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36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六堆昌黎祠[27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5-12 16:56: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內埔六堆昌黎祠
內埔的客家先民大多來自廣東省(屬於韓文公之轄邑潮州),曾受其恩惠,為感念其德,也景仰他豐富的學識和偉大的人格情操,所以喜慶8年(西元1803年)興建天后宮時,昭武都尉鍾麟江先生就發起在旁邊加蓋昌黎祠,主祀韓文公,左祀趙德先師(韓愈在潮州當刺史的縣尉),右祀韓湘子先師(韓愈的姪孫)。廟貌樸實典雅,面積也不是很大,不過卻是當時六堆客家地區的文教中心,也是主要的講學場所。

 


  昌黎祠倡建到現在已將近兩百年,本來老舊,經過民國66年賽洛瑪颱風的吹襲,更加殘破不堪,於是有人提議重建。可惜因重建時的疏忽,以致於改建後的昌黎祠,幾乎失去它原始的風貌,所以民國70年由三級古蹟撤銷,不再列入古蹟。

 


  今日的昌黎祠僅供人瞻仰膜拜,每年韓文公的聖誕日-農曆的九月九日會有隆重的祭典。此外,每逢考試都會有很多考生來這裏祈求金榜題名,兩旁掛滿了來自各地考生的准考證影本。


 


緊臨六堆天后宮,與天后宮都是在清嘉慶八年(西元1803年),由昭武都尉六堆大總統鍾麟江倡建,是全台唯一以正祠祭拜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廟宇,到現在已近兩百年。

 


不過這舊祠已於十多年前拆除,由於整修時未依原貌施工,遭到撤消古蹟命運。現存的昌黎祠是民國六十八年改建後的建築,許多古物並未保存下來,只有右側外壁仍嵌有乾隆四十九年(西元1784年)的古磚,令人有所感歎古蹟難保之虞。

 


由於內埔地區的客家人祖先大多來自大陸嶺南,受到曾經在嶺南當官的韓愈照顧,為了懷念其恩德,遷移來臺灣後,便建了昌黎祠紀念他。

早年昌黎祠是全鄉的學術中心,舉人鍾桂齡、歲進士邱贊臣與光緒年進士江昶榮都曾在昌黎祠講學。由內埔鄉民所舉辦的韓愈祭,可看出客家鄉親崇敬先賢、思源報本的良好美德 。(屏東縣政府網站)

地址:屏東縣內埔鄉內埔村廣濟路164號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2009 屏東縣 昌黎祠 韓愈文化祭

 


一、彰顯發揚韓愈之精神,也藉以凸顯客「晴耕雨讀」之文化特色。
二、追思及感念韓愈對客家文化的貢獻,此乃客家敬天地,慎終追遠的文化特質。
三、為發揚重陽節優良傳統習俗,保存敬老尊賢固有文化,延續優良傳承。
四、適時配合祭典日,擴大辦理各項文化活動,使得此項活動能發揮原有庇佑學子外,更能展現文化氣息,帶動社會讀書風氣。
五、平日能為祈求高中的學子帶來更多的希望及滿滿的安心,增加考試信心,而能一舉中的。

資料來源:六堆韓愈文化祭



 
 
韓愈


唐朝中期,文壇上出現一場聲勢浩大的古文運動,像巨浪一樣摧毀了許多駢文的沙堡,這個運動的領袖就是韓愈。

  在科舉路上,他曾當了三次重考生,在當官的生涯裏,他廉潔、耿直、敢講真話的優點,而使他數度被貶至鳥不生蛋的地方,有次更險些被皇上殺頭。

  雖然他是如此倒楣,但在文學的領域,他卻委實有著重大的貢獻。現在,就讓我們認識認識這位被蘇軾讚為「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的名重考生-韓愈。

 


生平梗概:
韓愈,字退之,河南河陽人。郡望昌黎(今河北省昌黎縣),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官吏部侍郎,因稱韓吏部。諡號文,故又稱韓文公,早孤,由嫂鄭氏撫養成人。七歲讀書,十三歲能文,少年時期就研究古訓,關心政治。二十歲赴長安應進士試,三試不第;二十五歲考中進士後,又三試博學鴻詞於禮部都未入選。唐德宗貞元十一年(西元七九五),韓愈年二十八歲時,曾三上宰相書求仕進,都未得到答覆,不得不在同年五月離開長安,二十九歲後,曾先後在汴州董晉,徐州長建封兩節度使幕府任職;三十五歲被擢為四門博士,次年任監察御史,上書論天旱人飢狀,請寬民徭役,除民租賦,指斥朝政,被貶為連州陽山令。憲宗即位(元和元年,即八0六年),獲赦回京,任國子博士。元和十二年(八一七),韓愈五十歲,隨宰相裴度征討淮西吳元濟叛軍,任行軍司馬,平亂有功,被升任為刑部待郎。元和十四年(八一九),愈年五十二歲,憲宗迎佛骨入大內,愈一生排斥佛老,上表反對迎佛骨,被貶為潮州(今廣東潮安縣)刺吏,後又移袁州(今江西省宜春縣)。穆宗即位(八二一),歷任國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職。長慶四年(八二四)敬宗即位,同年十二月韓愈在京師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七歲。

