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比丘頂上有寶珠緣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3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比丘頂上有寶珠緣


昔日,佛在迦毘羅衛國的尼拘陀樹下教化眾生。當時城中有一位長者擁有無量財寶,不可稱數。長者娶了一位名門望族的女子為妻,他經常請人彈奏音樂使妻子歡喜。當長者之妻懷胎滿十個月時,生下一名男嬰,相貌端正莊嚴,世所罕見,而且頭上自然戴著一顆摩尼寶珠。長者夫婦見到男嬰的相貌,便將孩子取名為寶珠。

寶珠漸漸長大後,有一次與親友出城遊玩,來到尼拘陀樹下,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放光明普照十方,猶如百千明日光耀世間。寶珠因此心生歡喜,上前頂禮佛足後,恭敬地坐在一旁聆聽佛陀說法,當下就心開意解,證得須陀洹果。寶珠回家之後,便向父母稟白出家求道的意願,長者夫婦因為疼愛孩子,不忍違逆其心願,就帶著他來到佛陀面前,請求出家修行。佛陀隨即說:「善來比丘!」此時寶珠鬚髮自落,法服自然著身,現出沙門的相貌。

寶珠比丘出家後精勤修行,證得阿羅漢果,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受人天敬仰。當他著衣持缽,入城乞食時,摩尼寶珠仍是自然戴在頭上,城中人民見了都覺得奇怪,為何此比丘頭上戴著寶珠來乞食?於是大眾爭相前來觀看寶珠比丘。寶珠比丘感到羞愧,回到精舍便對佛陀說:「世尊!我頭上這顆寶珠始終無法去除,每次外出乞食,都受到眾人注目,願世尊慈悲,替弟子除去此珠。」佛陀回答:「你可以向摩尼寶珠說:『我現在生死已盡,再也不需要你了。』說三遍,寶珠自然會消失。」寶珠比丘遵照佛陀所教,向頭上的摩尼寶珠如此說了三遍,寶珠立刻消失不見。

比丘們見此景象,便請問佛陀:「寶珠比丘過去是修了什麼福德,而能在出生時,頭上自然戴著光明超越日月的摩尼寶珠,又能值遇世尊,出家修行,成道證果?」佛陀告訴諸比丘:「諦聽!我為你們說明寶珠比丘過去的因緣。九十一劫前,波羅㮈國有毘婆尸佛出世,度化眾生功德圓滿,世緣已盡,即入涅槃。當時的國王名為槃頭末帝,國王收取了毘婆尸佛的舍利,並建造高達一由旬的四寶塔來供養佛舍利。此國的王子到塔中禮拜供養舍利,又將一顆摩尼寶珠繫在門旁的木柱上作為供養,並至心發願後離去。王子由於至誠供養佛舍利的殊勝功德,於九十一劫中皆生於天上、人間,不墮入地獄、畜生、餓鬼三惡道,出生時總是有寶珠在其頭上,世世享有天人的安樂福報;到了今世,又能值遇於我,出家修行,成道證果。而當時的王子,即是現在的寶珠比丘。」

比丘們聽聞佛陀開示,皆歡喜奉行。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第七・現化品第七》

省思

寶珠比丘由於過去生中至心禮拜、供養佛塔並至誠發願的功德,感得世世享有人天的福報,最後值遇世尊,精勤修行證得道果。行者若以恭敬心、慈悲心、平等心廣修供養,捨除貪瞋癡煩惱,進一步不執著所修之一切供養,回歸清淨自性,就能得到解脫自在。如是以大願心、清淨心廣修供養、去除煩惱,遠離愚癡黑暗,心得清涼,人生必定愈走愈光明。


(中台世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1-20 11: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