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2024-3-31最後登錄2025-10-31主題查看積分1195閱讀權限110文章1979相冊0日誌0
 
    
 
  狀態︰
離線   | 
| 媒體來源:台灣大紀元 副標題:施工中的南鐵地下化工程 近期在台南東區東門路一帶發現系列遺構及遺物 滿地糖碎呼應「全糖市」暱稱
 原文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tw/n486951/
 更新: 2025年10月30日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近期出土清領糖業遺構及遺物。圖為疑似清代道路「牛車路」空拍圖,可見以三合土遺構做為邊界。(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
 
 【記者張雲清/綜合報導】台南暱稱「全糖市」,連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也出土清領糖業遺構及遺物,道路修築疑就地取材,使用周遭糖間遺棄糖漏、瓷器等,再混雜滿地糖碎,讓人出現道路也是甜的想像空間。
 
 據中央社報導,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30日指出,施工中的南鐵地下化工程,近期在東區東門路一帶發現系列遺構及遺物;考古團隊調查研判,此區域是清領府城重要道路遺跡,遺構在當時祝三多境(今新樓醫院周邊),往南銜接大路是大東門交通要道,周邊糖間林立,也是製糖重鎮。
 
 清代《臺灣采訪冊》記載,當時此區域沿途「凡白糖行碎及舊汙泥多遺棄其間」,可以想像當時製糖產業蓬勃,街道四周堆滿白糖碎屑和糖漏殘片,甜氣四溢。
 
 文資處表示,此次發現遺構東西兩側以三合土結構做為邊界,結構間使用糖漏碎塊、瓷器殘片、磚瓦殘片、灰漿與三合土面,透過混雜土方分層夯實工法堆砌,再修築成道路。
 
 考古團隊以道路位置、形狀與走向進行比對,與1875年「臺灣府城街道全圖」標示的「牛車路」十分吻合,再從出土於夯土層底部作為級配的清代墓碑紀年推斷,這一段「牛車路」道路修築或翻修工程應在清領道光16年(1836年)之後。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近期出土清領糖業遺構及遺物,道路修築疑就地取材,使用周遭糖間遺棄糖漏、瓷器等,再混雜滿地糖碎。圖為分層夯實道路剖面,可見密集糖漏破片。(台南市政府提供/中央社)
 
 考古人員想像,當時負責修築道路的工人們,就地取材,使用周遭糖間遺棄糖漏、瓷器、磚瓦,再混雜滿地掉落糖碎屑,一同倒入地下夯實成為道路級配。
 
 此外,「臺灣采訪冊」更記載清領道光年間夏天,大東門鄰近道路空地因不明原因地上突然「煙氣蒸騰」,散落在地面與地下的糖也隨蒸散而出的煙氣瀰漫,可能讓當時空氣「含糖量」大幅提升,充滿甜味。
 
 文資處表示,考古團隊已完整記錄及暫時移置保存當地相關遺構,讓鐵路地下化工程持續推進;未來南鐵地下化完工後綠園道開闢計畫,將規劃納入這批遺構,讓人感受府城悠久歷史層次和文化香氣。◇
 ====================================================================
 感想:通常在進行大型工程的挖掘時,有時候就會挖到一些遺跡,有助於民眾對城市的歷史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