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39|回覆: 1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研討] 國民革命軍新一軍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11-21 04:11: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The Opera Band Requiem For A Soldier

You never lived to see  
你從未活著目睹

What you gave to me  

你所給我的一切
One shining dream of hope and love  

一個希望與愛的璀璨夢想

Life and liberty  

一個生命與自由的閃亮夢想







With a host of brave unknown soldiers  

帶著一隊英勇的無名戰士

For your company, you will live forever  

為了你的連,你將永遠活在
Here in our memory

我們的記憶中



In fields of sacrifice
在那犧牲生命的戰場上
Heroes paid the price
英雄們付出了代價
Young men who died for old men's wars
年輕男子為了老人的戰爭捐軀

Gone to paradise

就此遠赴天堂







We are all one great band of brothers

我們全都屬於一個編制龐大的隊伍
And one day you'll see we can live together

有一天,你將目睹我們和平共處

When all the world is free

當整個世界都獲得自由的時候




I wish you'd lived to see

我多麼希望你能活著目睹
All you gave to me
你所給我的一切

Your shining dream of hope and love
你那希望與愛的璀璨夢想
Life and liberty

那充滿生命與自由的閃亮夢想




We are all one great band of brothers
我們全都屬於一個編制龐大的隊伍

And one day you'll see - we can live together

有一天你將目睹,我們可以和平共處
When all the world is free  

當整個世界都獲得自由的時候

  



