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36|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傳奇抗日英雄--林少貓--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口業啊!!口業!!!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釣魚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3-24 11:00: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林少貓原名林義成,生於萬丹竹篙濫,一生亦盜亦匪,日本據台伊始,因看不慣日軍到處殘殺同胞,一變成為南部地區的抗日義士;直至西元一九○二年日本據台八年,光緒廿八年五月卅日,被日軍誘殺而亡,一代英雄豪傑,享年只有卅七歲而已。



  林少貓一生充滿傳奇性,萬丹一些七、八十歲的老前輩在幼小時,多少都有聽過林少貓抗日的故事。像住在萬丹街民國十四年次的李國耀先生回憶說:「他的母親告訴他,林少貓在阿猴開米店,林少貓反抗日本軍,跑給日本人追,因思念母親,常利用晚上返回竹篙濫探視母親。」據台灣憲兵隊史記史記載,林少貓在阿猴的米店叫金長美碾米廠。



  李國耀先生並表示,他十幾年前多次上壽山公園,在忠烈祠看過記載烈士的義舉,介紹林少貓出生於竹篙濫的生平事蹟。竹篙濫位於現今萬全村保全宮對面一片濫田,種了很多竹欉。



  現年八十七歲住在萬丹街頭五十一之一號的張世章先生說:「他母親早年告訴他,林少貓的老家位於現今成功街離東外環線五十公尺的位置,當時只有兩三戶住家。而他小時候也常到林宅撿瓦片玩,當時林宅空無一人,已成廢墟。」



  此外住在磚寮民國十三年次的洪老來先生也告訴我說:「他在十三歲時,常聽一位比他年長四十多歲的黃福港伯,說到他參與林少貓抗日義勇軍的故事和林少貓的生平事跡。」



  據洪老來的福港伯說:林少貓的父親曾經到阿猴廳北勢頭,殺豬賣豬肉,據台灣總督府陸軍幕僚報告:林少貓在阿猴一帶商場上有相當的社會勢力,不僅是碾米廠廠東,並支配了魚類和豬肉市場。林少貓也協助父親做生意,平素慷慨隨和,結交不少同業,光緒中葉,地方官吏素行不良,治安失序,一群亂民發起要搶劫阿猴廳的鹽館,亂民猖狂的聲勢,幾乎要把鹽館拆了,林少貓大喊一聲說:「你們很傻,鹽海水晒乾就有,為什麼要去搶?」那群亂民聽了覺得有道理,就散掉了,因此阿猴廳分縣長就把林少貓的義行,保護鹽館有功,秉報台南府城,知府大人就把林少貓請到台南做一名營官。



  此時地方治安更加惡化,一些宵小之徒,做了壞事就假冒林少貓之徒幹的,以為林少貓在台南當個營官,報他的名字給官差,應該可以罩得住,結果累案過多,林少貓被迫辭官,回到阿猴地區,地方上的羅漢腳及游民之徒,就擁立他當領導人。



  洪老來先生說:林少貓率領了一群黨徒,盤踞在下淡水溪「大崙」的地區,剛好位在磚寮與社皮村西邊溪埔「粿葉樹崙」的地方,大崙地勢高,土地肥沃,長滿粿葉樹,面積大約三十八甲,林少貓之夥除了農耕,養牛養豬,時常結群到附近村落,磚寮、社皮、廣安、玉成、大洲、溪洲,偷豬、偷牛到大崙來宰殺,魚肉鄉民,造成鄉民怒罵不絕,林少貓也在玉成村、和烏杉橋旁的顏厝,強押二民女當細姨,那住在玉成村的民女,還幫林少貓生個小孩,林少貓後來被日軍誘騙槍殺時,那小孩已經五歲了,因玉成村的「甲長」怕受牽連,就叫「甲民」把小孩活埋掉,聽說那小孩陰魂不散,時常出現在玉成村,不出二年玉成村「甲長」就眼瞎而亡了。



