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53|回覆: 1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研討] 馬奇諾防線-法國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8-8 00:27: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馬奇諾防線(英語: Maginot Line,法語:Ligne Maginot,德語:Maginot-Linie)其名稱來自當時法國的陸軍部長馬奇諾(1877~1932)從1929年起開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價50億法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貨幣)。防線主體有數百公里,主要部份在法國東部的蒂永維爾Thionville。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位於法國東方所設的防禦工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堅固。由於造價昂貴,所以僅防禦法德邊境,至於荷蘭則由英法聯軍作後援。防線內部擁有各式大炮、壕溝、堡壘、廚房、發電站、醫院、工廠等等,通道四通八達,較大的工事中還有電車通道。

由於法比邊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嶇,不易運動作戰,所以法軍沒有多加防備,但萬萬沒有想到德軍會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軍誘使英法聯軍支援荷蘭,再偷襲阿登高地,聯合荷蘭德軍將聯軍圍困在敦克爾克。而馬奇諾防線也因為德軍襲擊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馬奇諾防線在阿爾薩斯地區的舍南堡入口
 

馬奇諾防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8-8 01:09:51 |只看該作者
所以馬奇諾防線可能是
重看不中用巴  火砲太笨重  無法轉向
被德國的閃電戰術  偷襲只能把那2年的
糧食彈藥拱手讓給德軍了  
還有一些輕裝甲坦克   不過馬奇頓可以承受好幾萬噸的砲擊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8-8 01:55:49 |只看該作者
馬奇諾本身無罪,對面也有條齊格飛線。只是當時法國軍方戰略及戰術上死板的思想導致法軍在編制及裝備上仍停在一次大戰的水準。
法軍對戰車的運用始終都是以"移動砲台"做為步兵大隊突擊的掩護為考量,最大的編制僅止於連級(此時戰車通常是裝甲厚,油箱小)。加上一戰時壕溝戰的思維(陣地重砲),為了擊潰對方防線步兵大隊又配制了大口徑的火砲(馬匹拖運)。如此編制導致部隊運動性不佳,在面對德軍以師級為編制的裝甲部隊的高運動性時只能處於被動。(其中還佐以通訊技術落後)

閃電戰的成功在下認為有幾個因素:
1.法軍高層於一戰後的防禦心態
2.法國國內政治始終缺乏強而有力的領導
3.德軍對裝甲部隊建軍的投入
4.大膽的希特勒決意否決參謀本部從比利時入侵的計劃
5.法軍錯誤判斷亞登森林地帶無法為裝甲部隊通過
6.英法聯軍協調不順

世人多半為德軍閃電戰的成功所驚訝,但這樣的結果確是許多非人所預料下所產生的。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8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智天使(八級)

SOGO嘴砲黨發言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0-8-8 02:14:53 |只看該作者

回覆 #3 納魯西斯 的帖子

其實說戰術死板也不能完全這樣講

法國還有很嚴重的問題

經過一次大戰的法國損失了許多人口

加上人口生育率嚴重直直落   法國面臨兵源嚴重不足

防禦戰略就變成法國主要的方針  畢竟防守方不需要太大的兵力支出

還有就是落後的的通訊系統   空軍戰力不足

失去空優的法軍只有挨打的份

不然光靠德國大量的1號和2號這種破戰車能打贏法國??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4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0-8-8 05:18:20 |只看該作者
戰前法國內部主要影響戰爭結果的因素小弟認為有以下五點。

1.戰終十年間社會仍處於厭戰氣氛,社會普遍要求和平與軍備縮減。
2.法國自1870年以來的短命內閣積弊,因上下議院對立最終造成解散內閣(不信任案),使得諸如國防方針等重要決策均把持一人之手,內閣無法有效干涉。(對一戰~二戰間法國政體有興趣的話小弟別文再述)
3.一戰時法軍所信仰的"軍人的榮耀在於士兵的攻擊精神"最終造成六百萬年輕人戰死。戰後社會輿論批判下,1920年代的總司令貝當元帥、1930年代的威肯都堅信將來的戰事應以防戰為主。
4.戰後法國的少子化及工業化遲緩,加上1929經濟大蕭條的衝擊,與當時歐洲最大工業國德國相比裝備方面相形貧弱。(加深不攻擊,重防禦的思維)
5.軍方高層思想過於保守,不願放棄既有編制採用新戰術。(如騎兵編制)

