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5-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977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6913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春秋時代的中晚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受困在會稽山,無奈之下,只得向夫差屈辱求和。但是
,勾踐立志圖強,以求東山再起。他廣招賢才,納諫如流。文種、范蠡兩人,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
,而提到計然這個人,恐怕就會感到陌生了。但是,計然對越國的復興所做出的貢獻,卻絲毫不在文種
、范蠡兩人之下。
如果說文種、范蠡兩人的功勞,主要偏重於政治、軍事領域的話,那麼,計然的功勞則主要集中在經濟
領域。而要是用近現代的理論去衡量,計然的功勞則為越國的復興,奠定了經濟基礎。他針對越國當時
的情況,給勾踐提出了行之有效的策略。
他認為:“如果準備要打仗,就要提前做好準備;同樣的道理,如果掌握了貨物出產的時間和用途,就
瞭解貨物。‘時’與‘用’二者的規律一旦形成,那就可以看清並且掌握各種貨物的情況。所以,歲星
運行至金位,就五穀豐登;運行至水位,農業就會歉收;運行至木位,就會有饑荒之年;運行至火位,
就會有乾旱災害。乾旱時,就要儲備舟船,水澇時,就要儲備車輛,這就是事物發展變化的道理。每六
年一次豐收,每六年一次乾旱,每十二年一次大饑荒。出售糧食,如果糧價每鬥二十錢,農民的利益就
會受到損害;每鬥九十錢,從事商業的商人的利益就會受到損失。商人的利益受損,錢財就不流通;農
民的利益受損,土地就沒有人願意耕種。糧價每鬥上不超過八十錢,下不少於三十錢,那麼,農民和商
人就都能獲取利益,就會有雙贏的結果。饑荒年間,政府將儲存的糧食平價出售,調整物價,關卡的稅
收和市場的貨物供應就會都不缺乏,這就是治理國家的道理。而積貨物的常理,就是要積貯完好無損、
市場需求的貨物,不要有滯銷的弊病。進行貨物貿易,容易腐蝕的貨物不要久留,也不要屯居以求高價
。分析研究了各種貨物的有餘和不足,就知道物價貴賤的趨勢。物價向上貴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賤;向
下賤到極點,就會返歸於貴。極貴之時,要視貨物如糞土 ,及時拋出;極賤之時,要視貨物如珠玉,及
時收購。貨物和錢財,不要讓它們靜止 不動,要使它們像行如流水般的周轉起來。”
勾踐十分讚賞計然經商的理念,支持他的作為,依照他的主張,治國十年,國家果然變得十分富足。他
厚賞戰士,士兵們在此激勵之下,英勇無比,迎著弓箭飛石衝鋒陷陣,奮不顧身,就如同口渴難耐的人
發現了水源一般。最終,越國一雪前恥,擊滅了吳國;又在中原地區檢閱軍隊以顯示國威,並且參加到
中原各國的爭霸戰爭中去,勾踐最後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計然這位商人,不僅會賺錢致富,而且能富民利國。他的經商理念、作用和貢獻,都是值得重視和借鑒
的!
文章來源:文化生活藝術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