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679|回覆: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府城寺廟(三)土地公廟篇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9-1 19:32: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小南天:
舊地名蕃薯崎上,原廟址在巡道衙左畔,民國18年拓建市街時遷建現址,廟宇面積約9坪,本廟主祀福德正神,創建永曆年間,康熙5年(1666)地方士紳重建,雍正初年巡道吳昌祚修建,乾隆58年(1792)巡道金溶偕地方人士再修.

景福祠:
以前位於仁和街,地當往昔佛頭港港岸,佔地12坪,本廟主祀福德正神,創建於乾隆15年(1750),嘉慶16年(1811)怡發號等商人醵金重修.

祝三多:
面積20坪,創建於康熙56年(1717),主祀福德正神.

總祿境廟:
俗稱下土地,廟域面積20坪左右,創建永曆年間,主祀福德爺.本廟福德爺神像頭部,曾於民國67年遭歹徒砍斷,破壞文化遺產之愚舉頗為遺憾,現己修護.

鎮轅境廟:
俗稱頂土地,廟域面積80坪,主祀福德爺,創建於道光15年(1835),民國47年重修.

聖公廟:
廟域面積10坪,創於康熙57年(1718),民國4年林火等重修.

油行尾境:
福德爺祠,創建於嘉慶年間.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9-3 01:19:44 |只看該作者
台南不是有六合境嗎......都是土地公的嗎
感謝大大分享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9-4 18:57: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2 大丙 的帖子

府城聯境

聯境這個名詞可能只有在台南市廟宇中才可以看得到可以說是台南市的一大特色,清朝腐敗使得清兵無力防守府城加上當時三郊沒落無力擔負起府城防禦任務,而由當時廟宇以地理環境與境民之間情感,結合成為聯境組織,除聯誼情感外並成為城防工作的基本力量。

府城聯境的登錄是為了讓大家了解府城有多少聯境、聯境名稱、參加聯境廟宇有多少、及各聯境協防區域等,讓這些寶貴的資料公諸於世,不要讓它塵封於文獻的資料庫內。


●六合境
防守城門︰小南門

聯境主廟︰開山王廟
屬廟︰永華宮、清水寺、馬公廟、仁厚境土地廟、油尾行土地廟、大埔街土地廟

並不是全都是土地公喔~!

永華宮主祀:廣澤尊王

清水寺主祀:清水祖師

馬公廟主祀:輔順將軍

剩下的為土地公。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9-9-4 23:10:58 |只看該作者
廿一境 . 小 南 天
蕃薯崎小南天福德祠   碑記
 
 
 
 
福德正神 耆社神也 古者自天子下至士庶皆得封土立社 以福國佑民 以崇德報功 是以街坊建廟鄉野立祠奉祀之廣延為諸神所莫及 臺灣府治蕃薯崎位東安坊鷲嶺北崎 德慶溪之涯南 仰上帝廟之崇左 鄰枋橋溪水右 近禾寮港街 握北斗天權樞紐府治居靈山頸椎地延俊秀是蕃薯集散地亦南瀛佳境也 崎上有福德祠祀社公 相傳荷蘭據臺灣建禾寮港街時已有斯祠 永曆二十年戊午寧靖王覽勝於此以流水潺潺溪山峰緩拔清爽秀麗悠靜雅緻實南天勝地因顏之曰小南天 題匾懸額為明鄭諸社廟所獨存亦全臺各福祠之肇建也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臺灣入清商賈日聚市厘日廣崎上清風依昔祠前寧靜不再 市肆振興 舟車輻奏 皆神之靈爽實式憑之然肇建前明寒暑迭更 風雨摧殘 樑崩牆壞 岌岌可危 境中紳耆舖戶睹廟宇傾醵金重修 舉郭三元 石繼水 魏九 倪國董 其事鳩工危材煥然一新 嘉慶十九年甲戌桐月俊工二十三年戊寅花月慶成 眾弟子獻匾題  德厚聿隆  以謝神庥翌 歲己卯菊月復以寧靖王題 顏久佚懇一峰林朝英書匾以補額闕是以廟貌蘶峨 殿堂鼎新  楹刻桷鳥革翬飛備極勝概華麗冠於府城福祠 神庥益彰 闔境信善 實仰庇焉祠前蕃薯寮街集散蕃薯鋪戶 櫛比林立經營蒸蒸日上境內太平街中小曾總兵元福興建公館社 神加冠晉爵官品高於東寧社神 乙未改隸景氣漸失廟堂濕漏 民國三載董事曾敏卿 許拔臣 復修 乙酉光復傾穨闕漏更甚四十五年董事白惠文 蕭魁 募款重修迎開基武廟關帝合祀 是後迄今又歷一世風雨漂搖棟折垣屺主委胡煋煌 率眾聚資重建動土於七十四年臘月安座於七十六年五月結構維新護黝靈氣象萬千人神共慶豈不懿哉爰記始末以流芳於世   樂君石萬壽 拜撰    民國丁卯  歲浦月吉旦
 
