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514|回覆: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名人軼事】 汪精衛 死不宜時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4-22 14:02: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這首慷慨悲歌,頭顱一擲視死如歸,富有革命精神、男兒志節的五言絕句,人盡皆知。

汪精衛(一八八三-一九四四)於宣統二年正月,入北京謀刺攝政王載灃,二月二十一日,埋炸藥於升剎海銀錠橋下,欲俟載灃入朝經過時引爆,可惜因為犬吠,而形跡敗露,被捕下獄。

按照大清法律,如此大逆不道的暗殺行為,必是死刑無疑。然而因被謀刺對象攝政王介入了刑訊,在刑堂之上,攝政王和眾人,為汪的翩翩丰采和優雅舉止所感動。

汪伏地振筆寫狀,灑灑千言,攝政王吩咐呈上一覽,完美的書法,令載灃激賞。攝政王表示,政府處決革命黨人,只會愈殺愈多,就判決汪精衛終身監禁吧。

第二年,辛亥武昌起義,革命成功,汪被釋放,恢復自由。雖然暗殺行動失敗,但他在被捕入獄後,所寫的這首豪情萬丈的詩句,讓他在當時成為人人稱羨仰慕的血性漢子、民族英雄。那時汪若被大清處以死刑,在歷史上,絕對是推翻滿清、建立民國的不朽革命烈士。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若使當時便身死,千古忠奸有誰知。」孰能料到,抗戰期間,汪精衛卻甘冒天下之大不韙,於一九四○年三月三十日,在南京成立了「偽國民政府」,效命日人,留下罵名。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日,汪精衛病故日本名古屋。

太史公言:「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無怪乎汪的友人,會油然發出「早知如此,還不如早些死去」的感慨與哀嘆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4-22 20:21:40 |只看該作者
汪精衛這個名字已經成為漢奸的代名詞
可是成王敗寇,會成為漢奸代名詞的因素為當時領導人過固宣染也不無關係

蔣介石與汪精衛兩個都是孫逸仙的信徒
一個在軍事上,一個在政治上
孫逸仙臨死時的遺囑還是由汪精衛處理的

但是孫逸仙死後蔣介石獨攬專政
等於是黨政軍一手控制
與汪精衛有了政治上的角力
但是汪精衛漸漸被排除在核心之外

日本人當時想要以華制華,第一個目標是華北偽滿洲國 (這個偽字,是國民黨加上的,也成為後來所有華人的依據)
再來華中部份就想到了汪精衛
而汪精衛也想要在政治上有所復興振作
所以接受了日本人的扶植

其實他的想法是很正面的
也就是希望能利用政治的影響力來減少日本人對中國人的屠殺
因為當時的蔣介石領兵無方,各軍團也不互相支援協助
戰事節節不利卻又無法停息
甚至希望接觸國際來與日本平息戰事

可惜當時世界忙於對抗法西斯
加上南京淪陷後,中國人對南京屠殺的影響
國內仇日返日情緒一發不可收拾
蔣介石也利用這一個民族情緒來打擊政治死敵
把汪精衛塑造成漢奸走狗,賣國求榮等等宣傳
汪精衛也就鬱鬱不得志
像之鬥敗的公雞一樣,之後也就病死於日本

汪精衛一生可說是可惜了
但是他並非賣國求榮的人
而是當時的人民與環境無法接受他的做法
他的確是想為中國有所貢獻而接受日本人的扶植
也所以日本人對於汪精衛還是非常的尊重
而不像溥儀不被日本人尊重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7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7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4-23 11:10:55 |只看該作者

