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10-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338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43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從風吹滿天嘯到公媽節大拜拜 重陽節避邪古法
農曆九月初九,雙九疊加,按照中華文化《易經》的陰陽觀念,九為陽數,因此「重九」就是「陽氣極盛」的日子。你以為重陽節只是發發敬老金?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這個極陽之日,老祖宗設計了一系列儀式來幫我們擋煞、開運、求長久。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源自東漢時期「桓景避災」故事的兩大古法:登高與佩茱萸。
登高避開地面瘟氣,而茱萸則被視為驅蟲除濕的「避邪翁」。即便到了現代,這項習俗也轉化為親友一同郊遊健行,在秋高氣爽之時舒展身心,依舊緊扣著「健康長久」的祝福核心。
重陽登高示意圖。(圖/CANVA製作)
「食重陽糕」與「飲菊花酒」這兩項儀式,更是將吉祥寓意融入飲食的體現。重陽糕,取「糕」與「高」的諧音,層層疊疊的糕點象徵著「步步高升」、「百事皆高」,吃下去不只是甜在嘴裡,更期盼著運勢能蒸蒸日上。至於「菊花酒」,九月正值菊花盛開,取「九九」與「久久」的諧音,這杯酒便成了「延年益壽、長久安康」的最佳載體。古人甚至將菊花酒稱為「長壽客」,與長輩們共享菊花茶或菊花酒,便是最直接表達祝福的方式。
菊花酒示意圖。(圖/CANVA製作)
台灣俗諺說:「九月九,風吹滿天嘯!」因東北季風增強,田野上空「風吹」(臺語:風箏)滿天飛舞的景象。這不單是休閒娛樂,更是一項「放晦氣」的儀式。將風箏放到高空後剪斷線,讓它隨風飄走,便能將一年積累的病痛、不順、晦氣通通送走,象徵厄運斷線。
祭祖示意圖。(圖/CANVA製作)
重陽節也叫做「公媽節」,許多家庭將這天視為與除夕、清明、中元並列的四大祭祖日之一。在這天,家家戶戶會準備豐盛的牲禮、菜碗、水果等祭品,隆重地祭拜祖先和地基主,展現了「慎終追遠」的孝道精神。而將重陽節定為「敬老節」,更是現代社會對傳統「久久」寓意最好的延伸。因此,重陽節的真正核心,就在於對先人的感恩與對現世長輩的關懷。
【寶島神很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