  光緒廿一年西元一八九五年,日軍佔領台灣一年,台灣各地掀起抗日風潮,日軍用高壓手段,欺凌台胞,南下的日軍奪鳳山取阿猴再攻火燒庄,所到之處,強索民宅,百般刁難,施暴婦女,殺人放火,台灣百姓稱呼日本人「四肢」,禽獸才有四隻腳,可見日本人的不講理。林少貓看到日軍的惡行,深感痛心,參與了水底寮庄鄭吉生在光緒廿三年西元一八一七年一月十日,自東港轉攻鳳山的抗日活動。不幸計劃洩露而敗戰,鄭吉生向萬丹的下蚶庄撤退,更不幸的是因槍械走火自傷腳部,鄭吉生失血過多而亡;林少貓收拾鄭吉生舊部而繼續抗日,因他堅強與敵作戰,使日軍一聞林少貓率隊來攻,莫不心驚膽顫。台灣憲兵隊史就形容林少貓膽大無比,富機略,有神出鬼沒之妙術的雄才大略。



  從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及台灣通志稿,可知林少貓與日軍發生戰役的事件有下列幾次:



一、西元一八九七年日據三年四月廿五日早晨,林少貓率義民四百餘人圍攻東港日軍營房,當天黃昏再率三百餘人攻擊潮州憲兵屯所,九月十三日再率義民四百餘人攻阿緱城憲兵駐屯所,十二月襲擊內埔辦務署,有多名警察被擊斃而亡。這正如東方兵事紀略所言的:林少貓雖用土槍,能臥擊無虛發,且稔於地勢,攀山越澗,尤其長技,聚散前後,飆忽猱騰,每繞倭兵後路,倭人畏之,怪不得林少貓能屢次痛創日軍。而瀛海偕亡記形容林少貓與台北簡大獅、雲林柯鐵虎為抗日「三猛」。林少貓為南台抗日軍的盟主。



二、西元一八九八年(明治卅一年),四月廿三日林少貓率二百餘抗日義民偷擊東港辦務署。到了十二月廿七日,又率二百餘義勇軍,再度攻阿猴城,從天剛拂曉露出曙光,爭戰到天暮已黑,因未能成功而轉退,到竹田鄉六份庄與東港溪畔的基地。據新庄李一甲先生說:這個林少貓抗日義勇軍的基地,後來被日軍征服,改為種植治療瘧疾的金雞納酸的「葯仔寮」,就是現今鳳山厝大同農場的現址。



  到了廿八日,林少貓攻打潮州辦務署,因台灣總督府開徵地方稅,引起百姓更為不滿,林少貓得到抗日基地鳳山厝庄,溝仔墘庄的響應,加上萬巒庄、五溝水庄、新北勢庄、九塊厝庄、打鐵庄、竹圍庄、小勢尾庄等村民都加入攻打潮州的義勇軍,當時客家義勇軍是由林天福任總指揮,與林少貓同心協力作戰,聲勢浩大的抗日義勇軍有一千多人,參與攻打潮州辦務署,署長瀨戶晉被抗日軍砍下頭顱,肋骨也被拔去,可見人民對日軍有多怨恨。來自萬丹大營的憲兵部隊,也在中途被抗日軍截殺,到了卅日夜裡,從鳳山來的救援日軍火力強大,抗日軍才撤走。當時廿九日,林少貓也另率一支一千多人的抗日軍攻打恒春,使日軍疲於奔命,直至台南日軍從車城登陸才解圍,抗日軍就撤離到山區。



  西元一八九九年,總督府改變政策以招降方式勸降,命打狗城的富商陳仲和、鳳山街長陳少山、富商林璣璋、台南參事許廷光、阿猴辦務署參事蘇雲梯等紳士,進入加禮山勸林少貓降服,以利誘和前無援兵後無糧餉的困境,林少貓提出十條要求,後被日本當局接受而發給十大要求准許書,林少貓遂在西元一八九九年(明治卅二年)五月廿日,率卅餘部屬下山降敵,林少貓所得十大要求,除了徵收民稅外,其餘皆被日本接納。據台灣憲兵隊史及警察沿革誌記載,其主要條件內容如下:

