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17|回覆: 0

[其他] 樓觀說經臺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發表於 2010-8-18 02:14:16 |顯示全部樓層
樓觀說經臺位於陜西省周至縣城東南十五公里的終南山北麓,山水秀麗,風景優美,素有“仙都”之稱。

西周穆王時(約前 900 年),這裡山青水秀,林深谷幽,故常有方士、神仙家、煉丹家出沒於此。周穆王也曾慕名西巡於此訪道求仙。因而春秋時此地便有“神就鄉聞仙裏”之名。

相傳春秋晚期周康王時,天水人 尹喜 ,來此修道,結草為樓,觀星望氣,精思至道。所以叫做樓觀。後來老子李耳,去周西行,過函谷關,尹喜迎他來到這裡,執弟子禮,老子乃在說經臺講授道德五千言,於是這裡便成為道教的發祥地。今說經臺即當年老子授道之壇,乃《道德經》之誕生地。第二年,老子卒,葬于說經台西就峪口之大陵山,山頂“吾老洞”為老子修煉飛升之地。這裡留下了“說經臺”、“古銀杏”(雌雄兩株)、“係牛柏”等為道教最古的聖跡,為後人景仰朝拜之地。因此在《終南山說經臺曆代真仙碑記》裏說:“樓觀為天下道林張本之地”,也是道教最早的教祖聖跡,而且道教宮觀的“觀”字,也是從這裡沿襲下來的。

老子廟的建修,是從秦始皇開始的。據《混元聖跡》記載,始皇二十八年壬午、封禪泰山後、在草樓之南建廟祀老子,叫做清廟,殿閣恢宏,並躬行饗祀。漢武帝慕黃老,好長生,于草樓北建望仙宮親臨祈禱。其時,道家學者,隱逸求道之士,方術神仙家,煉丹家紛至雲集樓觀,研習道法,於是樓觀規模逐漸形成。

《樓觀傳》說:“魏元帝鹹熙初,道士 梁諶 事鄭法師于樓觀”(約西元 264 年)。這是(樓觀)一詞初見於載笈。晉惠帝永興二年(西元 305 年)太和真人 尹軌 降于樓觀,授道士 梁諶 《日月黃華上經》、《樓觀先生本起內傳》等。

傳說 尹軌 是 尹喜 的從弟,所以梁諶自稱得尹喜道係的真傳,於是道眾雲集,聲望日隆。晉惠帝敕令擴建祠宇,植樹萬株,並給戶三百,以供灑掃。

南北朝時,後魏太武帝致香燭于樓觀道士 尹通 ,供其建齋行道,自是四方請謁不絕。道士 牛文侯、尹通、尹法興 等四十余人在此傳道。

孝文帝太和中,道士 王道義 自姑射山攜帶門下弟子六、七人來此,大修觀宇,除秦始皇所建老子廟因仍舊宏麗未加修飾外,其餘全部鼎新。道義還購集真經萬餘卷,置於觀內。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 617 年),李淵于晉陽起兵反隋。樓觀主持 歧暉道長 以隋氣已盡,李氏將興,故派樓觀道眾八十余人迎義軍于蒲津關,又以觀中草糧資助,受到李淵讚賞,詔封 歧暉 為“金紫光祿大夫”。同年十一月又遣使來樓觀設醮祈福。

唐武德二年( 619 年),高祖李淵為抬高門第出身,尊老子為其遠祖,極力推崇道教。並敕令設專官在草樓觀大修土木,擴建觀宇,歷時七載告竣,建成一座規模空前,金壁輝煌的宮殿群落,又賜田十頃。並令 岐暉 主持觀事。武德三年(西元 620 年),高祖親詣樓觀老君祠庭,降詔改樓觀為宗聖觀。賜白米二百石,帛一千匹,以供修補。武德七年(西元 624 年)十月,帝又來親謁。武德八年二月,建《大唐宗聖觀記》碑,命歐陽詢撰書(碑尚存)。高宗李治更追封 老子 為“太上玄元皇帝”,親至樓觀祭祀,敕封樓觀主持道士 尹文操 為“銀青光祿大夫”。開元二十九年( 714 年),玄宗以夜夢老子真容為由,命人尋至樓觀,掘得老子玉像一尊,迎至興慶宮供奉,並在說經台東側建會靈觀,以志其事。有唐一代,樓觀被尊為皇家祖廟,致于鼎盛。其時,老子廟遍佈全國,《道德經》為朝野所誦。京城設崇賢館,規定道選制度,以《老子》等道家經典,開科取士。並以道士、女冠隸屬宗正寺(掌管皇家宗教事務的機構),視道士為皇族宗室。因之常有朝臣、皇親棄官辭宮,入觀修持。唐睿宗兩公主 玉真、金仙 來樓觀修持,均受詔封。武宗時,更取締佛、景諸教,獨尊道教。樓觀地位崇隆,無與倫比。

