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三山國王」呢?依據「霖田都三山國王顯靈史蹟」之記載:三山國王,原來是有三個山的山神,因為顯靈,有過了庇民獲國的功績,而被朝廷封為護國公王的。這三座山,一名為「巾山」,一名為「明山」,一名為「獨山」,簡稱為「巾明獨」三山,同是在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霖田都一處地方,即今之揭陽躲屬河婆地方,河婆為霖田都內一個市鎮,以商業繁盛,人口集中,位于三山附近,故今人多通稱河婆即為國王發蹟的所在...隋朝有三神人出現,狀甚奇偉,初出顯於「獨山」的石洞,自稱兄弟,受命於天,分鎮巾、明、獨三山。話完即不見,在其石洞前有一顆古楓樹生連花,苦紺碧色,大者盈尺,眾人往觀,忽又出現三神人,乘馬迎面而來,向一姓陳人,招之為其從徒,未幾陳與三神人,俱化不見,眾人乃知為有神,遂為摸拜,後於巾山、明山,亦時有出顯,既而降出乩童,言封陳為將軍,並示以巾山為其兄弟聚集之處(巾山位於三山的中間),眾人乃建一小廟,併陳合祀,自此聲靈日著,香火日盛,凡有水旱,疾疫災難求解者,無不應驗,地方奉為福神。
及至唐代,憲宗元和十四年,韓文公任潮州刺使之時,逢霪雨害稼,韓公憂心,率眾乃禱于三山神,果然有應,韓公即以犧牲等祭品,併作文祭祀。到了宋朝,劉振據兩粵抗命,開寶四年(九七一年),韓國公潘美奉旨提師南討,潮守王侍監,愬請山神助佑,天果雷霆大作,風雨交襲,促賊兵大敗,南海告平。又宋太平興國四年(九七九年)太宗率兵親征劉繼元,軍到大原城下,見有金甲神三人,操戈馳馬,飛往助陣,宋師大捷,凱旋之夕,復見神於城上,雲中顯出旌旗,書曰:「潮州三山神」,所以上奏朝廷潮州揭陽二山神之神助,即獲下詔賜封為:
巾山為清化威德報國王
明山為助改明肅寧國王
獨山為惠威弘應豐國王
並賜封廟額曰:「明貺」,勅潮陽郡,廣增廟宇,歲時合祭,嗣於宋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年),再賜加廟額「靈廣﹂兩字,自此廣東潮、梅、惠、屬,均建有廟宇,隆重奉祀。
有句成語:「有三山國王廟之地方,必定有客家人,沒有三山國王廟的地方,未必是沒有客家人。」所以現今在被視為學佬人縣市的中南部:臺中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等,都存在著多座三山國王廟,就是很多客家人在這等地方生活過的痕跡
==================================================
心得:
在客家人來說...三山國王好像比其他神明還來的大吼@@"
因為個人信仰有所不同的關係!!
所以囉~~三山國王也就是客家人的耶穌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