1.割鳳山近郊一地給林少貓定居。

2.林少貓等所開墾荒地,日本不得徵稅。

3.林少貓等所開闢道路,日本方面不得使用。

4.林的部屬犯罪,由林處斷,日本不得干涉。

5.該地方如有犯罪者,由林少貓逮捕交官。

6.同意林少貓等攜帶武器,如有誤被日方逮捕者,由林少貓交保釋放。

7.保護林少貓以前所有的債權,並補償被剝奪的財產。

8.不追究林少貓等前罪,先前被捕者也應即時釋放。

9.林等願改前非,日本應以誠待之。

10. 日本應支給林少貓補助授產金二千圓。

  林少貓歸順後定居於鳳山後壁林的一個沿海漁村,以前的部屬紛來投靠他,林少貓專心於開荒土地,及經營漁業、農業及造酒等,不久林少貓變成年收入一萬餘圓的大富翁了。



  林少貓降敵後,據萬丹社口村民國五年次的簡清良,回憶小時候在店仔頭聽長輩講林少貓的抗日故事時說:「其在粿葉樹崙的基地還存在,很多人為了攀援林少貓都跟林少貓打交道,有些商人要把東西搬運到鳳山也要插上林少貓的旗幟,以便通暢無阻,有一年林少貓為母親舉行祝壽會時,萬丹加禮濫庄協內林家有三戶富商,也送禮到『大崙』作為賀禮,並在禮簿上簽了名,後來日軍誘殺林少貓後,這林家三戶也遭受禍延」。



  西元一九○二年(明治三十五年)日據八年五月,台灣總督府為了達到全台抗日歸順後,「一旦獲得歸順之果,歸順條件自成空文」,自然無法容忍林少貓的壯大,五月廿六日,總督府命令南部日軍,展開圍剿行動,日軍藉口後壁村發生傳染病而入侵包圍,五月三十日,雙方展開激戰,後壁村頓成火海,抗日軍奮戰終日,不幸於下午五時失陷,林少貓中五彈也死於後壁林城廓門外的水田中,一代抗日豪傑享年三十七歲而已,抗日中,義軍共有男四十一人、女廿五人、兒童十人都死於戰火中,緊接著日本採取行動,一網要打盡殘餘抗日份子,被斬殺者就有四百多人,林少貓的弟弟林必兒子林雄也傷重而亡。自五月三十日到六月四日,假藉抗日義民的嫌疑犯和搜索跟林少貓親近的人士,網羅罪名,被殺者就有三二○。



  據簡清良轉述說:日本警察搜到來賓為林少貓母親祝壽時的禮簿簽名冊,就展開逮捕,認為他們跟林少貓都有關連,像萬丹加禮濫庄林家三戶,三個士紳就被捉到上蚶墓埔的茄苳樹下砍頭,林姓三戶的「無頭忌」,就是林少貓事件所牽累。



  根據洪老來轉述黃福港伯的話說:「當年農曆五月十六日,洪老來的父親只有十六歲,中午自『大崙』牽牛要回家時,看到日本紅步兵騎著馬,向大崙林少貓墾耕基地而去,不久槍聲大作,雙方互為開火,經過一、二鐘頭,天上忽然傾盆大雨,大崙的人民才有機會逃出,當時被捕獲的人士有磚寮人盈利、蕭行、洪膨鼠、洪豬哥等十二人被槍殺,羅狗因怕被搜獲而吞食鴉片而亡,黃福港被捉到頭前溪的衙門囚起來,大州庄的士紳大部份都被殺害,溪州的富豪楊寔,壯丁團長林漏太及村民林占魁、吳萬興、林雄、林生等均被殺害,而黃福港的父親因和阿猴辦務署參事蘇雲梯有交往,所以被釋放。「簡清良也說:林少貓被屠殺多年後,大崙的溪埔,在農民的耕拓下,被人挖出乙尊抗日義勇軍留下鑄有「佐世保」三字的大砲,大砲扛回社皮派出所,社中人林進興就在派出所造一砲台,置放在上面供人觀看,二次大戰末期,佐世保大砲就被當破銅爛鐵送去熔解了。林少貓抗日軍遺留下的大砲,也隨日本的瓦解而熔化不見。而亦匪亦盜也是抗日豪傑的林少貓傳奇故事,也殘存在萬丹老一輩鄉民的腦海中。


