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民爺
神鬼崇拜:通俗信仰
崇拜對象:
神靈別稱:義民公、忠勇公
義民爺,又稱「義民公」、「忠勇公」、「褒忠義民爺」、「將軍」、「大將軍」。義民爺是台灣地區特有的神祇信仰,是為紀念一些為保家衛國、除暴安良而犧牲的忠義之士,後人為免其成無主孤魂,安靈奉祀,其本質與「百姓公」相似,均屬於孤魂,所不同者為前者基於「義」,大多死於朱一貴、林爽文、吳福生等事件或各地抗日械鬥義行,因此集體稱為「義民公」,以築祠紀念,感念其功德,如屏東「六堆忠義祠」所祭祀的義民爺,就包括開臺烈士、協助鄭成功光復台灣的義士、為鄉內平亂的忠烈與參加抗日、保家衛國的義民等。
台灣地區的義民爺信仰,在客家人的長期崇奉與經營之下,香火鼎盛。如新竹縣新埔鎮的義民廟即是為紀念在「林爽文事件」中壯烈犧牲的客家義勇軍,林爽文雖為反清復明之士,但其部屬卻紀律不彰,有些百姓不堪其擾,視為匪徒,至清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部眾席捲台灣,即將攻進新竹一帶,此時新竹新埔一帶與苗栗的客家人組成義勇軍抗敵,取得勝利,期間義勇軍共兩百多人犧牲,為紀念亡靈,地方士紳集資建廟奉祀,稱「義民廟」,乾隆皇帝先後賜封「義勇」、「懷忠」、「褒忠」的御筆匾額。而頭份的「褒忠義民廟」則是為了紀念林爽文事件殉難犧牲的客家英烈。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日為客家人的義民節,以新埔義民廟為中心,舉行神豬競賽等盛大慶典,歷時一百五十多年,盛況不減。
文章來源:台灣民間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