漢奸

汪精衛在辛亥革命之初,作為革命元勛,能夠比較堅定的奉行孫中山先生的旨意,堅持推翻滿洲政府。

另外,林思雲在《真實的汪精衛》一文中,亦替汪精衛做了身後的平反,但爭論很大。首先,文中高度讚揚汪的人格,認為他有嚴肅的生活作風,在國民黨任高層時「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近女色,這在當時的國民黨高官中,都是鮮有人能夠做到的」。其次,汪的行動都比較能貫徹孫中山的思想。例如汪在1927年提議中央軍事委員會不設主席,由7人集體領導;同年在未得悉五月密令之前,依然力排眾議貫徹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再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汪屬於第一批抗日的主戰派,欲邊作戰邊爭取與日本談判的籌碼,惜苦無軍權;後以雜牌軍力戰不果,於1933年簽訂塘沽協定,唯有以屈服換取和平,相比於煽動民眾抵抗造成犧牲,林思雲認為「汪精衛獨力承擔了賣國的責任」。這種屈服的原因並不如滿清皇室一般為了確保既得利益,事實上汪的權力只有聲望而沒有軍事基礎,他背上污名對他的政治仕途非常不利。後來,汪在被行刺受重傷後,仍然繼續借低調俱樂部宣傳和平救國的理念,期間也與日本的主和派接觸並談判講和條件。在一片對日抗爭聲中,林認為「這條主和的路比主張抗戰的路,艱難得多。」此點在汪精衛離開重慶時給蔣介石的留書中「今後兄為其易,而弟為其難。」一語可見端倪。

再者,林在另一篇文章《怎樣看待汪精衛政府》中亦認為,汪精衛在1940年同意出掌日本成立的南京政府一事,是汪為了取得保障中國人民的力量的必要措施,亦即曲線救國。汪政權成立後,日本人是承認這個政權的,也給予相對的權利,至少類似南京大屠殺的慘事就不復在東南半壁見到。事實上,其中江澤民就是在汪政權下入讀大學。另外,汪精衛在二戰開始時站在日本一方而蔣介石則站在美國一方,那麼戰後無論同盟國還是軸心國勝利,中國都是戰勝國,那就避免了戰敗國割地賠款的損失。只是這項觀點是否汪的原意難以印證。

汪兆銘政權還以和平交涉的方式逐步取消各國在中國的租界,例如1943年3月與日本簽約收回蘇州、杭州、天津等八市的日本租界,7月收回上海法國租界,8月收回上海英國租界,十月宣布廢除不平等的《中日基本條約》。

在汪精衛死後,汪的妻子陳璧君在法庭上為汪的行為辯護:「日寇侵略,國土淪喪,人民遭殃,這是蔣介石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重慶統治下的地區,由不得汪先生去賣。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佔領區,並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只有從敵人手中奪回權利,還有什麼國可賣?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收回淪陷區,如今完璧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李怡認為「其後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開闢了東戰場,尤其是兩顆原子彈把日本打敗。但這是後話。誰能說在39年的情勢下,汪的和平主張就等同賣國呢?可惜歷史就是如此地嘲諷」
小丑笑了不代表他笑了
小丑哭了代表他真的伤心了

天使長(十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0-7-18 08:46:08 |只看該作者

汪精衛因二奶魂斷上海灘

汪精衛,本名兆銘,字季新。祖籍浙江紹興,1883年5月4日出生於廣東三水,一般人多以「汪精衛」稱呼之。年少時期相貌英俊,據說1918年徐志摩在南京船裏首次見到他,就讚歎說:「他真是個美男子,可愛!」甚至連胡適也說:「他若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的愛他....」。清末時,以秀才第一名出身,考取公費赴日本留學,後加入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組織,因為文采富贍,成為國父革命事業的得力助手。辛亥革命前一年(1910),時年18歲,因謀刺清攝政王載灃事敗而下獄問死,最後判為終身監禁。繫獄期中,嘗作詩《被逮口占》,又名《慷慨篇》四首曰:
 銜石成癡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鷗浮。
 奼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台。
慷慨從容的氣節頗受敬仰,其中尤以「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最為豪壯,曾經鼓舞了不知多少青年,因此而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的響應革命運動,終致推翻滿清帝制。
據說汪精衛之名係源自於「精衛填海」之故事,寓意不屈不撓、鍥而不捨。故而首四句遂有「銜石成癡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鷗浮。」
他極其幸運,不僅當時未被清廷攝政王載灃所殺,隔年辛亥革命成功後被釋放,且在民國成立後,歷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要職。
不料抗日戰爭初期,他可能吃錯了藥,居然叛國投日,並在南京成立偽政權,致被國人視為大漢奸。當其叛逃上海時,有個幼年家貧,通過自學成才的江蘇丹陽人朱惺公,對其尤為深惡痛絕,曾在報紙上化名陳劍魂發表了一首《改汪精衛詩》,只在原詩各句首加上兩個字而成七絕:
 當時慷慨歌燕市,曾羨從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終慚不負少年頭。
成了一首極盡諷刺詩,將汪精衛叛國投敵之漢奸嘴臉醜態畢露,勾勒無遺,令人拍案叫絕。