成立
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一軍曾有兩支,首創於1927年,當時何應欽福建民軍改編為新編第一軍,轄第一師,師長呂渭生;第二師,師長郭鳳鳴;第一獨立師,師長盧興邦,及獨立旅、團等部。該軍編成後隸屬東路軍,留駐福建。是年10月蔣光鼐、蔡廷鍇率第十一軍入閩,將該軍解散。現在歷史上提到新一軍都是以第二支為主。第二支新一軍,成名於抗戰,原為孫立人之稅警總團,後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三十八師,孫立人和他的部下在仁安羌重創日軍主力33師團,是中國遠征軍入緬後第一個勝仗,及盟軍在亞洲戰場唯一的勝仗。孫立人以不滿一千的兵力,擊退數倍於己的敵人,救出近十倍於己的友軍,蔣中正頒發四等雲麾勳章表彰孫立人的戰績。美國羅斯福總統亦授予他豐功勳章,英王喬治六世則授予他英帝國司令勳章。仁安羌戰後,英國方面決定棄守緬甸,撤往印度,新三十八師奉命掩護盟軍撤退。4月下旬,英軍撤過曼德勒後繼續向西逃往印度。由於英軍的潰退,導致了中國遠征軍陷入日軍包圍。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副司令官杜聿明因對英國人的欺騙和不忠感到不滿,拒絕了時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指示,而執行了蔣介石令他經野人山熱帶叢林北上撤回雲南的命令。孫立人則認為野人山屬瘴癘之區,縱橫千里,難以穿越,當機立斷率新三十八師向西撤往印度。由於日軍被杜聿明率領北上的大部隊所吸引,新三十八師在撤退途中比較順利地打垮日軍的阻擊。部隊裝備不但沒有損失,還收容了數以千計的難民和英印散兵。而杜聿明所率的第五軍因遭到日軍阻擊和追擊,喪失了穿越野人山的最好時機,半數葬送在野人山中,孫將軍得知後立刻派遣新三十八師搜尋並救出部分友軍轉而撤往印度。
5月底,孫立人率新三十八師到達印度邊境。英駐印邊防軍要求中國軍隊解除武裝,以難民身份進入印度。孫立人拒絕解除武裝。恰巧,為新三十八師在仁安羌解救過的英聯軍第一師師長正於當地醫院療傷,聞知孫立人部的情況後,即前往調解。第二天,新三十八師開進印度,英軍儀仗隊列隊奏樂,鳴炮十響以表歡迎。 1944-1945年,孫立人率新編成的新一軍進攻胡康河谷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第18師團,消滅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第18師團。孫立人將軍屢克強敵,戰功卓著,其運用的戰術、顯示的戰力備受國內外各方肯定,有"東方隆美爾"之譽;而被打敗的日軍在緬甸戰後史料上,尊稱他為「軍神」。1945年5月,孫立人率新一軍返抵廣西南寧,準備反攻廣州。同月,應歐洲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之邀,孫立人赴歐考察歐洲戰場,是中國唯一被邀請的高級軍官。8月15日,侵華日軍投降。9月7日,新一軍進入廣州,接受日軍第二十三軍投降,並建造新一軍印緬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嗣後,新一軍進行了休整和擴充,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號稱「藍鷹部隊」、「天下第一軍」。
抗戰後
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後,1946年3月下旬,新一軍乘美艦在秦皇島登陸,同時孫立人被派往美國參加聯合國軍事參謀團會議,由於東北戰事受阻,蔣介石急電孫立人返國指揮新一軍。5月18日,新一軍在孫立人將軍指揮下,向四平進攻,瓦解了杜聿明五個月來與共產黨東北民主聯軍林彪對峙的僵局,林彪執行毛澤東「讓開大路,佔領兩廂」的命令退到公主嶺,孫立人一路前進,親率新五十師強渡遼河,攻擊公主嶺,林彪又北撤,五日內攻陷長春,隨後取回農安、德惠等戰略要地,進展順利。但在救援海城的問題上,孫立人與杜聿明發生了矛盾,孫立人沒有聽從作為長官的杜聿明的命令。6月4日,孫立人親率新五十師渡過松花江,隔日攻取了陶賴昭堡,此時距哈爾濱僅六十公里,位在哈爾濱的中共黨政軍組織均已做好撤退準備,在孫立人即將攻進哈爾濱之時,中原戰場在馬歇爾以美國援華五億貸款為要挾調停下,國軍被迫退兵。張正隆的《雪白血紅》一書中寫道:「從當年的林彪到今天的老人,都說國民黨沒向江北推進是失算。否則,共產黨的日子將更難過。」
1947年孫立人陸續瓦解林彪五度下松花江的攻勢,德惠之役後,新一軍扼守松花江南岸的一個連及堅守德惠的五十師一四九團獲蔣介石賜名「中正連」、「中正團」,此時林彪部隊流傳「只要不打新一軍,不怕中央百萬兵」。但隨後,杜聿明屢次發電向蔣介石批評孫立人,加上美國參、眾兩院提出的《美國軍事援華法案》受到毛澤東等強烈反對而作罷,不得已,蔣介石將他升為東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長官虛職,暫時解除兵權,其新一軍軍長之職由黃埔出身的第50師師長潘裕昆接任。同年7月,蔣介石將孫立人調離東北,出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官,在南京成立陸軍訓練司令部,負責全國國防新軍訓練的重任。此消息一傳到哈爾濱後,毛澤東開慶祝會道:「我們唯一的敵人被杜聿明趕走了,東北將是我們的天下了。」 陳誠赴東北,拆散新一軍組成新一軍、新七軍、並把新一軍原有主要武器移交其他黃埔系將領。並且將原本已編入地方保安,接受日本精良訓練的原滿軍裁撤。使許多滿軍因頓時失去生活來源而紛紛加入共產黨軍隊,大大增加了共產黨在東北的實力。孫立人離開東北時,東北局勢雖已被動但尚未惡化至不可為地步,是國軍在東北唯一全身而退的主要將領。
孫立人離開後,潘裕昆任軍長,新六軍、新一軍則在1948年先後在東北遼瀋戰役中被包圍殲滅,新六軍軍長廖耀湘被俘。
紀念
1945年抗戰勝利後,新一軍在廣州白雲區曾建有「新一軍公墓」,由新一軍官兵出資,投降日軍興建;以紀念二萬七千名佂緬時為國損驅之新一軍將士。公幕於1947年9月6日落成。1949年後屢受破壞。1993年方獲廣州市政府保護。現正計劃重建。
-------------------------------------------------------------------
緬甸戰役成就一世英名

  兵變主角孫立人本是安徽人,出生在一九00年,中國動盪不安的時代。原本就讀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到美國留洋後,先是在普渡大學待了兩年,後來改唸維吉尼亞軍校。只因為他相信除非眾事力量茁大,他的祖國沒有站起來的希望。

