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4-10-20
- 最後登錄
- 2025-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72
- 閱讀權限
- 100
- 文章
- 65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非 凡
現階段是反彈?回升?
從技術面來看,台股整整多頭一整年,漲幅夠大、時間夠長,中期指標月KD都跌破了,而二月與三月的反彈卻不見成交量回升到一千億元以上的常態量,不易化解八○○○點以上的套牢賣壓,因此可以確立將進入中段整理時期。而國際金融面仍有潛在利空,也導致現階段成交量擴增不大。
這個潛在利空,說穿了最主要是在歐元走勢的變化:歐元區不僅有希臘債務危機問題延燒,經濟亦不佳,所以只要歐元出現較大波動,都會對國際套利資金產生較大的風險意識,並恐再造成國際股市的重挫。
台股中期整理後的走勢往上還是往下,要看的是領先指標中國股市在第二季究竟是「往上還是往下」,若是往上,表示未來台股往上走的機率很高。要提醒的是不應再以美股做為觀察指標,因為它已是落後指標,尤其台灣是美國的製造基地,台股反而是美股的領先指標,要研究台灣產業發展的基本面,其中以影響指數最重要的電子股為優先觀察。
電子業在第二季究竟是上漲還是整理?判斷是整理。過去半年電子景氣非常好,包括零組件缺貨、面板報價上揚,都刺激股價大幅走升,現在則是利多繼續刺激但股價不漲,例如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缺貨很久,但相關股票在第四季之後就不漲了,當利多不漲時,除非有比去年第四季更大的利多,否則難以再推升股價,展望第二季,電子產業似乎頂多淡季不淡,觀察重點為LED與面板。
目前法人擔憂面板報價在四月會下跌,與LED機台大量增加、LED供給吃緊紓解的「好消息」。惟一較好的是DRAM,這個產業的股價去年底到今年初才見明顯漲升,主要這是幾乎被重整的行業、資本支出被縮減,所以抗跌;同樣在去年底到今年初漲升的新產品題材,例如微投影、3D電視等,但漲幅也大,看來第二季難有推升動能。
其他類股在第二季的變化,主要看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類股,但看來是抗跌有餘,發動攻擊則須一段時間。ECFA簽署主要影響金融、塑化與汽車三大類股,預計要到第二季底才會簽署,在利多未出盡之前,殺低意願較弱、承接力道較足,但ECFA不是今天簽了明天業績就會躍升,類股衝高後因無實質業績支撐,追價力道也會不足,就在「低有撐,高有壓」之下,ECFA概念股會是第二季來回操作的最好標的。
惟一具趨勢的是今年最好的中概內需股,一是中國內需市場為今年發展的重點,尤其是人民幣升值壓力愈來愈大。只是這些中概內需股也是漲升一整年,如同中國股市長線趨勢很好,也須中期整理一樣,這些個股也是最近才進入技術性整理,目前股價無法出現中期突破往上形態。
整體評估,台股反彈上觸季線七八○○點附近,就已經是中期反彈滿足區,再往上都是超漲,換言之,在季線上下都不是加碼的位置。
會認為下半年股市有回升走勢,主要是台灣景氣倚靠中國內需,成長動能強勁,美國經濟體也強韌、美股仍有不錯的表現,尤其台灣電子產業除了歐美,也在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找到立足點,何況台灣還因人民幣升值而有新台幣升值壓力、吸引外資進駐,所以經過中期整理後,台股會跟隨陸股走一波長多走勢。
先 探
高價股一向是市場的人氣指標,通常在大盤轉強,人氣可用下,主力才敢拉抬高價股,近日傳聞是某帝寶大戶認養的XX股價出現大漲,並在十八日超越聯發科成為台股新股王,對市場形成相當正面的激勵作用,也拉大相關類股的比價空間,有可能是台股展開另一波行情的訊號
市場也傳出某IC設計大主力,原先不看好台股行情,但在上上周已默默在低檔吃貨,如今台股出現轉強走揚,短線已見獲利!因此主力外圍實力雄厚,若開始進場將有利市場投機力道轉強,有利個股表現。 併購題材還是市場偏愛的題材,近期最受市場矚目的是傳出鴻海有意併購瑞軒,且傳出併購價格為四二元,激勵瑞軒股價出現大漲,不過遭到公司否認,但因過去傳出的併購消息往往成真,因此消息一出,往往成為市場追逐的焦點。
財 經 周 刊
中國要讓利台灣,是萬靈丹還是毒蘋果?