1938年12月,汪精衛逃離國民政府陪都重慶,途經越南河內去上海投靠日本人。從那一天起,國民黨軍統局特工便在國內外跟蹤,先後對汪實施了五次暗殺行動,均未奏效。直到第六次,才最終除掉了汪逆。
  據軍統局要員池步洲事後所披露的史料,汪精衛於1943年3月3日去日本名古屋治病,但他並非死於日本,也不是因病不治而死,而是被國民黨軍統局特工奉蔣介石之命所毒殺,於1944年10月11**於上海虹橋醫院病室內。

  宿疾復發往日本就醫

  隨著法西斯軸心國開始衰敗,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日本軍國主義也危機重重,為了支撐敗局,日本侵華軍總部向汪偽政權提出,籌集米谷100萬擔、壯丁20萬人用於「支援東南亞聖戰」。侵華日軍參謀長松井太郎和犬養健等人還專為此事登門南京頤和路汪府,逼汪成交。而此時汪和其妻陳璧君正為此事發愁,見日本主子來了,汪匆忙下樓。不料,在慌亂之中汪一腳踩空從樓梯滾下來,當場昏迷,隨即被緊急送進南京的日本陸軍醫院,由外科主治軍醫後籐主刀,取出了當年存留的全部彈片。但術後由於舊傷感染而病情加重,四肢麻木、癱瘓在床。汪的私人德國醫生當時表示南京醫院已無能為力。汪也預感自己的末日將臨,躺在病榻上口授「最後之心願」,表示在20年後當做遺言發表。不料這時日本卻決定由國內派出醫療小組對汪進行檢查,日本國內的骨科專家認為,汪精衛患的是骨腫病,病情已進入危險期,建議馬上轉移去日本國內治療。於是由東條英機內閣決定,將汪轉入日本名古屋大學附屬醫院骨科進行手術治療。

  軍統破譯密電制定毒殺計畫

  1944年5月初,因陳璧君之弟陳耀祖(日偽廣東省長)被軍統刺殺於廣州,為此陳不得不匆忙回國。因妻子離去,汪隨後派隨從人員回南京和情人施旦聯絡。施旦原是他的老情人方君英留日的同鄉,兩人相貌極為相似。方君英死後,汪精衛便暗戀施旦。施旦也早仰慕有「南方梅蘭芳美男子」之稱的汪精衛,於是在汪逃離重慶在南京成立偽政權之後,不久,她也從重慶來南京投靠汪,被委為「機要秘書」隨身左右。而這麼一來二去被陳壁君發現之後,施旦即主動對汪妻表示:汪精衛愛她,這是因為她長得很像方君英,從而把她當作方君英,這對他們的夫妻關係不會有什麼妨礙。施旦說:「我願意跟著汪,一不為財,二不為性慾,只是仰慕他而已。我希望他一生愉快,這對你也有好處。如果你為此而和他鬧翻,結果對你未必有利,利害得失,在你一念之間。」就這麼幾句話,便把陳璧君鎮住了,便容忍施旦留在汪精衛身旁。來日本治病時,汪本來提出要讓施旦以「醫護」身份同來,但日本方面認為「名分不順」而否決施旦入境。於是分別時汪給施旦一筆錢,對她說:「我們永遠是知己,只有你對我最關心。我這次能治好回來,我們依舊相聚,萬一不能,你要趕快離開南京,隱姓埋名,不要拋頭露面。」國民黨內外人士早已熟知,汪精衛和陳璧君只是法律夫妻,同方君英和施旦才是感情夫妻。所以,汪精衛要急於回國治療,對施旦的牽掛確實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日本東條英機內閣對汪精衛回國的要求深感意外,開始時通過醫生勸說,否決汪的要求。但汪精衛的要求也十分堅決。他不但自己提出要求,接著又安排周佛海前來日本,以官方的名義和日本當局交涉。此時,盟國聯軍已在法國北部諾曼地登陸成功,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戰場已經發起總攻擊,日本在太平洋戰場自中途島敗退之後,也連遭美國海、空軍重挫。在此自顧不暇之情況下,日本內閣同周佛海達成協議,同意汪精衛回國繼續治療,但其子女們得留在日本,日本媒體公開報導他們的活動,以表明「汪仍在日本治療」,以迷惑國民黨特工的跟蹤。
  這樣汪精衛便由日本空軍護航秘密回到上海,住進了上海虹橋醫院。這間醫院也是由日本嚴密控制的戰時軍人醫院,但畢竟是在中國的領土上。在偽政權安排之下,施旦在第二天便來到汪精衛的身邊。汪對施旦說,下個月他即回南京頤和路辦公室。施旦回答說:「只要我們不分離,上海或南京都一樣。」興奮的汪精衛隨即用密電碼和遠在廣東的妻子陳璧君聯絡,陳也以同樣的辦法囑汪住院要改名換姓,不要公開活動等等。不料汪陳間的密電碼被重慶軍委會技術室中文組特工截獲,並且破譯成功,汪精衛的去向終於暴露。軍統局頭目戴笠直接報告了蔣介石,聽報後,蔣擺擺左手,說:「除!」這樣,便由軍統制定了暗殺頭號漢奸賣國賊汪精衛的計畫。
  據稱第一方案是槍殺或刺殺,但經過偵察,汪病室周圍日偽軍的警戒嚴密,特工難以下手,軍統繼而制定了毒殺計畫。軍統買通了日本一名「浪人」,殺死了醫院藥房的日籍藥監,又通過施旦的一位友人,收買配藥師和醫護,每天在汪的藥中,適量摻入一種無色無味舶慢性毒藥。通過兩個多月服用之後,汪終於毒性大發,全身呈青紫色,突然間上下失血,昏迷數日之後,於1944年11月10日亡。對於汪偽政權所公佈的汪的死訊,當時南京、上海的媒體也曾頗有疑處,而軍統方面卻始終守口如瓶,不透露絲毫。