參考文獻: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台灣省文獻會台灣通志-台灣憲兵隊史-東方兵事紀略-

《 本帖最後由 堡主 於 2010-3-24 11:02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6-13 11:51:41 |只看該作者
簡大獅

柯鐵虎

和林少貓

被喻為抗日三傑

天使長(十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6-17 09:41:07 |只看該作者

林少貓事件

林少貓事件對台灣人有很好的啟示。

林少貓本名林義成,或叫林小貓,為阿猴(今屏東市)人,以屠宰(或謂碾米)為業。一八九五割台之際,曾號召數百子弟投入劉永福的黑旗軍麾下。後來南部抗日首領鄭吉生於一八九七年不幸逝世,林少貓乃收拾殘局,繼承鄭吉生遺志抗日。他經常率領民軍攻擊附近的日軍營房、警察以及地方政府。一八九八年底聯合高屏區的各路人馬,有福佬、客家以及原住民千餘人,攻打潮州辦務署,打死署長並焚燒辦務署。林少貓的聯合軍軍紀嚴正,而當地居民對該辦務署長強徵賦稅又憤怒不已,所以當天就光復了潮州。第二天另股聯合軍千餘人又去攻恆春,日本支援部隊,由陸海兩路增援,不但解圍恆春,四天以後日軍又攻入潮州,林少貓各軍只好撤往山中,日軍在附近各村莊大規模搜索,焚燒民房,逮捕無辜,並處死民眾不下千人。


林少貓等雖撤退山中打游擊,但勢力仍極盛,日本政府透過一些御用紳士(以陳中和為首),入山向林少貓勸降。除了甘言與利誘之外,日方也答應林少貓之十條件,林少貓等遂在一八九九年下山降日,在歸順式時日方將十條件准許書交給林少貓收執為憑。這十要求條件主要是同意林少貓居住於後壁林,自主成一自治區,日方不得干涉,並給二十元助其開墾。


林少貓在後壁林專心開墾並經營各種產業,他也變成大富翁,不抗日也不與日本官方打交道,儼然是一獨立自治區之主。一九○二年日方對歸順之抗日軍開始整肅,五月十五日台灣各地同時舉辦「歸順典禮」,在各地同日同時刻騙殺了無數抗日軍民。第二天(五月廿六日),偽稱有傳染病,開始移動部隊,五月三十日日軍包圍後壁林,林少貓抵抗激烈,抗日軍全被消滅,林少貓也在此役中戰死,年僅三十七歲,日軍為了消滅殘餘抗日軍,繼續在各地搜索,其親信舊屬四百多人被殺,台灣割台之際的武裝抗日至此告一段落,台灣總署才宣告全島平定。


林少貓事件發生之際,客家莊民眾熱烈響應,其主要幫手如林天福、林德慶、盧招元皆來自客家莊,連附近原住民也一致擁護他。據說他在後壁林據地為王之際,也是福佬、客家與原住民一齊協力合作。且不論他是福老或客家台灣人,他能領導不同語言的福老客家與原住民,他一定通曉各種語言。從林少貓事件看來,台灣的不同語族,大家若能互相尊重,八九十年前就有合作成功的例子,目前若仍繼續紛爭,豈不愧對祖先?


