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81|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校園生活] 體育人才流離 發展說說而已?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9 01:47: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體育人才流離 發展說說而已?

聯合報╱曾清淡/資深媒體工作者(台北市) 2010.07.06 01:43 am

炎炎夏日,隨著網球好手盧彥勳在溫布頓打到男單八強、世界杯足球賽驚奇連連,體育話題也跟著發燒。可是,國內體壇若不徹底解決「體育流浪教師」的問題,那麼發展體育就變成「官話」,流於空談。

筆者最近接觸了一些基層教練和選手,發現「體育流浪教師」滿街跑即使擁有留美的體育博士學位,照樣找不到專任教職可以貢獻所長

在田徑界享有「女飛人」美譽的撐竿跳高名將張可欣,就是一例。

她的運動成績有目共睹,已經連續十七次打破全國紀錄,等於完全主宰了我國女子撐竿跳高運動的發展;論學術,她的努力也不賴,在國內取得碩士學位,然後赴美取得美國運動學院運動管理博士學位。

像張可欣這種條件,回國快兩年了,卻一直找不到專任教職,只好到處兼課,上個學年度最多時曾在五所學校兼了廿八堂課,她成了另類「飛人」,到處奔波。

這種例子其實比比皆是,張可欣的男友洪至祥以排球見長,也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如今也是屬於「體育流浪教師」族群。

在世界大學錦標賽、東亞運動會各奪兩面金牌的跆拳道女將楊紋貞,也是「體育流浪教師」。政府口口聲聲要推展體育,優秀體育人才卻沒有出路,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當然是出在體育政策,以前只有少數栽培體育人才的大學或體育專校可以修體育教師的學分,現在大幅開放,結果一些私立大學為了招收學生,紛紛開設相關學程,人數一下子膨脹數倍,造成體育教師的窄門更窄。

另一方面,體育師資新陳代謝太緩慢,有些體育教授雖然屆齡退休,卻又延聘留校繼續任教,等於佔了新人名額。偏偏「少子化」又影響招生人數,體育課程相對銳減,體育教師出缺時,多數學校遇缺不補。如此惡性循環,體育人才失去目標、缺少願景,他們還有奮鬥的動力嗎?

調教田徑選手已逾四十七載的台南市德光女中教練陳谷豐,當著昔日子弟兵、現任行政院體委會主委戴遐齡的面,痛陳體育政策越改越壞;戴主委雙手一攤,無奈地表示,有些體育政策是教育部制訂,體委會干涉不了。

那麼,行政院是不是應該召開跨部會的會議,研議振興體育方案,否則教育部、體委會互踢皮球,倒楣的是運動員!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7-12 11:24:42 |只看該作者
唉呀!

在台灣學體育的根本沒屁用阿

像我同學他本身是風帆國手

他說國外的國手都有薪水

國內跟屁一樣

要有成績才會有錢

沒成績 錢從哪來?

練體育的頂尖的也那幾個

其他沒到頂尖的不知道要幹嘛?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lovebaby99 + 2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21: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