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1-10
- 最後登錄
- 2016-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7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5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台灣趙子龍聯誼會成立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全台二十間供奉「趙聖帝君」的廟宇昨天齊聚佳里永昌宮,成立「台灣趙子龍聯誼會」,並選出第一屆會長由永昌宮主委林玉良接任,第一副會長虎尾鎮埒內拱雲宮主委王境棋、第二副會長台東市東凌宮聖帝廟主委吳萬基、監察人斗六市天龍宮主委劉哲擇。
永昌宮主委林玉良指出,今年三月曾召開全台子龍聯誼會聯合座談會,並成立籌備會,共十一間廟宇為共同發起人,分別是佳里鎮永昌宮、斗六市天龍宮、和美鎮集聖宮、七股鄉正義壇、東山鄉崎頂子龍廟、新營市龍聖宮、大寮鄉子龍宮、大溪鎮子龍聯誼會、鳳宮、南市永昌壇、虎尾鎮埒內拱雲宮。
昨天與會各廟宇執事代表在各廟主委帶領,向永昌宮主神趙聖帝君參拜,受到永昌宮五朝清醮五大會首─大主會首林玉良、大主醮首林文進、大主壇首李聖良、大主事首謝清安、大主普首林文章等人熱情招待。
佳里永昌宮建於清乾隆十八年,供奉主神三國名將趙子龍,該地區名也因供奉趙子龍稱為子龍廟,這也是全省唯一以古代名將為地名的村庄。
開基子龍廟永昌宮坐落於台南縣佳里鎮子龍里,奉祀主神為趙聖帝君即
三國名將趙子龍,其他尚有奉祀諸葛武侯、玄天上帝、中壇元帥、
天上聖母、福德正神、註生娘娘、田都元帥等。
明永曆十五年﹝公元一六六一年﹞鄭成功率兵攻克台灣,趕走荷蘭人之
後,經營台灣為反清復明基地,命士兵伐木造屋,設官分治、編組分社
、並且推行寓兵於農政策,而同時有位來自福建省同安縣的林六叔追隨
鄭成功投入驅荷復台行列後,被分配墾殖於東勢寮「即今之子龍廟」成
為入台創村之始祖。
鄭成功推行寓兵於農政策之後,積極獎勵軍眷婦孺親朋來台定居,林六
叔在此定居原本一片荒涼之地,經其開墾之後,人口逐年增加,前後歷
經二十年村庄終於成型,其地理位置在佳里興堡﹝古天興縣﹞之東南方
,西為蕭瓏堡﹝今之佳里﹞東為麻豆堡,古稱為台灣府諸羅縣麻豆社東
勢寮即今之子龍廟也。
清康熙三十年﹝公元一六九一年﹞村民為謀求精神寄託,村民共同決議
築一草寮供奉神明之際,正巧有位村人「林廷龍」於村附近溪中撈魚,
發現溪中漂來一塊樟木盤旋不去,經多次驅入溪流中竟仍迴流不前,始
將該樟木拾起,竟然發現此木已被白蟻皎成『常山趙子龍』五字,村民
嘆為奇觀,是故村民莫不感到神靈有意於此庇佑眾生,遂而建造草寮供
奉,早晚焚香膜拜,不久忽有位陌生人蒞臨本地自稱來自唐山泉州之雕
刻師,聲言承趙將軍之託夢來此雕刻金身,嗣經村民決議即以此樟木雕
成大小兩尊趙雲神像、即今在永昌宮供奉之大子龍、二子龍之金身。距
今已歷三百餘年,兩尊趙雲神像神威大顯,對村民施以聖靈教化,村民
莫不以此為精神寄託減輕思鄉之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