  回到中國大陸後,受到宋子文的栽培,他竄升得很快。蘇州河攻防戰中,他率軍突入敵陣,奪回失地,身受十一個彈孔,昏厥三日。一九三八年,他奉命擔任新稅警總團團長,四二年稅警團改編為新三十八師,遠征緬甸,迭告戰功,仁安羌之役救英軍七千人脫險,莫南之役俘虜日軍三萬人,打通中印公路,被譽為二次大戰期間,中國對世界戰局的兩大貢獻之一。(另一項「戰功」是牽制日軍於中國大陸,使其陷入泥沼戰,無法與德軍會師於中亞。)一九四六年這位抗日英雄奉命率領新一軍接收東北,其間連續擊破林彪部隊五次,申報稱他是「遼北長城」。一九四七年七月,二二八事變後半年,由於和杜聿明不合,他被解除東北兵權,派至台灣訓練新兵。一九四九年任防衛司令官,一九五0年擢升陸軍總司令,一九五一年晉任陸軍二級上將,一九五四年出任總統府參軍長,這是他一生最後的官職。

  從建立緬甸戰功開始,孫立人在中國政壇上漸漸嶄露頭角。然而隨著他身屬派系的失勢,他卓越的戰績,只有引來鬥爭者的疑懼,接收東北一事就是很好的例子。

屢潰林彪卻被解除兵柄

  雅爾達密約使東北在俄軍有計劃的交接下,掌握了關東軍留下的精銳武器。國民黨的說法是這批武器蘇聯把它交給林彪,造成蔣家政權失去中國大陸統治權的結果。但史實並不是這樣的。

  據當時奉命接收東北的孫立人將軍後來向其友人提起:「即使是接收關東軍武器的林彪部隊,也不應該是國民黨軍的對手。」(引述自紐約時報一九五五年八月廿一日報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孫立人五次擊破林彪部隊強大攻勢,被譽之為遼北長城一事得到證明。

  然而紅透半邊天的孫立人自然是惹眼的。以杜聿明、陳誠為首的黃埔軍系開始製造「孫立人坐大東北」的說法,企圖引起當權者的不安。一九四七年四月他剛因戰功擔任東北保安副司令長官後不久,七月就被改派為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官,到台灣負責新軍訓練。孫立人離開之後,由陳誠、熊式輝、蔣經國等人接收,不到半年,沒有打過一次勝仗,東北立刻淪陷。這正是為什麼來台後,國民大會中有人主張「殺陳誠以謝國人」的理由。

「為人隨和,治軍嚴格」
俱成罪名

  孫立人是位典型的「現代軍官」,重視戰略和戰術,帶兵嚴格,但平日卻極為隨和。據說他喜歡穿軍便服,常常找幹部談話;練兵的時候像老排長,一一對士兵們改正錯誤;訓話時只討論作戰問題,沒有口號八股;大部分的時間都待在軍隊裡頭,不喜歡應酬。作為一個卓越的將領,這些條件本來是必需具備的,可是孫立人萬萬沒有想到這些舉動竟成了日後的罪名。

  在以陳誠為首的調查報告裡,孫立人之所以難辭其咎,正是因為:「許多軍人對他『坦白談話』,他們對他『沒有什麼戒懼』,他覺得一切事情都能消弭於形,許多事情,他叫他們不要做,便不會有什麼事情……。」

  「本委員會認為倘使孫將軍對部隊中第四軍官訓練班部份結業學生,無秘密聯絡組織之發動,又無導成以個人為中心力量之企圖與行動,對其親信部屬及學生如無抨擊政府言論的灌輸,對間有不法之跡象者,如不存姑息……孫將軍所犯的錯誤與其應負法律上與道義上之責任,殊無諉卸之餘地。」





   