小弟認為,其中戰術上思維的老舊是造成戰敗的主要原因。下面是法德兩軍的編制。

=======================================================================
【法軍】                                       
  
步兵師                       摩托化步兵師                       輕機械化師

司令部                         司令部                            司令部
│                               │                                │                                                
│─ 步兵連隊 x 3           │─ 摩托化步兵連隊 x 2      │─ 戰車旅
│─ 重砲兵連                │─ 重砲兵連                   │   │─ 戰車連
│─ 輕砲兵連                │─ 輕砲兵連                   │   │─ 龍騎兵連
│─ 偵查大隊                │─ 對戰車砲中隊              │─ 機械化步兵旅
│─ 工兵大隊                │─ 輕砲兵連                   │   │─ 摩托化步兵連
│─ 有線通信中隊           │─ 有線通信中隊              │   │─ 裝甲車連
│─ 無線通信中隊           │─ 無線通信中隊              │─ 砲兵連
│─ 運輸中隊 x 2            │─ 司令部運輸中隊           │─ 有線通信中隊
                                 │─ 運輸中隊                    │─ 信鴿小隊
                                                                      │─ 司令部運輸中隊
                                                                      │─ 運輸中隊         

士兵:16541名                  士兵:16169名                            士兵:10446名
野砲:36門                        野砲:36門                                中戰車:60輛
重砲:24門                        重砲:24門                                輕戰車:89輛
馬匹:4867匹                     車輛:1781輛                             車輛:2097輛
車輛:546輛                      馬匹:219匹

=======================================================================
【德軍】                                       

步兵師                       摩托化步兵師                   裝甲師

司令部                        司令部                            司令部
│                             │                                 │                                                
│─ 步兵連隊 x 3          │─ 摩托化步兵連隊 x 2      │─ 戰車旅
│─ 砲兵連                 │─ 砲兵連                      │   │─ 戰車連 x 2
│─ 偵查大隊              │─ 摩托車步兵大隊            │─ 機械化步兵旅
│─ 工兵大隊               │─ 偵查大隊                   │   │─ 摩托化步兵連 x 2
│─ 對戰車砲大隊          │─ 工兵大隊                   │─ 摩托車步兵大隊   
│─ 通信大隊               │─ 對戰車砲大隊              │─ 砲兵連   
│─ 運輸大隊               │─ 通信大隊                   │─ 偵查大隊                        
                                │─ 運輸大隊                   │─ 工兵大隊                                 
                                                                    │─ 通信大隊                           
                                                                    │─ 運輸大隊                  
                                                                                                                 

士兵:17200名                 士兵:14000名                           戰車:252輛
野砲:36門                        野砲:24門                                野砲:24門       
重砲:12門                        重砲:12門                                重砲:18門       
馬匹:1133匹                    車輛:2800輛                                               
車輛:942輛                                               

=======================================================================

從上表我們可以比較發現,法軍的步兵師火力相當強,但是通信能力很差。除此之外,雖然有輕機械化師的編制,但是步兵與支援單位的數量不足,使得攻擊上戰車無法單獨運用。而綜合來看,法軍的編制類型是傾向防守的。反觀德軍,各師對於偵查、工兵以及通訊方面都相當充足。而裝甲師中步兵與戰車的比率為一比一,這樣的編制較能發揮連攜效果。

