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406|回覆: 1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研討] 三國之赤壁之戰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7-4-25 10:50:0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影響了三分天下即實現諸葛亮隆中對的第一步
莫過是這港場必之戰了

曹操所領的20多萬大軍隊上劉備2萬多人及孫權3萬多人的聯軍
本來是鯨魚對上小蝦米
但誰知硬是陰溝裡翻船

其實曹操的敗因
個人總結正史上的原因所提出的感想
不外忽是
第一點  荊州人心未復
許多荊州人民一聽到動不動就屠城及坑殺翔兵的曹操一來
立刻攜家帶眷的跟隨劉備逃跑
所以一開始賈詡就直言到荊州人心未復
不可速戰須先安民

第二點   軍中傳染病盛行
不知如何本來士氣高昂
戰鬥力旺盛的曹軍
居然染起傳染病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導致戰鬥力下降

第三點   曹操的大頭症
這是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敗因了
當時官渡之戰打的漂亮
以少勝多使得曹操有些目空無人
所以幕僚一些反對的意見
曹操還是一意孤行
這是我認為最大的敗筆

其實我們都認為周瑜的火計
燒了曹操的大船
但是沒想到正史上
反而是曹操自己下令鎖船和燒船的
燒船的原因是阻斷周瑜的追擊
不過還是逃的很狼狽

其實赤壁之戰我並非認為不可打
只是不應該由曹操來打
第一
曹操換了大頭症
逆麟者我想下場大概就向楊修一樣
而這也是我佩服賈詡的地方
不硬勸只要進到謀臣的腳色即可

第二點    曹操一直擔心那個待在許昌卻一直和他不合的漢天子
其實曹操想速戰速決
就是擔心後方不穩
而這也是赤壁之戰不可急的原因
因為孫劉兩家
乃是各懷鬼胎
還不如先安撫荊州民心
畢竟這時候劉崎和劉皇叔的魅力還在
只要一段時間
孫劉矛盾出現
就是各各擊破的好時機

其實我覺得曹操最後一句
郭嘉在此不致慘敗
其實只是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敗
就好像崇楨上吊時所說的話
我非亡國之君
但卻有王國之臣
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一個聰明的謀臣因為
雞肋一句話砍頭
一個跟隨已久的謀臣
只是在曹操展露私心的時候
加以反對就被賜死

我想患了大頭症的曹操
很難不會因為郭嘉的直言
而埋下日後的殺機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肯德雞 + 3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3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7-4-25 14:16:48 |只看該作者
曹操雖然當時擁有大軍!
但是大多都是徐州的黃巾賊!
撇開那些黃巾賊的軍事訓練微薄不說...他們都是長年住在山上的軍人大多都以陸戰為主!!
突然到海上當水兵當然是會吐的七葷八素!!很多人是因為這樣生病的.也變成戰敗原因之一!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肯德雞 + 5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7-4-26 13:23:17 |只看該作者
赤壁之戰乃繼官渡之戰後,又一個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
例。其主要影響係決定了三國鼎立局面之形成。東漢末年,本來有許\r
許多多的割據者相互角逐,後來曹操、孫權、劉備這三股較有影響的
勢力漸漸崛起。但赤壁戰前,曹與孫、劉之間強弱還比較懸殊,曹操
吞併孫、劉之可能性頗大。待至赤壁戰後,終於出現了三股勢力的均
衡局面,並導致後來三國之鼎立。茲再對此略加剖析:

(一)曹操無力南下:赤壁大敗,使曹軍損失慘重,從此曹操無
力南下,只好專營北方。後曹操於建安十六年(二一一年
)將兵進入關中,驅逐了韓遂(? -- 二一五)及馬騰(
? -- 二一一)之子馬超(一七六 -- 二二二)。建安二
十年,曹操又出征漢中,擊敗了張魯,並徒漢中民八萬餘
口於洛陽、鄴等地。