退隱後的孫立人


1984.07.16 新朝流週刊
黃碧玲


--------------------------------------------------------------------------------

  這裡就軟禁著那位一代名將

  台中市晴朗的天空下,向上路一段十八號的日本式房子裡,高大蓊鬱的樹椏在夏日明靜的微風中輕輕拂動,這裡,就是已經軟禁二十年的一代名將--孫立人的住所。

  這座環屋圍有護城河的兩百多坪房子,過去是日據時代一位日本參議員在台的宅第,如今屬於省放府的財產。從大門口一進去,就是孫立人兩位副官的房子,任何訪客經過這裏,都必須向他們登記(孫立人剛被軟禁時,副官多達十二人,後漸減為八人、四人,今只剩兩人,不論孫立人出外到何處,這些副官必緊隨左右)。屋後,孫立人種了許多玫塊花,屋前的二樓洋房,三十年來一直都有人「注視」著孫立人住所的動靜。


  出門時,有一輛國防部發給的黑色裕隆將級座車,和一位司機--據看過那輛車的人說,那大概是全台灣最破的將級座車。過去他出門,若只是上街看看電影,帶小孩買冰淇淋,只要不跟人接觸,大多不用勞動上級批准。多年來,他也只有檢查身體或處理特別事務才上台北來,但如今榮總在台中已經設了分院,孫立人恐怕是更難有機會上台北了。

經濟狀況頗不富裕

  孫立人至今仍領上將的薪水,每月三萬左右。「兵變」案發之後,孫立人財產都被沒收,他靠著薪水慢慢積蓄買了一塊山坡地,每個禮拜上山一兩次去「作出」,種種番石榴等果樹,二姨太梅英一度還載著這些番石榴到市場叫賣,貼補家用。

  「新聞天地」曾報導孫立人所有的土地漲價變賣後,生活情況很好。也有人說,孫立人曾向國防部要求退役,停領薪水(其實,不論他是否退役,都無法改變終生軟禁的命運),因此推論他的經濟情況必然不錯,但是根據了解,為了撫養四個兒女,孫立人的境況頗不寬裕。

兒女有成,親朋疏遠

  由於孫夫人無法生育,孫立人乃於中年納妾,長女孫中平於民國四十一年,孫立人五十一歲時出生(三年後,發生「兵變」)。孫中平為清華核子工程系畢業。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力學博士。長子孫安平,民國四十三年生,中原理工學院物埋系、清華物理研究所畢業。次子孫天平,四十五年生,輔大數學系畢業。次女孫太平,四十七年生,清華化學系畢業,現正留學美國攻讀博士。

  孫立人的子女現在都在國外,大太太則住在永和中正國小附近,一位任職國大代表的乾兒子家中,過年時才回台中與孫立人團聚。

  據接近孫立人的朋友表示,由於家中並不寬裕,孫立人的孩子出國,都是靠獎學金。長女孫中平留美之前,曾在清華大學擔任兩年助教,等到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獎學金才赴美。此外,為了添購音響,亦需儲蓄多時。

  孫立人雖然有高血壓,但健康情況還好。如今他的生活安排,出門旅行都要馬紀壯負責批准,與一般老友很少來往,由於謠傳當年兵變係由美軍顧問團團長蔡斯策動,所以他更避免與任何美國人接觸。

所有勳章都失蹤了

  孫立人一九00年出生,如今已八十多歲。他為人隨和,無論對待子女或者帶兵,都很少嚴厲管制。據說女兒長青春痘時,他曾著急得滿街四處買藥求醫。這位身高一八0,長得英挺帥氣,堪稱中國近代最傑出的軍事人才,出事後,照顧孩子、看書成了他的生活重心,過得相當安靜孤寂。

  緬甸戰役後,緬甸政府曾送了一頭象給孫立人。他返回大陸後,因為東北剿匪戰役成功,有關人士恐他坐大,解除他在東北的兵權,於三十六年七月貶至台灣,孫立人帶著那頭象來到台灣,大概由於養不起如此龐然大物,終於送到動物園。

  數年後,大象老死,動物園用大象的腳做成四個小沙發送給孫立人,至今仍然放在家中,算是畢生戰功唯一的紀念--「兵變」事發後,他被迫遷至台中,在搬家途中,他所有的勳章都神秘失蹤了。