這一時期,共計六百四十三年(西元 264 —— 907 )是樓觀的興盛時期。中間唐高祖武德三年,改樓觀為宗聖觀。

宋太宗端拱元年( 988 年),詔改“宗聖觀”為“順天興國觀”,並賜匾額一面。

金哀帝天興年間(西元 1232 —— 1234 ),樓觀在嚴重戰亂中,累代宮宇,焚燬殆盡。

元大宗八年( 1236 年),全真掌教大宗師清和真人 尹志平 由大都至樓觀,見祖庭一片廢墟,為之愀然,遂任命 李志柔 為主持,對殿宇進行修復,歷時七載告竣。後又刻古篆《古老子》碑豎于說經臺(碑尚存),樓觀基本恢復至唐時規模。

元世祖中統元年( 1260 年),詔敕樓觀復名“宗聖宮”。至是,樓觀道派歸入全真道,樓觀成為全真道重要基地。重建後的宗聖宮主要建築有文始、三清、玄門列祖三殿,紫雲、景陽、寶章三樓,真宮、齋心二堂及下院宮、觀、館、圃、亭、臺、池、洞四十余處,鱗次櫛比,錯落有致,一派繁盛輝煌的景象。

至元二年( 1265 年),朝庭又三下錫書爐持樓觀,至正元年( 1314 年),又批准在宗聖宮設立五品道教提點所,頒發銅印一枚。

元至順二年( 1331 年),山洪暴發,樓觀受災慘重。洪妙庵,會靈觀蕩然無存,宗聖宮被泥沙淤塞,面目全非。

這一時期共計四百六十年(西元 908 —— 1368 年)樓觀是盛衰交替階段,中間有金哀帝天興年間大破壞;又有元太宗端拱年間的大興復,重修後的規模,不減于唐朝興盛時期。

明初重修樓觀一次。明寅宗成化年間( 1465 —— 1487 ),皇家宗室秦簡王曾倡導對樓觀進行整修,雖規模略具,但未完全復舊。明嘉靖乙卯年( 1556 )關中地震,宗聖宮三清殿,說經臺上靈官殿、救苦殿等被震殘,主持仵明宮道長率道眾募資復修。

明萬曆元年( 1573 年)太峰秉杉,長清秉祥,永清秉宗等皇親協同周至縣令,繼續修復地震致殘的殿宇,並新建了玉皇閣六楹,內鑄銅像三尊,增建雷神殿、三官堂、靈寶殿、演化庵、八卦亭、七星閣等建築。

清初,樓觀道教產業被當地不出家的夥居道士佔據。他們接受香火佈施,經營地產,娶妻生子,全家都為道徒。使著名的道教祖庭淪為一般社廟。

雍正三年( 1725 年),全真派 梁一亮 真人由北京來樓觀,目睹祖庭淪落,發願恢復樓觀道業,與夥居道士力爭,遭到群起反對,以致被歐傷半死,後返回北京白雲觀,此間遇一親王來觀閒遊,梁一亮乘機稟告了樓觀祖庭之情況及自己為恢復祖庭道業險遭斃命的經過,親王代為不平,奏本雍正帝。雍正帝敕命大將軍年堯率部前來樓觀,血襲夥居道,死傷百餘人,奪回樓觀產業。

事後,梁一亮再來樓觀並主持觀事,廣招四方道侶,建立較為嚴密的管理體系及道教規法。又整修殿宇,歷時八年,墾荒種田,誦經祈禱,展開講習道法的宗教活動。雖廟宇難復舊觀,然宗教活動恢復了正常。

康熙二十年(西元 1681 年),周至縣知事章泰捐俸對說經臺又補修一次。

同治元年(西元 1862 年)宗聖宮的紫雲樓,說經臺的藏經閣,在兵燹中遭受破壞,道光初年,道士 朱還虛 募化重修,經營數年,始告竣事,所有殿宇及下院如吾老洞、化女泉、顯靈山、呂公洞、宗聖宮、玉華觀、全部修補一新。此後八十餘年,未再徹底修葺。民國三十一年(西元 1942 年),監院雷明物募資,重修說經臺大殿、山門,補修兩廡四子殿、十方堂和顯靈山、呂祖洞,但宗聖宮已無法修復,僅存遺址。這一時期,共計五百八十年(西元 1369 —— 1949 )樓觀漸趨衰落。