事實上開戰前BEF及法軍的連合軍在空軍數量上是超過德軍的,但是未能發揮效果的原因,關鍵還是在於通信手段的老舊及貧弱。雖然法國空軍於前線軍團均有配備,但是各航空隊與地上司令部間沒有直接連繫的方法,必須透過沒有指揮權的後方空軍司令部發布。而作戰方法是由前線的地面部隊作成作戰計劃後,以"文書"送交各航空隊。這樣的效率與車輛及航空機均配備有無線電的德軍完全無法比較。

的確,光憑一號及二號戰車是無法打贏法軍的。但是德軍能有效的將戰場立體化、同步的傳遞訊息,且以運動迫使法軍處於被動的機動戰術才是打贏戰爭的主要原因吧。
小弟我各人還滿喜歡一號跟二號戰車的(抗戰時期也有用到呢),下面添附一號B型及二號A型的資料供大家參考。

【德軍】
PzKpfw. I Ausf.B
全長:4.02m
車體重量:5.4t
最高速度:37km/h
行動距離:145km
最大裝甲厚度:13mm
武裝:MG13 7.92mm機槍 x 2

PzKpfw. II Ausf.A
全長:4.38m
車體重量:7t
最高速度:40km/h
行動距離:190km
最大裝甲厚度:14.5mm
武裝:MG13 7.92mm機槍 x 1  KwK38 2cm機關砲 x 1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1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0-8-8 20:32:48 |只看該作者
史上造價最昂貴而且又在實戰中無用的巨大要塞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0-8-9 10:39:17 |只看該作者

回覆 #6 風暴三號 的帖子

風暴大大似乎言之稍苛了.

如果,古德林上將沒想出鑿穿阿登那招(事實上當時全世界也只有古大叔自己想到),
那麼,馬奇諾防線的效果就巨了.

雖然說,歷史沒有如果,但是,當時的主流防禦思想,
依然是要塞+戰壕+火力陣地,
以這標準而言,馬奇諾防線不可謂不是金湯難越之險.

唯有天才方可超越當代,
好死不死的,馬奇諾防線正好就碰上這麼一位,
只有嘆一句:既生馬,何生古而已.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寒冰神話 + 3 您的真誠回覆,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誰人得似    千首詩輕

Rank: 2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0-8-11 00:17:15 |只看該作者
德軍橫掃西歐
套一句名言
法國人真是天生當亡國奴的料.......

Rank: 2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0-8-14 18:42:17 |只看該作者
結果德國繞過去了.......從比利時打進去了,法國一整個搞笑了

Rank: 4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0-8-17 00:38:47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才子 於 2010-8-9 10:39 發表
風暴大大似乎言之稍苛了.

如果,古德林上將沒想出鑿穿阿登那招(事實上當時全世界也只有古大叔自己想到),
那麼,馬奇諾防線的效果就巨了.

雖然說,歷史沒有如果,但是,當時的主流防禦思想,
依然是要塞+戰壕+火力陣地,
...


是誰想出阿登, 有很多爭論, 這就不講了! 與本題無關!

以下綜合回覆....

1. 德軍與英法軍的武器裝備, 其是差不多的! 大家都會被宣傳照給誤導....
照片多是三號和四號戰車....
我以隆美爾遭遇五個英國師和一支龐大的裝甲武力的反擊為例....

當天19點, 25裝甲團奉隆美爾命令, 調頭回來, 朝東南方向英軍襲擊英軍右翼!
25戰車團慘重受損, 但也擊毀Martidas式7輛!  當天25戰車團犧牲了三號四號
共九輛, 還有若干輛輕戰車, 才換得英軍那7輛!

再援引古德林記錄, 1940年5月, 英法的裝甲車輛約四千輛, 德國全部也只有2800輛!
以3號E F型, 1940開戰時, 也不過五百餘輛!
以4號 D以前的型號,  開戰時, 也沒有超過四百!

所以, 就以裝備來看, 德軍實在看不出來, 有那點贏過英法?!

2. 馬奇諾!
這點就要說到閃擊戰!
可以參考我曾在版上發的 胡提爾戰術與閃擊戰術!