被認為是親美派軍事強人

  孫立人和吳國楨在當時都是受人矚目的親美派,兩人出事後,親美派的勢力大受打擊,政工勢力遂急速發展。以蔣宋美齡為首,走親美路線的「國后派」,在鬥爭中,終於輸給宮廷派和政工派的陳誠、蔣經國。

  孫立人當紅之時,叱吒風雲,風光一時,當時的美國軍援皆需他簽字之後才可發下。

  案發之後,當局為了證明對孫立人的寬厚,曾安排記者訪問孫立人。根據當時的紐約時報刊載,孫立人表示,只要他個人願意,仍然保有相當的行動自由,只是不能打高爾夫球,較為不便(因高爾夫球場較大,「安全」上不易照顧)。此一報導曾被政府拿來廣為宣傳,但據了解,與事實並不儘相符。

  孫立人無論通信、打電話,或出外旅行,都在看管之下進行,他絕不能出國,也不能和任何外國人接觸。甚至到了七十多歲,也不能赴美參加子女的畢業典禮,或者前去接受普度大學頒給他的榮譽博士學位。當局甚至「不願」他在公開場合出現。

生性率直,不免得罪當道

  吳國楨去逝前不久,在美國接受訪問時,曾提到孫立人,他說:

  「孫比我大兩歲,清華小兩班,在台灣的時候,我們事先約好,公開場合避免見面,他總是在深夜十二點才來看我,孫身中七槍,我的孩子們都見過他的傷痕。據他說,蔣先生最對不起他的,是『四平之役』,鄭洞國屢攻不下,蔣派孫率兵輕取,可是,打長春時,蔣先生讓鄭攻其易,孫攻其難,簡直和『三國演義』差不多,『入長安,二將爭功。』蔣先生不願孫功勛過人,下令孫退出,由鄭軍凱旋入城,你想想,孫氣不氣!」

  這篇訪問稿在分析中指出:

  東北將帥失和,吃虧的自是孫立人。一、孫非黃埔系統,受各方排擠。二、孫受史迪賞識,而史與蔣交惡。於是,孫被解除軍權,調陸軍訓練司令,派到台灣鳳山練兵。

   孫是真正的軍人,出言過份直率,往往得罪人,自己還不知道。吳國楨舉出下面的故事加以說明。

  一九四九年五月,蔣先生自舟山致電陳誠,告有赴台之行,陳在廿四小時內未行覆電,蔣只好改從高雄登岸,因高市非陳區勢力範圍。孫立人、彭孟緝前往等迎,蔣先生開頭第一句話:『我在此地安全嗎?』孫立人回答:『由我們保護,有什麼不安全?』

  吳連連搖頭,『我告訴他,你應該說,台灣是總統的地方,當然安全,為什麼要說,你保護呢?』

  老一輩的軍系出身的軍人,大都是出身日本士校,或者是留學德國。當時軍隊的訓練一向是德國或日本式的。孫立人是極少數留學美國的中國軍人。他是美國大學中的外籍高材生,而且戰術觀念新穎,作風美國派。在他擔任訓練司令與陸軍總司令的時候,正是中國部隊開始接受美式訓練、美式武器的階段。由於這個原因,一般人下意識地認為孫立人是美國派,也因為如此,有些人認為孫立人是美國所支持的軍事強人。事實是否真如此,可能除了他本人、麥帥等少數人外,沒有人知道,甚至他本人也並不十分清楚。不論如何,這些已煙消雲散,成為前塵往事了。

孫立人將軍墓



 
 
 
 
 



 



 






 
 
 



《 本帖最後由 康斯坦丁 於 2010-2-20 15:16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1 主帖內容豐富,補分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小丑笑了不代表他笑了
小丑哭了代表他真的伤心了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11-21 07:28:56 |只看該作者
政治現實!做事寧有老二心態.不要強出頭.以保長安......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11-21 11:45:34 |只看該作者