汪精衛臨終前曾作《絕命詩》自嘲:
 心宇將滅萬事休,天涯無處不怨尤。
 縱有先輩嘗炎涼,料無後人續春秋。
汪精衛死後葬在南京中山陵旁,棺木由厚厚的水泥覆蓋保護。抗戰勝利後,被工兵用炸藥將其墳墓炸開,棺木被送入焚化爐,骨灰被風吹散。正巧應驗了其詩最後四句: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磷光不滅,夜夜照燕台。
少年時謀刺攝政王被執,該死而未死,到了晚年反而賣國求榮,故有後人亦另詠詩感嘆曰:
 昔年慷慨歌燕市,今日投降作楚囚。
 早能引刀成一快,何嘗辜負少年頭。
哎!設若被攝政王載灃所殺,一代奇才必定青史流芳,永垂不朽,惜乎當年不死,後且為德不卒,晚節不保,竟然落得漢奸惡名,讓人扼腕,令人髮指,造化之弄人也極矣!誠可歎也!

天使長(十級)

支持宋省長!宋進總統府!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0-11-24 20:23:16 |只看該作者

汪精衛是漢奸嗎?那辜顯榮也是漢奸嗎?

「汪精衛」這個名字...大概6年級中段班之前才會稍有印象吧。

汪兆銘(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字季新,筆名精衛,歷史上多以「汪精衛」稱呼。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出生於廣東三水(現屬佛山市),汪精衛年少時期相貌英俊,被譽為為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換句話說,就是民初版的F4啦...)。他謀刺清攝政王載灃的壯舉得到舉國敬仰,但後來在中日戰爭期間與日本合作,加上國共兩黨都因此給予負面評價,他被多數中國人視為漢奸。

PS:題外話,有人知道民國四大美男子嗎?說出來可能會跌破一堆人眼鏡,他們依序是:汪精衛、周恩來、梅蘭芳還有...嗯,前幾年才過世的張學良。

現在問題來了...為什麼現在大家叫他「精衛」,這「精衛」二字從何而來?

原來,他曾任同盟會的機關報《民報》編輯,開始使用《山海經》中「精衛」作筆名。此後知道他是「精衛」者多,知道本名的反而比較少。

這位仁兄早期最有名的事蹟是在1910年,為了回擊梁啟超等保皇黨譏諷同盟會領袖是「遠距離革命家」,挽回民眾對革命黨的信心,汪精衛、黃復生等謀刺清攝政王載灃,行前《致南洋同志書》中說:

「此行無論事之成敗,皆無生還之望。即流血於菜市街頭,猶張目以望革命軍之入都門也。」

同年3月31日,汪精衛跟上述的黃復生等「一干人犯」在北京後海銀錠橋埋設炸彈時...被人發現(技術實在是很差...),事洩被捕,獄中賦詩: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由此可以見到汪精衛本人的文學造詣...說是才子也絕不為過。

