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畫贊斗方
秋雨新霽。吟屐入山。
都無石樓。伊人之懷。比十年。
讀書有得也。偶得厚研。雞毛筆。
草草弄墨。有唐元人遺韻。
陸鏡潭兄過我隨緣去。
住之館。脫手與之可浮十大白。
款─洪綬識
印─陳洪綬印
陳洪綬(一五九八~一六五二),字章侯,號老蓮,明亡後改號悔遲、弗遲、雲門僧等。浙江諸暨人,鄉試不中,後捐錢入國子學,不久即歸。明亡後曾短暫削髮為僧。晚年以賣畫為生。
洪綬曾師事劉宗周學理學,但不久即棄去,而親酒狎妓。沒錢即在市場中作畫,其畫可立抵現錢。亦常整月不沐浴。其性放誕而好婦人,欲得其畫者爭向妓家求之。明亡後改號悔遲,混跡佛寺之間,而縱酒狎妓,依然如故。惟說到亡國之痛,則慟哭不已。
清兵攻下浙東時,將軍固山額真俘獲洪綬,大喜,命之作畫,洪綬不從,以白刃威脅之,洪綬仍不肯畫。最後乃以醇酒美女誘之,才畫數葉,然又痛飲至大醉,竟抱其畫而睡。待第二天固山再來時,洪綬早已逃去。
洪綬有繪畫天才,然其成就亦自苦練中來。曾仿畫周昉美人圖,改稿無數次,仍不滿意,有人問他:「您仿的畫早已超越原畫,為何還要再改呢?」洪綬回答:「這正是我所不及的地方。我的畫,常人一眼即能看出其精釆處,而周昉原畫已臻至妙,反而像是一無佳處。這正是我所不足的地方呀!」其用功如此。
洪綬以畫著名,尤擅畫人物,其書法亦佳,然為畫名所掩,書風簡潔質樸,輕硬細勁,點畫奇縱放逸,結體取欹側之勢,虛實對比強烈,由其書法亦能感受到其堅貞不屈之性格與氣著有<寶綸堂集>。
轉載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