(二)孫權保住江東:孫權經此一戰,江東之地位益形穩固。他
一方面向長江中游發展,從劉備手中奪得荊州,一方面則
向東南地區擴張。

(三)劉備進取益州:赤壁之戰使劉備保存了實力,戰後他立即
乘機佔領荊州諸郡。建安十六年,劉備進入益州,消滅了
劉璋(? -- 二一九)的勢力。建安二十四年,備又從曹
軍手裡奪得漢中。後來荊州雖被孫權所控制,但劉備在西
南的地位已日趨鞏固。這樣,三大割據範圍已經出現,三
國鼎立的局面事實上業已形成。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艾迪彥 + 4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07-4-26 20:16:39 |只看該作者
官渡之戰後,北方已大致底定,惟剩西北的馬騰,此時南下應是合理之舉;但在此時【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態勢已成,不再是當初曹操舉旗時,以【維護漢室】為號召,自然有相當的能人異士不願繼續助紂為孽,在許都或是鄴的天子(有點忘了)也不再是當時的年幼小孩,自然也會有發揮自己身為天子應有的態勢,所以後方沒有相對的穩定戰力是一大隱憂;當然東風起不是在地人根本無從得知,但若在荊州納降之時,穩定軍情民心,必有荊襄的人願助曹孟德一力,可惜的是在曹操之前數場戰役有些過於殘暴的舉動,卻還是選擇急攻。

此一敗也造成了曹操無法在有生之年一統漢土的遺憾,而疫病之說若為真實,那麼未稍在荊州整頓便是一大錯誤,不過或許是為了盡早將劉備斬草除根,才有此舉動,而最後也如隆中對所言形成三國鼎立,更是加深了一統中土的難度。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艾迪彥 + 3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SOGO榮譽會員

帥沒用?卻能吃車吃象吃大炮 .. ...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07-4-27 01:11:32 |只看該作者
正史在下不太了解

不過野史,不是因為黃蓋被周瑜打

所以投靠操曹,讓操曹中計嗎???

(在下還是停留在野史漫畫中............)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07-4-27 10:48:2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艾迪彥 於 2007-4-27 01:11 發表
正史在下不太了解

不過野史,不是因為黃蓋被周瑜打

所以投靠操曹,讓操曹中計嗎???

(在下還是停留在野史漫畫中............)

中國有一句古話﹐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為什么周瑜打黃蓋呢?就是用來騙人。我們聯合起來製造一個苦肉計。黃蓋是個聰明人,不單是他在赤壁之戰想出火攻、詐降等計策。他對自己的任務、角色清清楚楚,所以總能達成目標,做出很好的績效。

黃蓋這點想得很清楚,行事風格依循這個主軸,就不易模楜矛盾。

  黃蓋(字公覆)是吳國的救火隊,哪個縣份不安定,他就空降到哪去。他當過九個縣的縣長,只要某一個縣的山越族人叛逆不從,甚至於舉兵反抗中央,黃蓋就被奉派為該縣的代理縣長,等任務完成,再到下一個縣。像個棒球場的強力代打者,緊要關頭他就上場,打完了離場,等待下一場下一次的代打,也像現代顧問公司派出的總經理,空降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挽狂瀾於既倒。

  黃蓋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受重用,不是因為具備什麼行政長才,而是軍事能力,他的政績就決定於治安的成果。黃蓋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當他抵達石城縣,就下達指令說:「我沒有什麼德澤,只因立下軍功而來當官,並不是以行政能力得到肯定。」

  黃蓋任命兩位縣掾,讓他們管理縣府內各部門,同時充分授權,充分信任,只要他們送公文過來,立即簽字。但是有但書:「如果兩位對我惡意欺騙,不加體罰,直接處死,願兩位盡心辦事,不要受刑。」

  石城縣的地方官員以桀驁不馴著稱,經黃蓋約法三章,個個戰戰兢兢。久而久之,發現黃蓋不看公文,於是違法亂紀,偷雞摸狗的事漸漸發生。黃蓋發覺,抽閱公文,追查弊案,終於確認兩名縣掾舞弊,於是依照約定處死。縣府官員震驚得不得了。

  黃蓋頭腦清楚的地方就在這裡,他知道上級主管的期望是什麼,是治安,縣政倒在其次,只要治安搞好,就不負所託。

  黃蓋的容貌威嚴剛毅,但善於領導統御,因此每次軍事行動,將士奮勇爭先。從以上特點看來,黃蓋應該是個公私分明的將領,因而嚴格卻能得到愛戴。

  黃蓋有謀略,赤壁之戰時,獻計火攻的就是他。

  黃蓋有謀略。赤壁之戰後,他到武陵郡兼任郡太守,負責征討謀叛的少數民族,有一次敵軍攻城,黃蓋只有五百名軍隊,於是以寡擊眾,乾脆打開城門,引一半的敵軍進城,然後發動奇襲,當場斬殺幾百個人,並處死首謀者,被迫跟隨的一律赦免。一季之後,當地叛變全部平定。