至於中日戰爭期間,由於汪精衛公開投奔日本,接受日本扶植成立「汪精衛政權」的事實,被大多數抱著抗戰決心的中國同胞視為漢奸的典型。中國勝利後,國民黨政府與後來自己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產黨政府都不遺餘力地在政治、教育各方面加以批判。因此直至今日,汪精衛就等於漢奸的印象仍深植人心。然而,在汪精衛投奔日本的事實背後,其動機與目的是否和賣國求榮的漢奸一致,仍然有待歷史研究的釐清。

因此...Porco不多做討論。


青年時代加入孫文的革命組織,成為孫文的得力助手。辛亥革命前一年因謀刺大清帝國攝政王載灃失敗而下獄問死,其慷慨從容的氣節得到革命志士的敬仰。後在肅親王善耆斡旋下改判終生監禁,翌年辛亥革命成功後獲釋。汪兆銘曾立志革命成功後不當官、不當議員,因此旋與妻子陳璧君赴法國留學,但不久即應孫文之召返國討袁護法。汪兆銘因在革命黨內地位崇高,之後數度出任領導要職,歷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軍事委員會主席、行政院長、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中國國民黨副總裁等等,直到中日戰爭初期經常是蔣中正最主要的政敵之一。

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汪兆銘宣稱主張「和平救國」的路線,與日本合作,出任日本在南京組建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因此,國共兩黨皆把汪兆銘定性為「漢奸」而極力批判。


抗戰時期
參見:汪精衛政權

1941年汪兆銘接待一些德國納粹黨員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汪兆銘任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地位僅次於蔣中正。此後的汪精衛主張對日本親善,搞「和平運動」,並辯解稱:(一)中國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在徹底失敗之前以談判實現和平將更為現實;(二)他曾和蔣中正有過權利鬥爭,因此認為蔣是篡奪了他的位置;(三)他關心日佔區人民的利益,認為日佔區需要照料;(四)根據汪兆銘的助手周佛海,如果蔣贏得了這場戰爭,那麼汪和日本的協定自然被取消,而如果蔣不能獲勝,那麼協定還可以限制日本的行為。

1938年8、9月間,周佛海的代表梅思平與日本首相近衛的代表松本重治在香港談判,日方提出「不要領土,不要賠款,兩年內撤軍」,支持汪兆銘搞「和平運動」。11月3日,日本首相近衛宣佈了一項包含了六原則的所謂的「亞洲新秩序」聲明:(1)東亞的永久和平;(2)善鄰友好和國際正義;(3)聯合防共;(4)經濟合作;(創建新文化;(6)世界和平。12月19日汪兆銘借道雲南前往越南河內。12月22日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發表了第三次對華聲明,表示以下幾個條件的基礎上和一個「新的」中國政權調整中日關係:(1)親善友好:日本對中國不要求領土,不要求賠款,歸還外國租界,撤銷治外法權;(2)按照軸心國之間反共產國際協定之同樣的精神共同防共;(3)經濟合作,日本一方絕無壟斷中國經濟的意圖。12月29日汪兆銘發出《致中央常務委員會國防最高會議書》和「艷電」(29日電報代碼為「艷」),電文稱:日本「對於中國無領土之要求」、「尊重中國之主權」,能使中國「完成其獨立」,以「互相善鄰友好、共同防共和經濟合作」三原則,「與日本政府交換誠意,以期恢復和平」。這樣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戰以來淪陷各地亦可收復,而主權及行政之獨立完整,亦得以保持」。然而由於近衛內閣數天後(1939年1月4日)突然辭職,以及雲南軍閥龍雲並未如約支持汪兆銘,「和平運動」失敗。


參加大東亞會議時的汪精衛(左三)心宇將滅萬事休,

天涯無處不怨尤。
縱有先輩嘗炎涼,


諒無後人續春秋。
——《自嘲》,汪兆銘
1944年於病榻

1939年初,汪兆銘和他身邊的人在河內多次遇刺,日本派人將汪營救至上海。1940年3月20日在南京組建日本[3]扶持的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汪精衛政權,取消華北的王克敏和長江下游的梁鴻志的傀儡政權。汪任傀儡政府的行政院長兼國民政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員會最高國防會議主席。1943年汪兆銘曾經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名義,參與由日本主導的大東亞會議。年底,汪兆銘的健康惡化,1944年3月赴日治療;11月10日病逝於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今名古屋大學)醫院;11月23日遵其遺願歸葬國民黨總理孫文之側,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


