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1-14
- 最後登錄
- 2025-11-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7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43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有感於“活給別人看”
在這熙熙攘攘的光陰裡,人們對功名利祿的追逐猶如一場永不停歇的馬拉松,形形色色的人們在世俗的賽道上疲於奔命,人們自覺不自覺地被世人口舌編織的羅網緊緊束縛著,雖心有不甘,卻也難以掙脫。唯“信道、行善、以真理互勸、以堅忍互勉的人則不然。”當我們將目光投向生命的終極時,便會恍然驚覺“後世路上無貴賤,功過簿前獨自行”這句箴言的妙處,恰似穿透迷霧的強光,既照亮了被塵世蒙蔽的心,也照亮了自己前行的路。
經雲:“凡有血氣者,都要嘗死的滋味。我以禍福考驗你們,你們只被召歸我。“(21:35)生死,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命運節點,無論貧富貴賤,在生死面前,一切外在的標籤都將失去意義。生死就像一位公正無私的裁決者,平等地對待世間萬物,它時時刻刻都在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塵世的地位與財富不過是過眼雲煙,不應也不該成為我們生命的終極追求。當生命走向盡頭時,審判的天平自會悄然浮現,此時的好歹或善惡亦自會分明。平日裡,人們的一舉一動、一念一想,都是在為這最終的審判積累證據。經云“在那日,他們的舌頭和手足都要反證他們之所為。”(24:24)善良之舉,如春日暖陽,溫暖他人的同時,也在自己的功過簿上留下熠熠的光輝;邪惡之行,似暗夜的陰霾,既傷害他人,也在給自己的記錄抹黑。這審判無關人生前的聲名利祿,它是人內心良知的審視,也是宇宙法則的公正裁決。經雲“在那日,任何人和精靈都不因罪過而受審問……犯罪者將因他們的形跡而被認識,他們的額發將被系在腳掌上。”(55:41)可在現實生活中,太多人有意無意地選擇忘記了這必然的結果、最終的審判。人們不是活給別人看,就是看著別人活,逐漸地迷失在了別人的口中、眼中。
有些人在別人的眼中、口中患得患失;有些人會為了迎合他人的期待,而不斷地改變自己的舉意甚或是扭曲自己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有些人,為了得到他人的一句誇讚,不惜違背本心去做一些事情;也有一些人會因他人的一句指責,便陷入長久的自我懷疑與痛苦之中。殊不知,與其將精力耗費在他人的唇齒之間,不如回歸內心,在善行中積攢後世的盤纏。經云:“你應當謹守從晨時到黑夜的拜功;並應當謹守早晨的拜功,早晨的拜功確是被參加的。”(17:78)晨禮,是新一天的精神洗禮,在晨曦微光中,人們可以虔誠地與內心對話,審視昨日的言行,懺悔過錯,堅定向善的決心;而黑夜是對一天生活的沉澱與反思,感恩生活的饋贈,放下塵世的紛擾與執念。在一次次的禮拜中,培養敬畏和感恩的心境,淨化自己的靈魂,用善良、寬容、慈悲等美好的品德充實自己的精神行囊,為後世之旅儲備好足夠的“盤纏”。
人生短暫而珍貴,放下對世人口舌是非的執念吧!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死,用堅定的信念遠惡行善。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通過益人益己的功修滋養自己靈魂,不斷地積累兩世的財富。如此,當我們面對死亡、踏上後世之旅時,才能坦然自若,無憂無慮。正如老師所說“信士們真了不起,他們的一切都是善行,這是除信士之外,任何人都得不到的:他們得福知感,遇難忍耐,二者皆為善功。”無法無力,唯求祂的慈愛和庇護,使我們用一生的修行,謀取祂的喜悅和慈愛、贏得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一顆純淨、善良且無懼的心 !勇敢地活出真我,不用活給別人看,無需看著別人活。阿米乃!
(伊斯蘭之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