  黃蓋最早跟著孫堅,曾經打敗董卓。後來追隨孫策、孫權。三朝元老,所以三國演義虛構周瑜打黃蓋,為什麼是黃蓋?黃蓋最有資格忿恨不平。

  安排黃蓋詐降,以其膽識、應變力、智謀,可以勝任。因此演義挑中黃蓋,是合理的。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07-4-27 13:21:56 |只看該作者
對於現在所謂的歷史,我本身並不敢苟同。
感覺似乎並不是那麼的一回事,
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陳某畫的漫畫,當中有一句話我覺得很重要。
能在歷史上名留青史的豈是愚者。
曹操並不是他做錯了甚麼,只是結果不是那麼得漂亮罷了。
他當中考慮到的並不是那麼的簡單因素,在上位者真的不好當。
大家想一想自己領導別人時的狀況就知道囉。
可是當你很辛苦的領導時,別人往往只對結果做出評論。那時你的心理會怎麼想呢?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肯德雞 + 5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07-4-28 02:29:11 |只看該作者
簡單一句來講
南船北馬的南北地形人文差異
給了當時南方孫劉有了最大拼戰的本錢
歷史上的戰役 沒有所謂的如果與重頭
但也正是這些鬥智與權術 才給了現代人有了種種的經驗
以古鑑今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肯德雞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07-4-30 11:22:27 |只看該作者
1, 赤壁初遇:曹操統一北方後,於建安十三年,率兵二十餘萬南侵,孫
權,劉備聯軍五萬迎戰。曹操攻至赤壁.但初戰失利,退駐江北,與孫劉聯軍
隔江對峙。
2, 火攻破曹:曹軍長途跋涉從北方遠道南下,士氣下跌,而且不善水戰,
聯軍遂以火攻破敵,擊敗其水師,隨即水陸並進,乘勝追擊,曹操被迫領殘兵
狼狽返北。
答:赤壁之戰與三國鼎立局面形成之關係:
1, 魏據北方:曹操經赤壁之戰一敗,無力南下,乃致力經營北方,奪取關
中等地,為普魏稱霸北方奠定基礎。   
2, 蜀據西南:赤壁之戰使劉備保存了實力,戰後他乘機佔據荊,益二州,後來
更從曹操手上奪去漢中,令其勢力大增,終能建立蜀漢。   
3, 吳佔東江:赤壁一戰解除了曹操對吳的威脅,使孫權在東江的地位更為鞏
固。其後,他向長江中游發展,從劉備手中奪得荊州,又向東南地區擴張勢
力,形成三國鼎立之局。
赤壁之戰
蒲圻赤壁山上的「赤壁」二個大字。
赤壁之戰
戰爭
日期 208年七月 - 208年十一月
地點 烏林(今湖北蒲圻西北)
結果 孫權,劉備盟軍勝利
赤壁之戰
長坂之戰–烏林之戰–江陵之戰
赤壁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爭之一。公
元208年(漢獻帝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
百萬,發起荊州戰役,然後討伐孫權。孫權和劉備組成
聯軍,由周瑜指揮,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一
說今嘉魚東北)一帶大破曹軍
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格局。赤壁之戰是第一次在長江流
域進行的大規模江河作戰,也是孫、曹、劉各家都派出
主力參加的唯一的戰事。
進取荊州
曹操經200年官渡之戰、207年北徵烏桓,完成了統一北
方的戰爭。建安十三年正月回到鄴城(今河北臨漳西
南)後,立即開始了向南用兵的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準
備。
其一,在鄴鑿玄武池以練水軍;其二,派遣張遼、於
禁、樂進駐兵許都附近,以備不測;其三,令馬騰及其
家屬遷至鄴,做了實際上的人質,以減輕西北方向的威
脅;其四,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進一步鞏固
了他的統治地位;其五,鏟除了數次戲侮及反對自己的
孔融,以維護自己的權威。
七月秋,曹操親領大軍十余萬南下荊州,用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的話來說是「乘破袁紹之勢以下荊、
吳」。企圖一舉消滅劉表和江東的孫權,統一天下。正
當曹操疾趨宛、葉之時,八月間劉表病逝。九月,其次
子劉琮在新野(今屬河南省)不戰而降於曹軍。荊州水
軍數以千計的蒙沖、斗艦,悉歸曹操所有,至此曹軍水
戰實力大增。依附劉表屯兵樊城(今湖北襄樊)的劉
備,聞訊後率部南撤。
黑啤酒 該用戶已被刪除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07-5-21 10:45:02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6 09:2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