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2-26
- 最後登錄
- 2014-9-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63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4
- 相冊
- 1
- 日誌
- 16
   
狀態︰
離線
|
回覆 #1 p6514200 的帖子
東洋倭人,想入侵中國進而稱霸東亞的心思是數百年來不放棄的。
戚繼光是明朝著名的愛國將領,他出身在將門,受父親教育影響,從小喜愛軍事,並立志做一個正直的文武全才的軍人。當時,中國的沿海常常受到倭寇的 侵擾, 戚繼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十六歲時,他曾經寫下一首詩:“封侯非我願,但願海波平。”意思是說,做官並不是他的願望,他的願望是祖國海疆的平靜。
1555年,由於戚繼光在山東抗倭寇有方,朝廷把他派往浙江,任定海參將,這裡是倭寇活動的中心地區,戚繼光組織了一支由農民、礦工組成的軍隊。他還根據中國南方沼澤多,倭寇又慣於用重箭、長槍作戰的特點,創造了一種“鴛鴦陣”,這是和敵人進行短距離肉搏的戰鬥組合。在戰鬥中,戚繼光的軍隊先以火器、弓箭作掩護,敵人進入百步之內發火器,進入六十步內發弓箭,敵人再進,便用“鴛鴦陣”衝殺。
這支四千多人的新軍,經過戚繼光的嚴格訓練,精通戰法,軍紀嚴明,戰鬥中屢戰屢勝,深受人民的愛戴,人民稱這支軍隊為“戚家軍”。
1561年,倭寇數千人,駕一百多支戰船,大舉侵犯浙江台州地區,戚家軍聞訊,神速迎敵,在台州一帶九戰全捷,全殲敵人。從此倭寇聞風喪膽。因為戚繼光的英勇善戰,軍功卓著,很快得到升遷,轉戰到福建。
在戚繼光和其他將領的共同努力下,抗倭寇戰爭節節勝利,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日趨安定,經濟也逐漸繁榮起來。戚繼光在抗倭寇戰爭中建立了卓越的歷史功績,贏得了當時以至後世人民的稱頌。
戚繼光被稱為文武兼備的“儒將”,一生40多年軍旅生涯,大小百戰,一直保持全勝,縱觀中國歷史,找不出第二人。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和《止止堂集》等書,其中《紀效新書》、《練兵紀實》被收錄《四庫全書》,均位列中國古代十大兵書。先後有71個刊本和手抄本,幾百年來,平均每五年就重刊一次,這在中國古代兵書中是極為罕見的。戚繼光既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又是一名軍事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練兵、練將之道和制勝之策,自成系統,嚴謹、精妙、博大精深,為歷代兵家所推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從明萬歷年間至清末,戚繼光的軍事思想一直是中國軍事理論的主流思想,處於主導地位。萬歷中期,他的兩部兵書傳入朝鮮,朝鮮曾在清代康熙六年下發兩書,令全國將士研習,並按照兵書訓練軍隊。在日本,戚繼光兵書也六次被翻印。在美國,西點軍校至今仍把《練兵實紀》內容列為教材,一些跨國集團也將戚繼光的兵書做為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教材。可以看出,戚繼光的軍事思想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外,也有著非常大的影響。

《 本帖最後由 660214 於 2010-11-26 20:2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