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6-7
- 最後登錄
- 2025-1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9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893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大摩示警:美國2028年恐大缺電 6873泓德能源 雲豹能源 上緯投 台達電 7740熙特爾
2025.11.14
隨著AI應用爆發,全球進入前所未有的算力競賽,然而,AI是名副其實的「吞電巨獸」,當AI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如雨後春筍般擴張,美國正面臨一場能源危機。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簡稱大摩)最新警告指出,若電力供應無法跟上AI成長速度,美國電網可能在2028年出現高達20%的電力缺口,影響範圍將從矽谷延伸至全國產業結構。
《CNBC》報導,以Stephen Byrd為首的大摩分析師團隊指出,隨著AI資料中心大量消耗電力,美國電網可能在2028年出現嚴重短缺,電力缺口最高恐達44GW,相當於超過3,300萬戶美國家庭的用電量,他們預測「屆時我們將必須尋求不依賴傳統電網的新型供電方案。」
推動這股能耗飆升的正是微軟、Google、亞馬遜與Meta等科技巨頭。它們預計在2025年前投入近4,000億美元擴充AI運算能力。然而,雖然晶片充足,電力卻成為最大掣肘。
微軟執行長納德拉(Satya Nadella)也坦承,目前最大的問題「不是算力,而是電力」,並警告若供電不足,一些AI晶片最終可能會閒置。
大摩分析師表示,問題的關鍵在於供需建設時間的不匹配,資料中心的建設僅需兩年,但輸電線路的建設卻需要長達十年的時間。這種速度上的失衡正使美國電網達到極限,並造成了專家所說的「能源壁壘」,即使是財力雄厚的科技公司,如果沒有可靠的電力供應,也難以擴張AI業務。
以擁有全球最大資料中心群的維吉尼亞州為例,當地電力公司 Dominion Energy 表示,其電力需求預訂量在一年內從40GW暴增至47GW,相當於47座核反應爐的發電量。研究亦顯示,資料中心目前已占美國總用電量的4%,到2030年可能提升至 12%。
摩根士丹利指出,AI需求正以「非線性速度」成長,堪稱現代史上最大技術變革之一,但這種爆炸性成長正讓國家電網不堪負荷。報告強調,AI基礎設施供應商位於這波能源轉型的「核心」,其估值勢必受此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