 
蕃薯崎小南天福德祠   碑記
 
福德正神 耆社神也 古者自天子下至士庶皆得封土立社 以福國佑民 以崇德報功 是以街坊建廟鄉野立祠奉祀之廣延為諸神所莫及 臺灣府治蕃薯崎位東安坊鷲嶺北崎 德慶溪之涯南 仰上帝廟之崇左 鄰枋橋溪水右 近禾寮港街 握北斗天權樞紐府治居靈山頸椎地延俊秀是蕃薯集散地亦南瀛佳境也 崎上有福德祠祀社公 相傳荷蘭據臺灣建禾寮港街時已有斯祠 永曆二十年戊午寧靖王覽勝於此以流水潺潺溪山峰緩拔清爽秀麗悠靜雅緻實南天勝地因顏之曰小南天 題匾懸額為明鄭諸社廟所獨存亦全臺各福祠之肇建也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臺灣入清商賈日聚市厘日廣崎上清風依昔祠前寧靜不再 市肆振興 舟車輻奏 皆神之靈爽實式憑之然肇建前明寒暑迭更 風雨摧殘 樑崩牆壞 岌岌可危 境中紳耆舖戶睹廟宇傾醵金重修 舉郭三元 石繼水 魏九 倪國董 其事鳩工危材煥然一新 嘉慶十九年甲戌桐月俊工二十三年戊寅花月慶成 眾弟子獻匾題  德厚聿隆  以謝神庥翌 歲己卯菊月復以寧靖王題 顏久佚懇一峰林朝英書匾以補額闕是以廟貌蘶峨 殿堂鼎新  楹刻桷鳥革翬飛備極勝概華麗冠於府城福祠 神庥益彰 闔境信善 實仰庇焉祠前蕃薯寮街集散蕃薯鋪戶 櫛比林立經營蒸蒸日上境內太平街中小曾總兵元福興建公館社 神加冠晉爵官品高於東寧社神 乙未改隸景氣漸失廟堂濕漏 民國三載董事曾敏卿 許拔臣 復修 乙酉光復傾穨闕漏更甚四十五年董事白惠文 蕭魁 募款重修迎開基武廟關帝合祀 是後迄今又歷一世風雨漂搖棟折垣屺主委胡煋煌 率眾聚資重建動土於七十四年臘月安座於七十六年五月結構維新護黝靈氣象萬千人神共慶豈不懿哉爰記始末以流芳於世   樂君石萬壽 拜撰    民國丁卯  歲浦月吉旦
 

