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5-1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06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505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破遍計執的方法
我們在生命的流轉當中創造一個業力,由這業力得果報。若是善業,果報是尊貴安樂;若是罪業,果報則是卑賤痛苦。不論是安樂或是痛苦的果報,皆是生滅無常之法,果報很快就會消失,然後又再出現另一個果報,這是生命的真實相——流轉變化無常。
但不幸的,我們在成就個體果報時,會產生我愛執,認為這果報體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自我意識,以自我為中心來思考一切人事因緣,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因此就產生顛倒。
我們本來的身心世界,無論是外在的色身,或內在的內心,都是由業力所創造,如自己今天是女人,則是女人的身相,女人的心情;前生是一隻螞蟻,則是螞蟻的身相,螞蟻的心情。當我們的生命有自我意識時,就會產生種種的思考,也就是所謂的名言,這種思考的名言就是遍計所執性。
因為這思考不是隨順真理的思考,而是以自我意識所發動的思考。這在十二因緣中稱為無明,無明所帶動的行,就會創造生老病死的果報。
所以佛法告訴我們一個觀念,剛開始時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因為思想會被自我意識所污染,所以破遍計執就是破除心中的名言。當然也不能完全不思考,若不思考就猶如木石,這也不能成就聖道。
那要如何修呢?如理思惟,把佛菩薩所開導的法語,用來取代自己的思考,當遇到境界時,不要用自己的感覺思考,佛菩薩告訴我們如何觀想,我們就如何觀想。
譬如這件事應該作隨緣消舊業想,或當善知識想,你就強迫自己用佛法的道理來思惟,如是破除心中的名言,你的生命就會有變化,心中就會產生增上的力量。若是隨順自我思考,生命就會生滅流轉不息,因為我們一直活在遍計執當中,活在狹隘而自我意識的顛倒的無明當中。所以修學佛法要有如理思惟的觀照,由觀照力而產生行動力。
我們剛開始學習佛法時,先要相信自己是業障凡夫,不要對自己太有自信。佛法的修學永遠是兩個次第:先否定再肯定;先大死一番,再徹底的承當,沒有一個人能例外。一定要先相信自己的心是顛倒心,不能相信自己的受想行識,自己的感覺、受用、思想都是顛倒的,只有佛菩薩的思想才是正確,所以先否定自己,最後再肯定自己——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時直下承當,從空出假,廣度眾生。
因此若要破除遍計執,剛開始先不要相信自己的思想,先強迫自己根據佛菩薩的開導去思考,也就是以佛法的名言,破除自己的名言,這是破遍計執的方法。
(佛弟子文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