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會「沒電」? 醫:4招護粒線體 維護腎功能
地中海飲食可提升粒線體氧化代謝效率、減少腎臟發炎,有助維護腎臟健康。
當粒線體健康時,腎臟的每個細胞就能穩定運作。但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甚至走向慢性腎病(CKD)。洪永祥診所院長洪永祥表示,近期時興新概念:「保護粒線體,就是保護腎功能」。他並提出4法給民眾,從日常生活保護粒線體。
洪永祥於臉書專頁「洪永祥醫師的慢性腎衰竭攻城療法」發文指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我們吃的食物、吸的氧氣,最後都要靠粒線體把能量轉換成細胞能用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簡稱「ATP」。腎臟是「耗能」的器官,因為它每天要過濾約180-200公升的血液、然後回收99%水分、調控電解質、排出廢物、酸鹼平衡。這些過程都要靠大量能量支持,而能量來源幾乎全靠粒線體。
根據 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Bhargava & Schnellmann, 2017)的綜述,腎小管細胞特別富含粒線體,一旦粒線體功能下降,腎臟就會更容易受到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的攻擊。這正是許多慢性腎臟病(CKD)患者腎功能逐步惡化的關鍵之一。
粒線體為什麼會「壞掉」?洪永祥解釋,隨著年紀增加,粒線體的DNA(mtDNA)容易被自由基攻擊,氧化壓力會讓粒線體產生「能量短路」;糖尿病會造成粒線體過度分裂與電子傳遞鏈效率下降,這種現象在糖尿病腎病變(DKD)特別明顯;長期壓力與睡眠不足會使粒線體功能異常;某些止痛藥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s)與環境重金屬(如鎘、鉛)被證實會破壞粒線體膜電位,導致腎小管受損。
從生活中保護粒線體
民眾應該如何保護粒線體,才能讓腎臟能量滿滿不會缺電?洪永祥建議以下4項做法:
●飲食:吃對食物是關鍵
地中海飲食可提升粒線體氧化代謝效率、減少腎臟發炎。這種飲食包含橄欖油、魚油、堅果、深綠蔬菜與新鮮水果。富含抗氧化物的食物,例如藍莓、綠茶,可幫助中和自由基,減少粒線體損傷。
●運動:助粒線體「開機」
有氧運動是最自然的粒線體保養術。持續每週5次、每次30分鐘的中度有氧運動能促進粒線體新生,多走路、多爬樓梯,腎臟也跟著更有活力。
●睡眠與壓力管理
睡不好,粒線體真的會「累」,會嚴重地破壞你的粒線體進而導致腎功能衰退。冥想、深呼吸、規律睡眠時間表,這些看似簡單的行為,都能讓粒線體修復自己。
●避免粒線體毒物
少吃止痛藥(除非醫師指示)、避免長期暴露於重金屬、少喝含糖飲料、戒菸,這些都是最實際的粒線體保護策略。
(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