對日本卑劣的方式,設陷阱來騙殺抗日軍民的「歸順典禮」,大家也應瞭解。這種利用「歸順典禮」方式或其他類似方法來騙殺台灣人,以後也經常地出現。我們台灣反對運動的領導者,常常落入此陷阱。統治政權對勢力強大的反對力量(如林少貓等),利用甜言蜜語,上好的條件,讓反對力量「歸順」。可是當統治政權一有力量時,歸順的台灣人都成了俎上肉。


林少貓在日本文獻中是「土匪」,凡是抗日的英雄,日方當然都認為是「土匪」。但日本文獻也表明其軍紀嚴正,不侵犯一般住民,非掠奪財貨為目的,顯然是為政治觀念而謀反。前幾年在南台灣因黨外議員與陳中和後人之政爭,林少貓又被人冤屈為「土匪」。陳中和是當年日本御用紳士,帶頭出面誘林少貓歸順。戰後其後人又轉為當今政權的御用紳士,日前有權有勢,官營或民營報紙又有偏差,使得林少貓等抗日英雄在目前仍被冤屈為「土匪」。而當年的御用紳士,卻是協助日本政府安定地方,為地方除害的好人,林少貓等人想來必也死不瞑目。許多日據時代的權貴,戰後主持官方整理台灣歷史機關的主管,台灣史的研究報導不知偏差了多少。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0-6-17 11:55 編輯 》

Rank: 2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1-10-20 09:10:38 |只看該作者

沒人關心台灣史了?大家來討論一下林少貓抗日的事蹟吧

本帖最後由 佐佐木希123 於 2011-10-20 09:11 編輯


當年高雄岡山的前身 也就是阿公店曾經發生國際名聞的 阿公店大虐(屠)殺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2%A1%E5%B1%B1%E9%8E%AE



阿公店

阿公店為岡山在1912年以前的地名。

清朝時期,岡山成為鄰近鄉鎮的水陸運中心:水運可由阿公店溪的出口(彌陀舊港口)把貨物運送到街頭橋附近交易;陸運方面因岡山位於台南府城到鳳山縣城(今左營)的南北向官道大路必經之地,也是沿海彌陀、永安等村落和近山阿蓮、田寮等農村行旅步程的中途休息站,旅客往來不絶、移民定居者增加。

阿公店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由簡炯仁提出。他認為,根據伊能嘉矩的考據,「阿公店」原為馬卡道系平埔族「阿加社」的故地,是故「阿公店」地名的由來,應是漢人至此開墾後,將「阿加」轉音為「阿公」再加「店」字而成。依簡炯仁教授的考據,台灣的傳統地名多具有兩個不同的唸法,一為意譯原住民地名,一為音譯原住民地名。由於當時鳳山縣境形容「很多船仔花」的「番語」為"Agongtoan"或"Agongtoen",加上此地於康熙58年(1917年)已形成有許多「店」鋪的市集,是故漢人將此原住民地名音譯為「阿公店」;又竿蓁的土名為「船仔花」,是故將番語「很多船仔花」的地名義譯為「竿蓁林」。

另一種說法認為,據說早在明朝天啟年間有一名由福建莆田來台的蔡文舉老翁,在阿公店溪畔築茅屋,設攤賣雜物點心並提供茶水供應路人,方便往來臺南、高雄左營間的旅者寄宿,而有「阿公店」或「翁店」的稱呼。




阿公店大虐殺事件


1898年11月25日至12月27日,日本台灣總督在當時動亂嚴重的北起嘉義,南至屏東北部的地區進行兩次「南部一帶之討伐」。在這些軍警聯合的行動中,以在阿公店區域的行動最為殘暴,為了確實掃蕩威嚇抗日份子,日軍在可疑庄頭以激烈的「清庄」方式,將庄頭的年青男子全部殺光,造成數千人死亡與數千戶房屋毀壞。殘暴手段引起在台灣傳教的多國傳教士聯合向香港《 每日新聞 》(Daily News)投書抗議此一非人道的行動,成為國際注目的事件,史稱「阿公店大虐殺事件」。

日本在完成台灣佔領的過程,由於台灣民主國與台灣人本土意識的抵抗,以致日本軍隊有時以「無差別手段」攻打部份頑強抵抗的庄頭,造成部份抗日人士逃入山區,落草為寇。在1895年至1900年間,抗日人士到處破壞攻擊日本崗哨,甚至向平地庄頭搶劫財物,使得社會進入失序狀態。