德厚聿隆      第三字的發音讀<玉>  全臺獨一無二之匾額


 
台 南 市 蕃 薯 崎 小 南 天 福 德 正 神 祠
建於明永曆年間,重建於清康熙年間,主祀福德正神,為本島最早之土地廟,修建於鄭成功攻台前。
據傳明鄭時期,小南天匾額為寧靖王朱術桂手書,但於嘉慶年間重修時改掛嘉慶十九年匾額,所以明鄭匾額已不可考。此匾字跡秀逸,筆力迫人,亦貝有文物價值。民國18年拓路而遷於現址。
廟裡籤詩有兩種 一為仿間常見的關帝聖籤100首採抽竹籤之方式較傳統  另一種是採擲筊方式先上奏姓名 住址 生辰 所求問之事 後待一刻鐘先擲筊請示是否已查明清楚 確認後連擲三筊記下筊信便知籤詩為何首 例第一筊為笑筊 第二筊為陰筊 第三筊杯為笑筊 筊信則是 笑陰笑 直接查看就可明瞭   快速 精準 非常適用現代人們講求效率的需求此籤卦創於 清朝嘉慶庚辰年浦月 何人所創已無可考 因年代久遠且耆老大都識字不多此聖詩籤故荒廢已久 一面被香火燻到變黑的寶物還差點被當柴燒


臺南景福祠創建於溝清乾隆十五年庚午(西元1750年),位於當時府治西定港的佛頭港邊,也是附近居民的土地神。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西元1778年),里民們公議景福祠旁鄰的店舖不能改建增高,則將使街坊鄰居遭災禍,且由當年輪值的爐主負責勸阻,不聽則送官究辦,可見人們對於土地公信仰的尊敬與虔誠。可惜,嘉慶十二年丁卯(西元1807年)景福祠慘遭回祿,於嘉慶十八年辛未(西元1810年)再次重建完竣,廟貌美侖美奐,再現光輝。
景福祠為單開間單進的廟宇形式,坐落在宮口市場前,終日人潮不絕,香火旺盛。
   
  祠內保存的文物,尚有嘉慶十五年庚午(西元1810年)的「萬物滋生」匾,祠外也百嘉慶十六年的「重建景福祠和乾隆四十五年庚子的「佛頭港福德祠碑記」,都是頗具古意與價值。景福祠是台南市唯一列級為古蹟的土地公廟,創於清乾隆15年(1750年)。
 
 
 
 
在200多年前,人和街(普濟街)是熱鬧的碼頭街市,而海安路414巷,就是五條港之一的「佛頭港」港道,而佛頭港沿著民族路三段,流至景福祠前,再由此分叉出王宮港、媽祖港、關帝港三條支流,流入府城,故景福祠又稱佛頭港土地公廟;當年港上貨運以福州的上等衫木為大宗,滿載著福州杉的船舶,就停靠在廟前舊稱「杉行街」的人和街,等著碼頭苦力來卸;每年這裡的龍舟賽也是府城一大盛事,但是自從台江內海淤積,五條港消失後,這裡的航運優勢消失,街是自然也就沒落了。


八協境. 祝 三 多 廟
祝 三 多 廟 是 府 城 七 寺 八 廟 之 一
主 祀 - 福 德 正 神

 
 
 
 
 
 
 

十八境 總祿境 下 土 地
據耆老相傳本廟創建於明鄭時期或云更早,我總祿境福德正神昔未有廟,先民來台灣開墾時於禾寮港北岸過坑仔建簡易茅屋奉伺福神,迨自明永歷37年清康熙22年6月(1683)清將施琅奉命攻台,同年8月18日鄭克塽率領文武百官降清,隔年23年5台灣正始納入清朝版圖,首任台灣總兵楊文魁,於康熙25年台灣府城鎮北坊尖山北麓建立台灣總鎮署,
在總鎮署經本廟旁至禾寮港北岸漸漸形成一條街時稱為過坑仔街,至康熙50年間過坑街因總鎮署官兵進出市街必經之路而更名為總爺街,本廟於康熙年間由總爺街軍民鳩資,將簡易茅屋改建為廟宇形式,廟名為總爺街福德祠。
            
據清乾隆17年重修台灣縣志卷六祠宇至記載,文廟土地祠,文武各衙門左俱有土地祠,居民所祀土王曰[福德祠],在鎮北坊六:禾寮港街、總爺街、熟皮寮、赤崁樓左、粗慷崎、林投井,在在有祠,每歲二月二日、八月十五日沿戶鳩資演據,張燈慶讚,亦春祈秋報之意,由此可知本廟為[總爺街福德祠]與位於總鎮署轅門邊土地祠今(鎮轅境頂土地廟)區分為民建與官建之祠。至同治10年(1871)由總爺街境民發起捐款重建,光緒年間再度修葺,日據時昭和6年,(民國20年)由總爺街崎仔腳集應道壇曾賜道長發起境眾鳩資重建新廟宇,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軍轟炸本市時本廟略損壞,台灣降復後民國47年由當時高齡77歲管理人曾賜老道長再度發起境眾鳩資重修廟頂,並重新油漆,廟貌煥然一新。
 
