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0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513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第六意識的分別心要活動,一定要依止名言
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
這個能詮是名言,所詮是義理。我們對一個法的認識,一個思想觀念的建立,必須有名言。所以說我們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它不是離開了我們的名言,能夠單獨的在所緣的義理上活動。我再講一遍,這句話很重要。這個到時候修觀的時候,完全是靠這句話在修觀了。就是說,我們第六意識的分別心,不是離開了能詮的名言,而能夠單獨的在所詮釋的義理上活動。也就是說,第六意識分別心要活動,一定要依止名言;這個名言一切斷,你的分別心就不能動。
禪宗有一句話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是一個開悟的境界。一個開悟的聖者,他的內心是一念不生。他面對境界的時候,你譭謗他,你讚歎他,他的內心像鏡子一樣,他只是把這個境界取到而已,他沒有加上他個人的名言。這句是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言語是我們分別心的道路,好像說,你今天要到台北去,必須有省公路。省公路這個路被切斷,你不能過去了。「言語道斷」就是說,你現在不起名言,言語道斷以後,你的第六意識分別心不能活動,決定不能活動。
比如你試試看,你現在看一個境界,你眼睛打開看一個境界,你現在都不要加名言,我跟你保證,你不會起虛妄執著,絕對不會。你只是看到一種相狀,就像鏡子把這個相狀現出來而已。你會產生我法二執,一定要依止名言。換句話說我們對境界的認識,完全靠名言,你必須有你的邪教邪分別的名言,來建立你的人生觀。
佛法的意思是這樣,就是說我們學佛的目的,開示悟入佛的知見,我們必須捨去凡夫的知見。換句話說,佛法裡面對我們世間的名言完全要先否定,完全不能夠生起這種計度分別;對於佛法的名言要建立起來,你應該去讀誦大乘經典,去思惟觀察我空、法空。所以這個名言有破壞的一面,破壞我們無始劫來的世間的名言,建立佛法的名言。
因為凡夫的名言會讓我們產生我法二執,會讓你執著,由執著產生貪瞋癡,由貪瞋癡而造業、而流浪生死,乃至於破壞我們臨終的正念。「非離彼能詮,智於所詮轉」,這個地方就把關鍵說出來了,我們計度分別心要活動,一定要依止名言。無分別智就是要你不動名言。
所以我們在想,祖師大德真的是高啊。你看淨土宗的這個祖師的開示,他說「一句佛號,就是直驀念去,以一念抵萬念」。為什麼念佛能夠截斷無始的煩惱習氣,那麼多的煩惱都能夠一句佛號截斷?因為你煩惱的活動必須有執著,你要執著一定要名言。一句佛號提起來,你所有的名言通通切斷了,「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切的煩惱都不起來了,就是這個道理。
(佛弟子文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