日本軍警在清除南台灣匪徒的過程,由於阿公店為台南至鳳山間最重要的庄頭,附近又有眾多山丘可供躲避,所以成為眾多抗日分子攻打的目標,日本軍警就在這附近村莊強力掃蕩。目前留下的記錄,共有高雄燕巢區滾水,橋頭區筆秀、中崎、六班長,和台南龍崎區下寮仔等。清庄記錄的共同點,都是日軍到庄頭要求交出抗日首領,庄頭民眾因故無法完成命令,日軍就集合全村16歲以上男性,集體以刺殺或火燒的方式屠殺。





林少貓

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E%97%E5%B0%91%E8%B2%93


林少貓(1865年-1902年),小名少貓或小貓[1],本名苗生,字義成[2],臺灣鳳山縣萬丹(今屏東縣萬丹鄉)客家人,以小名稱世。是台灣日治時期早期的抗日領袖,與簡大獅、柯鐵虎被並稱為「獅虎貓抗日三猛」[3]。歸順日本後,遭日軍偷襲死亡,並梟首示眾。



生平

林少貓出生於萬丹竹篙濫,後於阿猴[4]經營《金長美碾米廠》,也在阿猴市場中販魚及豬肉,逐漸致富,市場客販多暱稱其小名「少貓」,人稱「小貓」,不喜稱「苗生」、「義成」。

清朝因甲午戰爭而戰敗,故於西元1895年,清政府依照馬關條約,將臺灣本島、澎湖群島割讓給日本。同年,林少貓接獲此消息後,即散家資,以銀元召募閩南人、客家人千餘人,與七百名排灣族勇士合成抗日部隊,共達兩千餘人,並獲得劉永福之軍火援助。

明治30年(西元1897年)攻打鳳山、潮州一帶。


明治31年(西元1898年)12月,破「潮州辦務署」,斬首日警巡查、文官與官署長官等數人。日軍無法忍受,在阿公店發動大屠殺[5],當地民眾死了兩千多人,引起一些同為殖民國的西方國家大加譴責。[6]



根據《警察沿革志》紀載:「(林少貓)絲毫不害良民,概以屠戮日本文武官員為旨。」林少貓搶劫日本人或親日的台灣人財物後,流傳:「且常賑恤附近諸莊,巧售私恩。」以致「人民暗自以少貓為德者甚多,競相掩護其蹤跡。」台灣總督府甚至稱:「(林少貓)為南台灣最慓悍、最令官憲棘手之人物。」

不易通緝,於是台灣總督府決議招撫之,保証授予林少貓頭銜,並可率領原部兵馬,屯田居於鳳山後壁林[7],並享有墾荒、狩獵、殖魚、釀酒、製糖……等特權,明治32年(西元1899年)林少貓被條件所誘,歸順日本官方。

明治35年(西元1902年)5月,日軍假藉預防瘧疾的消毒名義,突然進軍後壁林,圍剿林少貓,以大炮狂轟一日,林少貓遭襲,倒臥水田死亡,得年37歲。

事後,台灣總督府宣佈每年5月30日為「台灣恢復治安紀念日」。



相關文藝

世界第一本閩南語的武俠小說,施達樂著《小貓》即以林少貓為主角,於2008年11月發行。
《小貓》之後,施達樂於2010年再度林少貓為主角,推出另一台灣武俠小說《本色》。
電影《義膽忠魂》,又名俠盜正傳,劇中提及林少貓喪生一事。



參考文獻、注解
^ 註1:乃因台灣話在讀「少」、「小」,兩字其音相近,故出現有二種寫法。
^ 抗日豪傑林少貓
^ 註2:抗日三猛是以分布於臺灣的北、中、南三地,各別取其名獅、虎、貓為代表稱之,三猛由此而來。
^ 註3:阿猴指今屏東市,為1920年以前慣用名稱,經臺灣總督府實行「地名雅化」政策而更名,沿用至今。
^ 註4:阿公店指今岡山鎮,更名原因同註2。
^ 最後的草莽英雄-林少貓傳奇
^ 註5:後壁林指今小港區,更名原因同註2。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1 17:2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