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6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寄生的定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7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寄生的定律


為甚麼我們不叫「莠子中的麥子」,而叫「麥子中的莠子」呢?我相信並非因為主人種的是麥田,然後在這好地裡,出了莠子,所以便稱之為麥田中的莠子;而這描述暗藏一個現象:莠子是「寄生」於麥子當中——在人的普遍經驗中,我們要提防「善中有惡」。若果我們在為善過程中,忘卻我們人性的脆弱,麥田會成為莠田。

福音沒有描述那寄生在麥田裡的莠子是甚麼「莠子」, 比喻給我的印象是「非麥子」的植物,為麥田的主人,麥子是他的資產,當然要保存和收集,其他的就要棄掉; 若果那落在麥田裡的另類種子是葡萄、是橄欖,很容易便成為麥田主人眼中的「莠子」。同樣,若果麥子不知如何,跌落葡萄園裡,這麥子便成為葡萄園主眼中的「莠子」。時也,命也。

可能在人眼中的無用途,不是他「本質」上是害蟲或壞蛋,而是未得到別人的賞識。若果我是別人眼中的莠子,便要好好的檢視自己,評估有甚麼地方要改善和增值;我所擔當的角色,是否真的對群體有益和有貢獻;就如天國門徒的經師,從他的寶庫中,拿出新的和舊的寶貝;把莠子轉化為麥子——要肯定我是上主手中的寶貝。

「寄生」通常給我們負面的聯想「寄生蟲」, 對「附體」沒有益,甚至有害。但是在大自然中,有種「寄生」的生態叫「共生」,產生互利共贏——例如現今流行的「益生菌」便是。

(公教報)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22 08:1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