      功高鎮主    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歷史殷鑑    乃不變之理
          環顧時事    政客說項    小人當道    以身相諫    一身桎梏中
          動盪世紀    戰爭年代    不辱武徳    真軍人魂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9-11-24 12:59:19 |只看該作者
軫念勛猷:哀悼死者的題詞,用以思念死者的功勳。
韜略堂堂:稱頌將軍長於用兵之道。
時維鷹揚::如鷹般威武奮揚,形容將軍勇武。
桓桓:威武勇猛的樣子。
帷幄疆場:在戰場上指揮籌劃。
決勝運籌:指能謀劃策略,以取得勝利
背水一戰:比喻抱著必死的決心,奮戰取勝。
廊廟:朝廷。
籌筆贊襄:輔助籌劃。
帷幄:原指軍旅中的帳幕,在此有謀劃之意。
小丑笑了不代表他笑了
小丑哭了代表他真的伤心了

Rank: 4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9-11-25 03:09:43 |只看該作者
照片中的兩束鮮花是我放的.因為我有時間我都會到孫立人將軍的紀念公墓獻花.看看那邊的環境.髒了就把它清理乾淨.哀真是嘆氣阿.一個對中華民國有貢獻的將軍.墓園那麼偏僻.真是有損孫將軍的格調.而最爛的都在忠烈祠.一個世界四大名將孫立人將軍.的墓園是那麼偏僻.而中正紀念堂是那麼的壯觀.各位網友.先進們真的我們要發起紀念孫將軍的活動.只要有能力的發起這活動.我ㄧ定支持到底二話不說的支持.請大家告訴大家.團結就是力量.拜託各位了.最後請孫將軍安息吧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9-11-25 08:32:42 |只看該作者

新一軍老兵不死,只是被故意遺忘

原帖由 最高統帥 於 2009-11-25 03:09 發表
照片中的兩束鮮花是我放的.因為我有時間我都會到孫立人將軍的紀念公墓獻花.看看那邊的環境.髒了就把它清理乾淨.哀真是嘆氣阿.一個對中華民國有貢獻的將軍.墓園那麼偏僻.真是有損孫將軍的格調.而最爛的都在忠烈祠.一 ...

首先要讚揚你這有心人
之前本來想植一些樹木的
但是怕是私人墓園有紛爭而作罷

-----------------------------------------

新一軍老兵不死,只是被故意遺忘
維基新聞,自由的新聞源


【2007年1月8日訊】新一軍是八年對日抗戰期間殺敵最多、在滇緬戰場痛殲日軍的部隊。然而軍長孫立人含冤而終於台灣,其在大陸的舊部老兵也飽受了數十年的摧殘。
新一軍1944年在緬甸致命性毀滅號稱「叢林作戰之王」的日軍王牌第十八師團(參與過南京大屠殺)2萬人,於抗日戰爭中是殲滅日本人最多的軍隊,戰功彪炳。老兵家屬在報紙上看到胡錦濤表示要頒發紀念章給所有抗戰老兵,很興奮的以為不管當年什麼樣的政治立場,只要抗日有功,國家都會授章,沒想到卻被拒申請。其中老兵張孟軒的女兒表示:「成都民政局說,這個紀念章只給八路軍、新四軍和游擊隊發。就是說,我父親是國民黨的兵,沒有資格拿這個章!」。
2005年是抗戰勝利六十週年,胡錦濤在人民大會堂公開向全體參戰老兵致敬並宣佈:「國家要向所有抗戰老戰士、海外愛國人士和有關人員頒發紀念章,一共是七十萬五千一百七十二人,具體頒發由各部門落實」,但地方官員卻以「沒有資格」為由拒絕了新一軍老兵的申請。
此外日本投降後,孫立人將軍命令六百個日本戰俘「以汗贖血」在廣州修建的新一軍公墓,在解放後幾經破壞,如今墓園老將士死後不得安息,墓道變成了擁擠的馬路,忠烈亭被圍在菜市場的一角,墓碑後是廁所。
新一軍老兵梁家佑,在回憶錄黯然表示:「我突然明白為什麼鬼子兵能那麼勇敢、視死如歸。因為他們感到自己是受到全日本人民的囑託、他們的死會被全體日本人感謝和永遠紀念。我同情日本人對他們戰死沙場的親人的敬重和懷念。更希望我們的人民也能對自己的為國戰死的英魂年年表示一下敬意。」
同樣是抗日,新一軍的老兵卻得不到同等的禮遇。
小丑笑了不代表他笑了
小丑哭了代表他真的伤心了

智天使(八級)

SOGO嘴砲黨發言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9-12-3 16:31:59 |只看該作者
不曉得孫將軍的墓  確切位置在那理?

