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7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禪宗---達摩 [複製連結]

能天使(四級)

認真打拚の台灣小孩

Rank: 7Rank: 7Rank: 7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27 11:06: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菩提達摩 (梵文:बोधिधर्म Bodhidharma),又作菩提達磨,簡稱達摩,意譯為覺法。

南北朝時人,生卒年月不詳,佛教中國禪宗初代祖師,

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與寶誌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




 

達摩的身世,後世傳說甚多。他的弟子曇林說,他原是南天竺某國王子,後出家為僧[1]。但《洛陽伽藍記》則記載他是西域波斯國人[2]。據常理判斷,曇林是達摩弟子,達摩又是從海路來到中土,達摩為南天竺人的可信度應該比較高。[3]

達摩在南北朝劉宋(西元470年-478年)間,乘船來到中國南越地方(今廣州)。[4]。其登岸處立有「西來初地」一碑(即今廣州市荔灣區下九路北側的西來正街一帶,古爲海岸)。並建有千年古剎「華林寺」(初名「西來庵」。寺內的石塔中藏有21顆釋迦佛的真身舍利子),相傳爲達摩所建。

根據《楞伽師資記》,達摩至中國後,成為求那跋陀羅的弟子,屬於南天竺一乘宗(又稱楞伽宗)[5]。求那跋陀羅 (Gunabhadra),義譯為功德賢,中天竺人,於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譯出《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後菩提達摩以此四卷本《楞伽經》傳授徒眾[6]。達摩在《楞伽經》之外,又相當重視《般若經》、《維摩詰經》,這可能是他在江南這一帶生活,受到江南佛教的影響所致。




 

傳統上的說法,達摩自海路來到震旦後,聞說梁武帝信奉佛法,於是至金陵(今江蘇南京)與其談法。由於達摩與梁武帝的佛教理念不合[7][8][9],遂「一葦渡江」止於嵩山少林寺,於寺中面壁九年,稱「壁觀婆羅門」。[10][11][12]

達摩在西元478年以前,從海路到了中國南越(今海南島對岸廣東地方),師從求那跋陀,為當時的楞伽師之一,他同時又精通禪法,在江南一帶逗留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他東渡北魏,「遊化嵩洛」,教授禪法。他所傳授的禪法,在當時受到很大的爭議[13],主要的門徒只有道育、慧可、曇林等人。[14][15][16]

《續高僧傳》和《楞伽師資記》均未見有梁武帝與菩提達摩晤見的記載。胡適在《菩提達摩考》和《書菩提達摩考後》兩篇文章據唐朝初年道宣所撰的《續高僧傳》證明,達摩來華最遲在劉宋滅亡(479年)以前,此時梁朝還未建立


開啟禪門
主條目:禪宗
後世佛教徒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達摩禪法的標誌[18][19]。後世建立的禪宗世系為:初祖達摩,二祖慧可(公元487年——593年)、三祖僧璨(公元?——606年)、四祖道信(公元580年——615年)、五祖弘忍(公元602年——675年)、六祖惠能(公元638年——713年)。但其世系說法尚存爭議。[20][21]

二入四行說

明朝菩提達摩玉器像達摩所教授的禪法,因為資料殘缺,主要由其弟子曇林所著。

二入四行說為其主要理論[22],是以「壁觀」法門為中心[23]。首先,他教授的是大乘佛法,所謂的「入道」,即是趣入菩提道。入大乘道的方法,簡要言之,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是「藉教悟宗」,即「壁觀」,「宗」是《楞伽經》說的「自宗通」,自證聖教,但是要「悟宗」,需要「藉教」。「藉教」,依曇林的說法,是「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為客塵妄覆,不能顯了」,這也是《楞伽經》所持的如來藏思想。[24]由信仰如來藏,發起「捨妄歸真」的信心,而由「凝住壁觀」[25][26]下手參究。

但在悟入之後,還要發行,以四行在人世間克己利他[27]。達摩的禪法,簡明深入,展現了印度大乘佛教的真面目,開展了中國禪宗的先聲。[28]四行著重在於勸人在日常生活中去掉一切愛憎情慾,嚴格按佛教教義苦下功夫。理入屬於理論,行入屬於實踐,即禪法結合教義,也就是菩提達摩的簡易禪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2-23 04:50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