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爺、八爺是城隍廟中不可或缺的要角。凡是城隍出巡,必為行列的最前端。
七爺八爺在許多地方都能見著,例如掌管陰間事物神明的寺廟裡、廟會陣頭中各式神將中。
除了七爺、八爺之外,還有許多不同的稱呼,如"黑白無常"、"高爺矮爺"、"大爺二爺"、"長爺短爺"或是"謝范將軍"。
在下認為黑白無常應與七爺八爺不相同,而是將傳說代入。
部分不同的名稱,代表著不同的傳說,唯一共通點便是均為捉拿犯人的將軍。
將幾種不同的傳說整理之後放入下文,提供你做參考。
七爺八爺
城隍爺的兩大部下,因為他們排在二位判官與四爺之後,一般就稱呼他們為「七爺、八爺」。
七爺姓謝,名必安,因為他身高臉黑,所以有長爺及黑無常的稱呼。
八爺姓范,名無救,因為他身矮臉白,所以又稱為短爺及白無常。
據說,他們都是中國福建閩縣人,自幼結義,情同手足。有一天,相偕走至南台橋下,天將下雨,七爺要八爺稍待,回家拿傘,豈料七爺走后,雷雨傾盆,河水暴漲,八爺不愿失約,竟因身材矮小,被水淹死,不久七爺取傘趕來,八爺已失蹤,七爺痛不欲生,吊死在橋柱。閻王爺嘉勛其信義深重,命他們在城隍爺前捉拿不法之徒。
另傳范、謝兩位將軍是唐朝人,安祿山叛變,唐明皇遠避西蜀,張巡、許遠死守睢陽。張巡派范、謝兩將出城求援,謝必安受擒,被吊死城頭,范無救不慎溺水而死。後來睢陽城兵疲糧盡,而告失守,張巡、許遠死後被封為城隍爺,范、謝兩人就成為身旁的護衛將軍。
有人說,謝必安,就是酬謝神明則必安,范無救,就是犯法的人無救。
黑白無常
「生無常,而死有分」,一般人對黑白無常的印象,大多是黑無常著黑衣,白無常著白衣上,如果一旦看到黑白無常二人,就表示自己陽壽已盡,應該準備後事了。但是,在民間的一些習俗和文化中,黑白無常也不一定是如此令人害怕的。有一種說法是,如果遇到了黑白無常,只要向其乞討一些東西,日後必定是大富大貴。而且在民間的一些地方戲劇表演裡也可以發現,有時黑白無常會以財神自居,並且在頭頂高高的帽子上寫著「一見生財」。
大爺二爺
大爺謝將軍二爺范將軍兩人生前為衙門公堂的捕快。大爺身材高瘦二爺矮胖,非常喜歡兒童。尤其二爺因身材關係,常作為孩童嬉戲逗趣的對象。常常看到二爺與孩童在街上追逐遊玩,大爺二爺對孩童的惡作劇都不以為意,是孩童的守護神。
兩位將軍生前義同金蘭情同手足。有一天一同出外辦事,大爺忽然發現忘了帶東西,為了怕走失就一再叮嚀二爺要在橋上等待,不見不散,大爺就趕回去拿東西。沒想到此時忽然發生洪水,水逐漸快淹沒二爺,但二爺想到大爺臨走前的叮嚀就是不敢離開橋上,因而被淹死。大爺趕回來發現二爺已淹死,知道是為了等自己而死深覺對不起兄弟,於是大哭一場在橋墩上吊而死。城隍爺深感兩人義薄青天遂收為帳下部將,且從捕快直接升為將軍,是城隍爺帳下六將軍中排名第一及第二,故稱大爺及二爺。
謝、范兩將軍的塑像是依照他們去世時的模樣雕成的。范將軍是淹死的故臉色發黑且眼睛圓瞪,謝將軍是上吊死的所以舌頭外吐且臉色發白。兩位將軍死時臉上並沒有鬍鬚,但死後列入仙班當然跟活著一樣,所以慢慢長出鬍子來。如果雕像有鬍子的是他們成神以後的模樣,沒有鬍子的是他們還沒成神以前的樣子。
從前面所述,金銀牛馬四將軍是人死後才會碰到的將軍。但范謝二將卻是帶著大批捕快在陽間巡狩,一方面向判官提供每個人的事蹟,一方面獎善罰惡主持人間正義。由於與人息息相關所以最受人們敬重。許多神壇或軒社都喜歡雕塑來陣頭內遊街。不過這種范謝將軍最好不要有鬍子,否則會有問題。由於城隍爺帳下已有六位將軍,這種沒鬍子的謝范將軍就排第七及第八。這就是七爺八爺的由來。
兩位將軍雖在人間巡狩但因為是無形的所以不可能讓你發覺,但當你要嚥氣過世時你就會發現大爺二爺在你身邊,所以大爺帽子上寫著「一見大吉」。這就是說,當你能看到祂們時也就是你要到另一個極樂世界的時候到了。
結語
雖然傳說、名稱各異,但神將、神像造型均參考傳說而來,比如說部分七爺神將的背後有背雨傘,就是因為他回去取傘;有些七爺八爺拿的是虎牌、火籤,據說是用來制虎爺。
平時遶境時,有些八爺持的是手巾和羽扇,用意則是在路途中可讓八爺擦汗煽風。
有機會能見到不同的七爺八爺,可以仔細觀察之中的不同處,再來與傳說比對,是非常有趣的。
下面附上迎城隍活動照
?v=0
「董排爺與文武判」:「董排爺」及「文武判」以高大的身軀,踩著穩 健紮實的步伐走來,他們一出現就知道城隍爺轎即將到來。
◎「顏柳督察與范謝將軍」:莊嚴的神明隊之前,先有顏柳督察、范謝將軍為眾神開道,踉踉艙艙的八爺,與大搖大擺的七爺,為眾神情出一段路面來。
「南管」:「御前清客」的南管音樂曲調高雅、樂音悠揚,在彩傘宮燈的前引下緩緩演奏前行。
「藝閣」本是在一個華麗的台閣上,裝扮維妙維肖的花鳥人物,由大人抬著遊街示眾的表演陣頭,今已演變成在三輪車上佈置舞臺,讓童稚小孩,扮演民間故事,遶街給人們觀賞。通常三輪車式的「藝閣」,車前會有一塊木牌,標明所扮演的故事名稱,在「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的較勁之下,「藝閣」隊通常數十輛連接成串,展現多彩多姿的場面。
文武判
「蜈蚣座」是以一節一節的木板連成一長串像是蜈蚣的身軀,在木板上綁著椅凳,由稚童少女妝扮戲齣故事人物,由大人抬著遊街的一種民藝陣頭。蜈蚣是毒蟲,民間信仰認為蜈蚣座具有驅逐邪魔、袪災招祥的功能,因此在廟會遊行時可作為神輦、神轎的先驅隊伍,具有開道的功能。
尤其「蜈蚣座」的妝人表演,美麗可愛,又具有故事性,是吸引人潮的陣頭,因此成為迎神賽會不可或缺的要角。「蜈蚣座」的陣容,一般可達三十餘人,因此,只有人丁較眾的鄉社才備有這種陣頭。
.
《 本帖最後由 allen6511 於 2009-7-25 04:31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