讓利是什麼?簡單來說,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是兩岸之間為十年後彼此開放市場預做排演,將未來可能開放的產品關稅、服務業項目、投資關係先訂好遊戲規則及時程表,等於是台灣產品進入中國市場的VIP證;「讓利」就是讓這張VIP證鑲上鑽石,只要台灣想要的好處、不要的壞處,中國都會盡量答應,等於是中國送上的紅色大禮。其實為了加入國際組織,中國不是第一次讓利,二○○一年,中國為加入WTO(世貿組織),就已對各會員國送上單邊開放市場的禮物,最近一次則是○三年與香港簽署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送上單邊對香港開放市場、貨物零關稅、開放香港銀行及電信等服務業進入中國的禮物。如果中國聲稱讓利會比香港CEPA更優惠,香港七年前的禮物清單,值得我們挖出來仔細比較一番。其中最大、也影響香港經濟最深遠的大禮,就是開放大陸旅客赴香港自由行,這場及時雨有多大?看統計數字就知道。○三年開放自由行,第二年香港的旅客人數達到二一八○萬人次,創歷史新高紀錄!以每人在港消費五千港元計算,為香港帶來六百億港元的現金收入,這些錢直接流入餐廳、旅館、金飾店及百貨商場等業者手中,擴散到整個香港經濟體系。這種景象可能在台灣上演嗎?目前台灣只開放大陸旅客團進團出,依據大陸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統計,去年大陸民眾赴台灣旅遊人數累計六十萬六千人次。這個人數與每年到香港旅遊的一千萬人次實在不成比例,最主要就是大陸尚未准許陸客自由赴台灣旅行。其實目前除了香港收到這個大禮外,其他國家都無法從上億的大陸新興中產階級旅客身上賺到錢。如果ECFA比照香港,中國將這項大禮端上桌,台灣也願意接受,台灣基層民眾才會有最實質的感受。
美股下半年進入主升段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2月18日如事先預告宣布調升貼現率1碼,美元應聲大漲,美股繼續走高。累計今年來美元兌歐元已升值5.08%,標準普爾500指數跌幅則不到1%,美元走強似乎不再是股市多頭烏鴉。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經濟正邁向緩步復甦之路」的說法,已陸續在美元、美股走強中反映。從美國最新個人所得數據看,去年第4季美國人的「可支配所得」,不但未因儲蓄率維持高檔而下滑,反而創下新高。這股力量將成為支持美國民間消費增長、以及債務改善的最大後盾。美國人可支配所得創歷史新高,馬上在房市和車市看到反映。住宅投資在連續14季衰退後,已連著兩季出現正增長,顯示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不高。另外,汽車銷售市場同樣在去年12月創下近期新高。這兩大市場止跌回升,意味經濟將逐步邁向復甦。不只民間消費動能增長,美國經濟另一火車頭-民間投資也捎來喜訊。目前的存貨上升主因比較基期過低,隨民間消費轉趨熱絡(1月份民間零售消費再增0.5%,超過市場預期),預估未來廠商增加存貨的腳步會持續增長,如此將帶動民間投資進一步走高。至於大家最擔心的失業率走高問題,其實,觀察美國的勞工薪資變動可發現,美國勞工薪資並未隨著失業率走高而下跌,顯示美國企業為了維持競爭力,面對裁員和減薪兩個非常手段,優先選擇裁員。大裁員使得美國企業「單位勞動成本」下降,企業獲利跟著拉高,最終將反映到就業市場,隨著企業獲利不斷改善,預估招募員工的腳步將在下半年展開,一旦勞動力重新回到市場,勞動生產力將跟著提升,持續刺激美國經濟走向復甦。經濟復甦的證據愈來愈明,搭配年底美國國會將有期中選舉,選前政策勢必做多,因此聯準會在大選前升息機率不高,美股主升段行情應會在下半年見到,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