閃擊戰, 本來就是 "繞過"強大的據點, 儘快滲入敵軍後方!
從來, 都不"強攻"與直接攻擊! 這與"擊敗"或是殲滅等字... 沒有關係!
也就是說, 有點類似.... 武裝甲甲偵察兵部隊一樣, 快速的透入敵軍陣線!
只有遇到小規模或相當容易的陣地時, 偶爾才採取主動攻擊!(正面圍攻)

所以, 不是馬奇諾有多強或是德軍有多強或是戰術戰略....
而是, 根本就是"沒思考'! 因為正面圍攻, 根本不是裝甲閃擊戰的思考!

就算是, 很保守被罵到臭頭的40年的參謀本部, 他們也沒想過要正面打
馬其諾! 而是要學希里芬從右翼繞過去!

這就萊因河一樣.... 45年美軍很強吧!
他們遇到萊茵河, 也是把部對朝"有橋"的地方打!
不會傻到自己架個橋渡過去吧.....

不管功效如何, 馬其諾或是萊茵河, 都一樣....
心理因素相當高! 外加, 那本來就是便於守軍防守, 對攻擊的一方, 本來
就處於不利!
不會有將軍傻到用頭撞牆壁! 對! 有可能是三夾板! 但... 那位將軍願意用自己
的頭去試呢?.....

除了一戰那些消耗大師級的將軍們....

正因為, 一戰的將軍不把人命當人看, 才會有二戰比較"省人命"的戰法!
除非你的國家, 人多到會被擠到水溝... 像蘇聯和中國!
否則二戰的將軍, 對一戰的"深刻印象", 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痛!

像44年美軍28師, 撞死在Huertgen一樣, 若換了一戰將軍來, 不要說一個28師了,
一戰將軍老早把第7軍整個一頭撞光光了.... 可能還不夠, 可能再把12軍團給全部
用上了.....
所以, 正因一戰的經驗, 才會使得正面攻擊, 變成是不得以的選擇, 若可以選, 二戰
將軍們, 是不會選一頭撞上去的!

3. 同樣的, 主流的防禦並沒甚麼問題, 問題是出在如何應付滲進來的敵軍裝甲部隊!
只要不缺油, 二戰的裝甲部隊, 根本"沒辦法"包圍它! 它可以自由的流動!
所以, 才會發展出第二個理論..... 應付裝甲最好的武器就是裝甲!

也就是說"救火隊"或是戰場調整型內衣!
也就是古德林說的..... 集中使用!
這原則, 不是只用在攻擊突破的一方, 也適用於防守方!

看第一點舉的例就知道了....
當集中裝甲武力,配合反擊, 就足以讓攻擊的一方遭到很嚴重的打擊!

但.... 英法軍大部份是把裝甲武力分散配給各師各團去用, 沒有所謂集中化原則!

這樣說好了, 德蘇剛開始的戰鬥, 蘇聯也是把龐大的裝甲車一個個開過去給德軍殲滅!
蘇聯也不能說不英勇, 他們可以一個裝甲連整個撞上去, 可是德軍只要用戰防砲陣地,
就可以輕易的解決! 來一連殺一連, 來兩連殺一雙!
德軍的裝甲部隊早就跑到後方去"挑軟的吃'了....
誰跟你"坦克大決戰"呀?..... 電影看太多了.....
但也真的電影看太多了, 自從陸總換人當之後, 當然就要玩玩大決戰了, 不然怎麼顯出
威風呢?......

因為, 真的裝甲戰術, 根本有點像小偷, 更像欺負弱者的膽小鬼, 只敢趁人家不注意,
趕快溜進去, 遇到"堂堂正正"的"正規軍"義軍! 就躲起來, 就從旁邊閃過去.....
這怎麼可以顯出堂堂正正德軍的威武強大呢?.....

4. 總之, 就如拿破崙說的, 會戰只是在比誰犯的錯最少!
40年的英法軍, 犯的錯比德軍多, 所以他們被擊敗了!
就這麼簡單!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9 17:3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