 


師說:
這是一篇著名的論說文。所謂「師」,就是以人家為師、向人家學習的意思。『師說』就是講為什麼要以人家為師、向人家學習的論說文。文章從正面提出了師有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從幾個層次,針對當時土大夫中存在的不願以人家為師的錯誤思想,做了有力的批判。文章名義上是為跟他學習的青年人李蟠所寫的,實際表達了韓愈自己的教育思想,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今天看起來仍有很多可取的地方。


《師說》


原文如下: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據《韓昌黎先生集》)

 


介紹韓愈的《師說》
當時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為師。」反映作者寫此文 是具有相當勇氣的,而文章也寫得偉岸不凡。它首先完整地揭示了「師」之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同時深刻指出「人非生而知者」,因而必須從師學習。文中列舉正反兩方面的事例,層層對比,反覆論證,最後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結論,與首段「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相呼應。全文篇幅雖不長,而涵義深廣,閃耀著真知灼見,結構謹嚴,脈絡清楚,又有錯綜變化之妙。

 


現將原文今譯如下:
古時候求學問的人一定有老師。所謂老師,就是傳授道理、講授專業知識、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人不是生下來就懂道理、又有知識的,誰能夠沒有疑難問題呢?有疑難問題,卻不跟老師請教,那些成為疑難的問題,便終究不會解決了。

 


出生在我前面的,他懂得道理本來比我早,我跟他學習;出生在我後面的,他懂得道理要是也比我早,我也跟他學習。我學習的是道理,哪裡用得著管他出生在我之前、還是在我之後呢?因此,不論地位高貴、還是低賤,不論年齡長大、還是少小,道理在那裡,老師也就在那裡。

 


唉!從師學習的道德,失傳已經很久了,要人們沒有疑難問題,是很困難的了。古時候的聖人,超出一般人夠遠了,尚且跟從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不如聖人也夠遠了,卻不好意思去從師學習。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蠢。聖人的所以成為聖人,愚人的所以成為愚人,大概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吧?

 


人們愛自己的孩子,就選擇老師來教他們。至於自己呢,卻不好意思去從師學習,這真是糊塗啊。那些兒童們的老師,是教給兒童們讀書和學習書中怎樣加句號和逗號的(古代書籍上沒有標點,老師教書時,要先教學生如何對古文添加句號、逗號的教育),不是我所說的那種傳授道理、解釋疑難的問題。一種情況是讀書不懂得加句逗號,一種情況是疑難問題不得解釋,有的不懂句逗號就從師學習,有的疑難問題不得解釋,卻不向老師請教。小事學習,大事反而丟棄,我看不出他們是真正明白道理的人!

 


巫醫、音樂師、各種手工業者,不把相互從師學習,當作難為情的事。讀書做官的這類人,一提到叫「老師」、叫「學生」等稱呼,就許多人聚集在一起譏笑人家。問他們為什麼這樣,他們就解群說:「他和他年紀差不多,學問也差不多。」稱地位低的人為師,就感到足以可恥,稱官位高的人為老師,就近於拍馬。唉!從師學習的道德,不能恢復,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了。巫醫、音樂師和各種手工業者,是所謂的上層人物不與為伍的,但是,現在這些上層人物的明智程度,反而趕不上他們,豈不是奇而怪哉嗎?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向郯(讀談)子、萇(讀常)弘、師襄、老聃(讀丹)請教過。郯子這些人,他們的品德才能,並不如孔子。孔子說:「三個人一起走,那一定有可以當我老師的。」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後;技能業務,各有鑽研與擅長,不過是這樣罷了。

 


李家的兒子名叫蟠,十七歲,愛好古文,六經的經文和傳注全都學了,不受時俗的拘束,來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實行古代的道理,便寫了這篇《師說》來贈給他。


作者:吉光羽 整理

 


韓愈的評價:
韓愈散文,包括論、說、書、序、記、傳、表、狀、頌、贊、賦、銘、哀辭、祭文、碑誌、雜文等。其中論說文的代表作如『原道』、『原性』、『原毀』、『師說』、『進學解』、『論佛骨表』和『雜說』四首等。大多寫得曲折奔放,氣勢雄健,「如長江大河,渾浩流轉(蘇洵語)」;記敘文的代表作如『墳者王承福傳』、『藍田縣丞聽壁記』、『張中丞傳後敘』和『毛穎傳』等,塑造不同人物性格,筆底飽含情感,往往帶有傳奇色彩;抒情文的代表作如『祭十二郎文』、『與孟田野書』等,前者被前人譽為「祭文中千年絕調」的佳作,後者誠懇樸直,不加修飾,前人讚美其「真氣足以動千載下之人」現代學者錢仲聯先生說:「韓愈的散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譬善喻,或詭譎,或嚴正,具有多樣的藝術特色」。

 


 


 


資料來源:正見網、教學資源一百年

《 本帖最後由 高梁58℃ 於 2011-6-6 00:17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sccot + 5 + 4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5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5 03: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