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3-10
- 最後登錄
- 2017-7-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68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5682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轉帖]落入竿、前打竿的區分
原文網址:http://這個網址已被系統封鎖/mau208/article?mid=453&prev=460&next=436&l=f&fid=18
落入、前打的竿子在後來就沒有分很清楚了,不管是竿先的硬度、腰身的硬度感覺起來不相
上下,早期是有區隔的,落入會用目印來判斷魚訊,竿先的敏感度就不是那麼的需要,但是
也不會太硬,當目印完全沉了之後還是需要竿先做次要魚訊判讀,然後因為需要經常做提起
放下的動作,竿子設計會感覺其來從竿先到手柄節傳達給人的感覺是硬挺的,方便做提起目
印的動作,打個比方,分別拿烏溜竿跟溪哥竿分別掛上一串目印,從水裡面拉起來就可以感
受出手的負擔性那個大... 另外,落入竿比較硬的理由還有一個,如果竿身偏軟,目印長度加
上彎曲的量,會等於鑽洞.... 就是揚竿瞬間魚線繃緊勾到魚,當魚開始跑把釣竿拉彎到有
硬度的節以後的這段長度當然是越短越好,最好是繃緊馬上就吃到有力量的部位搏魚起魚....
此外,也應該有人說前打是釣肉粽的啊!! 十幾年前看的雜誌、書籍、錄影帶,幾乎都沒有介紹
到肉粽場,都嘛是直落提、磯場、冲提,竿子也沒看到單手操作的,然後也都是斜斜的伸出去
接近海面,揚竿的幅度也很大,大到已經吃到硬的部份把魚拉出來,因為判斷魚訊主要靠竿先
,所以竿先柔軟度較佳,揚竿的幅度大到已經讓力量吃到硬的節足夠克服黑鯛的衝力,所以不
需落入硬.... 以上是過去式的東西給我的感覺啦~~~ 現在呢~~~ 分法就沒那麼的龜毛.... 最常
見的分類法~~~~長度.......不管是哪一間,幾乎都是以 五米 為一個界線, 五米 以內的稱落入
,超過 五米 的叫做前打...就是以操作性跟攻擊目標點來分啦!! 落入大多是釣高潮線到低潮
線以下目印長,貝類、螃蟹都在這個區域活著,說實在的竿子不太需要長,最常用的目印長也
只不過2~ 3米,有些岸離水面較高的商港防波堤有需要用到五米長度,太長就不好操作、手的
負擔也大.... 前打, 五米 以上的竿子,幾乎不在考慮操作性,只在乎可不可以伸到標點上方把
餌垂降下去,所以最長有 七米二的,可以讓人站在安全的地方只要身出竿子就好....
可能又有人問,有沒有純落入的竿子,答案是有的就是GAMA的冴極,百分之二百的落入竿
,1.7mm的竿先、二八調超硬以上的竿身,就只能用目印釣落入.... 那有沒有 五米 以內卻被
劃分在前打竿,答案也是有的,DAIWA的MS-42UM.... 反正現在的分法幾乎都是用長度在分
啦!! (台灣竿不列入討論)
-------------------------
以前對前打.落入竿沒多大的觀念
一開始我是買落入竿36-42
因為我習慣拿短竿
同事斷竿是買前打竿53
比較起來.前打竿的確竿先比較敏些
其實使用起來也都差不多
轉帖給大家一起分享
《 本帖最後由 loong 於 2009-12-30 12:41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