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6-18
- 最後登錄
- 2014-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3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7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原帖由 才子 於 2010-8-9 10:39 發表
風暴大大似乎言之稍苛了.
如果,古德林上將沒想出鑿穿阿登那招(事實上當時全世界也只有古大叔自己想到),
那麼,馬奇諾防線的效果就巨了.
雖然說,歷史沒有如果,但是,當時的主流防禦思想,
依然是要塞+戰壕+火力陣地,
...
是誰想出阿登, 有很多爭論, 這就不講了! 與本題無關!
以下綜合回覆....
1. 德軍與英法軍的武器裝備, 其是差不多的! 大家都會被宣傳照給誤導....
照片多是三號和四號戰車....
我以隆美爾遭遇五個英國師和一支龐大的裝甲武力的反擊為例....
當天19點, 25裝甲團奉隆美爾命令, 調頭回來, 朝東南方向英軍襲擊英軍右翼!
25戰車團慘重受損, 但也擊毀Martidas式7輛! 當天25戰車團犧牲了三號四號
共九輛, 還有若干輛輕戰車, 才換得英軍那7輛!
再援引古德林記錄, 1940年5月, 英法的裝甲車輛約四千輛, 德國全部也只有2800輛!
以3號E F型, 1940開戰時, 也不過五百餘輛!
以4號 D以前的型號, 開戰時, 也沒有超過四百!
所以, 就以裝備來看, 德軍實在看不出來, 有那點贏過英法?!
2. 馬奇諾!
這點就要說到閃擊戰!
可以參考我曾在版上發的 胡提爾戰術與閃擊戰術!
閃擊戰, 本來就是 "繞過"強大的據點, 儘快滲入敵軍後方!
從來, 都不"強攻"與直接攻擊! 這與"擊敗"或是殲滅等字... 沒有關係!
也就是說, 有點類似.... 武裝甲甲偵察兵部隊一樣, 快速的透入敵軍陣線!
只有遇到小規模或相當容易的陣地時, 偶爾才採取主動攻擊!(正面圍攻)
所以, 不是馬奇諾有多強或是德軍有多強或是戰術戰略....
而是, 根本就是"沒思考'! 因為正面圍攻, 根本不是裝甲閃擊戰的思考!
就算是, 很保守被罵到臭頭的40年的參謀本部, 他們也沒想過要正面打
馬其諾! 而是要學希里芬從右翼繞過去!
這就萊因河一樣.... 45年美軍很強吧!
他們遇到萊茵河, 也是把部對朝"有橋"的地方打!
不會傻到自己架個橋渡過去吧.....
不管功效如何, 馬其諾或是萊茵河, 都一樣....
心理因素相當高! 外加, 那本來就是便於守軍防守, 對攻擊的一方, 本來
就處於不利!
不會有將軍傻到用頭撞牆壁! 對! 有可能是三夾板! 但... 那位將軍願意用自己
的頭去試呢?.....
除了一戰那些消耗大師級的將軍們....
正因為, 一戰的將軍不把人命當人看, 才會有二戰比較"省人命"的戰法!
除非你的國家, 人多到會被擠到水溝... 像蘇聯和中國!
否則二戰的將軍, 對一戰的"深刻印象", 是他們心中永遠的痛!
像44年美軍28師, 撞死在Huertgen一樣, 若換了一戰將軍來, 不要說一個28師了,
一戰將軍老早把第7軍整個一頭撞光光了.... 可能還不夠, 可能再把12軍團給全部
用上了.....
所以, 正因一戰的經驗, 才會使得正面攻擊, 變成是不得以的選擇, 若可以選, 二戰
將軍們, 是不會選一頭撞上去的!
3. 同樣的, 主流的防禦並沒甚麼問題, 問題是出在如何應付滲進來的敵軍裝甲部隊!
只要不缺油, 二戰的裝甲部隊, 根本"沒辦法"包圍它! 它可以自由的流動!
所以, 才會發展出第二個理論..... 應付裝甲最好的武器就是裝甲!
也就是說"救火隊"或是戰場調整型內衣!
也就是古德林說的..... 集中使用!
這原則, 不是只用在攻擊突破的一方, 也適用於防守方!
看第一點舉的例就知道了....
當集中裝甲武力,配合反擊, 就足以讓攻擊的一方遭到很嚴重的打擊!
但.... 英法軍大部份是把裝甲武力分散配給各師各團去用, 沒有所謂集中化原則!
這樣說好了, 德蘇剛開始的戰鬥, 蘇聯也是把龐大的裝甲車一個個開過去給德軍殲滅!
蘇聯也不能說不英勇, 他們可以一個裝甲連整個撞上去, 可是德軍只要用戰防砲陣地,
就可以輕易的解決! 來一連殺一連, 來兩連殺一雙!
德軍的裝甲部隊早就跑到後方去"挑軟的吃'了....
誰跟你"坦克大決戰"呀?..... 電影看太多了.....
但也真的電影看太多了, 自從陸總換人當之後, 當然就要玩玩大決戰了, 不然怎麼顯出
威風呢?......
因為, 真的裝甲戰術, 根本有點像小偷, 更像欺負弱者的膽小鬼, 只敢趁人家不注意,
趕快溜進去, 遇到"堂堂正正"的"正規軍"義軍! 就躲起來, 就從旁邊閃過去.....
這怎麼可以顯出堂堂正正德軍的威武強大呢?.....
4. 總之, 就如拿破崙說的, 會戰只是在比誰犯的錯最少!
40年的英法軍, 犯的錯比德軍多, 所以他們被擊敗了!
就這麼簡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