 
清朝的政策與腐敗造成清兵無力防禦府城,嘉慶、道光年間府城防禦的工作漸由郊商與義民、民團組織取代,近而以廟為中心形成境與聯境的組織,本廟參與境的組織時將總爺街福德祠形成一廟(街)境,廟之名稱亦更為總祿境,
成為以廟(街)為境的特殊現象,本廟於府城聯境組織中屬鎮北十八境之一。


鎮轅境頂土地公廟     
 
            頂土地廟是清朝官建之祠宇,原名為[總鎮署東轅門土地祠],清乾隆5年(1740)總兵何勉捐資於總鎮署周圍興建土城,俗稱大營盤城,座東北,面西南,東西開兩轅門,以清朝慣例文武衙門興建完成,會在其左興建土地祠,奉祀土地公並在每月朔望日(初一`十五)文武衙門行香祭,由本官祭之,為鎮轅境頂土地廟之前身。
    清朝聯境制度時該廟為官廟,甲午戰後,日本領台時該廟由官方管理改由民間管理時改廟名為[鎮轅境],現該廟存有日本明治42年左右(1909)廟名匾一面做為歷史見證,今廟貌為民國82年重建完成後之新廟面貌。
 
 
 
 
鎮轅境 頂土地公廟
主祀:福德正神
陪祀:齊天大聖 臨水夫人



聖公廟身為於大樓旁,目前外觀都以水泥建造,聖公爺、夫人 端坐簡易神龕內,外圍以鐵柵包圍,神尊前擺放  清嘉慶年間的石爐,但卻蓋上紅紙,透明膠帶黏住爐口, 神龕上方 懸掛ㄧ副匾額,無落款年代和人名,很難聯想為百年歷史老廟。
 

昭和17年聖公廟


 
 

油行尾福德爺廟~
 
為六合境三間土地公廟其中之一,這三間土地公廟情同手足油行尾排行第二,因此俗稱油行尾的土地公為「二伯公」.
 
 
 
油行尾福德爺廟位於清代時的油行街內油行街為清代販油商人所聚集的場所,由於這間土地公廟位於油行街的街尾因此才被稱為油行尾福德爺廟,油行尾福德爺廟相當特別的地方,廟內有供奉全台少見的施琅將軍金身,施琅將軍生前原為鄭成功的一員猛將頗有戰功,後來與鄭成功起衝突,鄭成功抓捕施琅施琅夜半逃亡降清鄭成功大怒,將施琅的父親和弟弟給處決,因此施琅發誓終其一生一定要將鄭氏一族給滅掉,果真帶領清軍消滅明鄭政權說到台灣歷史絕對不能忽略掉施琅的地位,他除了是明鄭政權的終結者以外他也是清朝決定將台灣收納為版圖的重要人物,清朝是騎馬民族所建立的政權對於海外經營沒什麼興趣所以在消滅明鄭政權之後原本是要放棄台灣施琅將種種佔領台灣的好處和放棄台灣的缺失,陳述給康熙皇帝聽最後康熙皇帝才決定將台灣納入清朝版圖.
六合境自古就相當崇敬延平郡王鄭成功並且尊奉其為境主
延平郡王和施大將軍生前為仇敵但成神後共處一地,顯現出民間信仰的包容性而去年開山王祭,延平郡王祠恭迎開基延平郡王回廟安座油行尾的施琅大將軍也在繞境隊伍之中呢.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阿文ㄟ + 6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9-9-5 09:44:08 |只看該作者
真是最親近的老人家的土地公呀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9-9-6 02:16:05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上大大非常仔細的介紹
大丙銘記在心
感謝大大分享

Rank: 1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3-5-30 20:52:29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無私分享感謝大大無私分享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 03:1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