有其他版友知道嗎?光看照片還不是很清楚

如果有空經過的話  我也會想去瞻仰這位勞苦功高的名將

樓上有版友提出的構想是不錯啦

但是執行面真的很困難

像孫將軍這一號的人物  我看只有軍事迷或是有歷史研究的人才會知道吧

現今社會的人誰管孫將軍是誰阿?

民間力量有限  你說靠政府嗎?  算了吧...政黨只有政治利益考量

如果真要喚起大眾對孫將軍的敬意

我到覺得把故事包裝成電影  深值民心效果會比較好喔

如果拍片是ok的話  拍攝不是問題(擔心臺灣拍片技術不好  那是不是可以包給好萊烏製片?)  
問題是誰願意出經費呢?

《 本帖最後由 liusir 於 2009-12-3 16:44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孤星雨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智天使(八級)

該用戶已被幹掉當肥料 ... ...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0-1-5 15:54:19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iusir 於 2009-12-3 16:31 發表
不曉得孫將軍的墓  確切位置在那理?

有其他版友知道嗎?光看照片還不是很清楚

如果有空經過的話  我也會想去瞻仰這位勞苦功高的名將

樓上有版友提出的構想是不錯啦

但是執行面真的很困難

像孫將軍這一號的人物   ...




位在台中大坑的孫立人將軍墓園地圖

「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0-1-19 21:55:04 |只看該作者
我敢保證如果蔣介石 能知人善用 而不是猜忌 大膽任用孫立人將軍 來擔任剿匪總司令
我想歷史上絕對會改變了....而我們不是在一禹偏守在台灣了.....其實國民黨真的很多能打能戰不怕死的猛將
只是主帥 太不會知人善用了 !! 看到了 孫將軍的故事 實在感覺悲從中來!! 一代名將 卻連進忠烈祠的機會都沒有
這到底還有沒有天理阿......軍人 可以殺 但是不能汙辱他 除了榮譽還是榮譽 看到孫將軍的墓 在想到他那英勇 無懼
得事蹟.....心中實在彭派.....唉!! 黑鷹計劃 裡面說著一句話 並非人人都想當英雄 而是時事造英雄 我想在我心中的那位英雄 就是 孫將軍了....雖說沒能看見您的英姿 但看著您的照片 就著時令人敬佩三分了!!

永遠的英雄 孫將軍 您 辛苦了....

Rank: 4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0-1-22 21:00:48 |只看該作者
如果大家都有尊敬孫立人將軍的 戰績.功績我想知要我們有決心一定能讓中華民國的國民都知道近代史有一位戰神孫立人將軍.首先一定要讓孫將軍的歷史在小學.中學.大學的課本裡面我們要還原歷史寫出真的歷史.不要像蔣介石看到魚往激流遊他就努力向上.這都是騙人的.蔣介石加入青幫.綁票給錢的放人拿不到錢的就殺人.搶賭場.嫖妓.他第二的老婆就是青樓出身的叫姚冶誠結果又認識陳潔如.因為陳潔如是陳其美的妹妹.孫中山死了陳潔如沒有利用的價值了.又認識了宋美齡因為當時的孔宋家族有錢能隻手遮天.追求宋美齡業適用了不要臉的手段. 所以我們要孫立人將軍的歷史都是真的歷史呈現給世界看.中華民國有這一種媲美世界名將之一.也要要求蔣家後代跟國民黨給孫家的後代道歉.我的要求這樣應該不過分吧.有想為孫將軍出點力的聯絡我09---------這是我的電話有方法的也可以討論喔大家互動一下.讓孫將軍的精神在流傳下去

尊敬的孫立人將軍安息吧 


禁止公開個人及他人私密資料、部落格或任何通訊方式、召集私人聚會。
代為編輯刪除

-寒冰神話-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0-1-22 21:24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1 公開個人通訊方式(行動電話號碼) ...

總評分: 威望 -1   查看全部評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23:1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