾文》《素奏中章五行秘符》《五帝玉女上元五書》。
由於太上、上真、中真、下真之道所涉經書眾多。因而“若所得書不備具,或得上經,或得中篇,或得下文,雖專修行而闕其餘者,但可飛仙而已”。故而那些所得中品真道、上品真道不完整的修道之士,只能成為太清上仙、太極真人,“遠詣太極,下游五嶽”。
(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