汪精衛在辛亥革命之初,作為革命元勛,能夠比較堅定的奉行孫中山先生的旨意,堅持推翻滿洲政府。

另外,頗具爭議、身在日本的網路寫手林思雲在《真實的汪精衛》[8]一文中,就替汪精衛鳴冤,引起爭論很大。首先,文中高度讚揚汪的人格,認為他有嚴肅的生活作風,在國民黨任高層時「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近女色,這在當時的國民黨高官中,都是鮮有人能夠做到的」。其次,汪的行動都比較能貫徹孫中山的思想。例如汪在1927年提議中央軍事委員會不設主席,由7人集體領導;同年在未得悉五月密令之前,依然力排眾議貫徹孫中山的聯俄容共政策。再者,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汪屬於第一批抗日的主戰派,欲邊作戰邊爭取與日本談判的籌碼,惜苦無軍權;後以雜牌軍力戰不果,於1933年簽訂塘沽協定,唯有以屈服換取和平,相比於煽動民眾抵抗造成犧牲,林思雲認為「汪精衛獨力承擔了賣國的責任」。這種屈服的原因並不如滿清皇室一般為了確保既得利益,事實上汪的權力只有聲望而沒有軍事基礎,他背上污名對他的政治仕途非常不利。後來,汪在被行刺受重傷後,仍然繼續借低調俱樂部宣傳和平救國的理念,期間也與日本的主和派接觸並談判講和條件。在一片對日抗爭聲中,林認為「這條主和的路比主張抗戰的路,艱難得多。」此點在汪精衛離開重慶時給蔣中正的留書中「今後兄為其易,而弟為其難。」一語可見端倪。

再者,林的另一篇文章《怎樣看待汪精衛政府》中亦認為,汪精衛在1940年同意出掌日本成立的汪精衛政權一事,是汪為了取得保障中國人民的力量的必要措施,亦即所謂的「曲線救國」。汪政權成立後,日本人是承認這個政權的,也給予相對的權利,至少類似南京大屠殺的慘事就不復在東南半壁見到。事實上,江澤民少年時期就是在汪政權下入讀免費的偽國立中央大學。另外,汪精衛在二戰開始時站在日本一方而蔣中正則站在美國一方,那麼戰後無論同盟國還是軸心國勝利,中國都是戰勝國,那就避免了戰敗國割地賠款的損失。只是這項觀點是否汪的原意難以印證。

汪兆銘政權承認了偽滿洲國,但也以和平交涉的方式逐步取消一些各國在中國的租界,例如1943年3月與日本簽約收回蘇州、杭州、天津等八市的日本租界,7月收回上海法國租界,8月收回上海英國租界,十月宣布廢除不平等的《中日基本條約》等。

在汪精衛死後,汪的妻子陳璧君在法庭上為汪的行為辯護:「日寇侵略,國土淪喪,人民遭殃,這是蔣介石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重慶統治下的地區,由不得汪先生去賣。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佔領區,並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只有從敵人手中奪回權利,還有什麼國可賣?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收回淪陷區,如今完璧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喜歡的話幫我按一下感!
不會耗太多的時間!謝謝^^

《 本帖最後由 660214 於 2010-11-24 21:10 編輯 》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0-11-24 22:40:52 |只看該作者
在國民黨編撰的歷史中,汪精衛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漢奸.
但現今許多研究都顯示,當年國父孫中山較為屬意汪精衛為其接班人.
理由很簡單,深入瞭解國父著述的人都清楚,
其實國父思想的思維邏輯是比較接近傾向於社會主義思想的.
這一點汪精衛深得其真傳.
反觀蔣介石,在當時是極端的反左,這與孫的意思並不契合.
只是在國父發生永豐艦事件,遭陳烱明挾持時,蔣介石趁勢而起.
因而才有機會進入當時的權力核心.
最終在國父病逝後,利用鬥爭手段將汪精衛排擠掉,而由蔣氏奪得大權.
此後汪便與蔣形同寇讎誓兩立.
而日本人便利用汪蔣兩人的矛盾,扶植汪成為其在中國華東地區的傀儡政權.
算起來,汪是被蔣逼反的.
不過純就是非而論,汪還是難逃漢奸的罪名.

《 本帖最後由 Dino 於 2010-11-24 22:42 編輯 》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1 05: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