樓觀自周代到今天,已有二千七百多年曆史,經歷了二十多個朝代。歷代遺留下來的碑碣、石刻還有七十多件,其中如唐歐陽詢、蘇靈芝所書的碑文,宋米蒂、蘇軾、薛紹彭所題詩詞的刻石,元趙孟頫、李道謙、高翀書寫的碑碣,都是珍貴的文物。歷代文人學士如唐之李白、岑參、盧綸、溫庭筠,宋之蘇軾、蘇轍、王禹 以及元明清各代的詩人名士留題的詩篇,經過蒐集整理,還有六七十篇。這些文物,不僅是研究道教歷史的重要資料,而且在文學藝術上也有很高的價值。

樓觀說經臺 西約 3 公里有大陵山,位於就峪西樓區域,據《水經注》載:老子指山為陵,老子卒後葬於此山。現遺跡有老子墓、吾老洞、王母宮、琵琶洞。每年古曆二月初十至十五日與說經臺共同慶祝老子聖誕大型法會,延續至今。是西安地區人數達 10 余萬人規模最盛大的古廟會。

樓觀派是繼北魏寇謙之的新天師道之後,在北方興起的另一道派。以陜西周至縣樓觀為它的活動中心。據傳 樓觀 為周時關令 尹喜 之故宅,晉永興二年(305年),尹喜之弟太和真人 尹軌 下降古樓觀,授樓觀道士 梁諶 丹書數卷而去。兩晉時,樓觀道士很少。北魏太武帝始光(424——428年)中,道士 尹通 事 馬儉法師 于樓觀,道術精進,名聲遠播,頗受太武帝禮遇。於是道士 牛文侯、尹法興 等人接踵而來,道士增至40余人。其後 王道義、陳寶熾、李順興 皆為世所欽敬。

樓觀道士逐漸增多。樓觀道的鼎盛是從北周開始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尊禮道士 王延、嚴達 ,在廢除佛、道之後,又大量吸收樓觀道士入通道觀。隋文帝時,又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120名,羽流精煉,朝野宗奉。唐初,高祖對樓觀道亦很器重,武德七年(624年)又親詣樓觀,祀老子。高宗時授樓觀道士 尹文操 銀青光祿大夫,行太常少卿。

大體說來,樓觀道在北周曆隋至唐初,一直是 北方最大的道派 ,在歷代帝王的支援下,一直比較興盛。安史之亂後,方漸趨衰落。至金哀宗天興(1232——1234年)年間,因遭兵燹,樓觀焚燬殆盡。至元代,全真道加以修復,樓觀道亦合併于全真道。樓觀道士特別重視《道德經》,以它為主要的傳習經典。

近三千年來,樓觀以道家祖庭,人間仙寰,吸引了眾多的帝王朝臣、文人墨客、著名道士,或禮謁憑吊,或棲止潛修,留下了豐富的文物古跡,詞章典冊,史話軼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人們之所以景慕樓觀,追本窮源,乃是由於古聖人老子在這裡講述了《道德五千言》這一博大精深,奇偉玄妙的經典,堪稱華夏哲學之宗,推動了華夏文明的發展,並滲透於民族心靈。春秋時期,它導引了諸子百家爭鳴,在科學文明昌盛的今天,它依然富有生機,指導著人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實踐。目前,研究老子,已成為時尚,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也步入這一殿堂,探索老子思想底蘊,追溯人類文明的淵源,尋求拓進科研的新契機。

終南山

終南山,又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武功,東至藍田,千峰疊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主峰位於周至縣境內,海拔2604米。

終南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據傳,周康王時,天文星象學家尹喜為函谷關關令,于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傳說今天樓觀臺的說經臺就是當年老子講經之處。道教產生後,尊老子為道祖,尹喜為文始真人,奉《道德經》為根本經典。於是樓觀成了“天下道林張本之地”。

自尹喜草創樓觀後,歷朝于終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樓觀之南築廟祀老子,漢武帝則于說經台北建老子祠。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道雲集樓觀,增修殿宇,開創了樓觀道派。

進入唐代,因唐宗室認道教始祖老子為聖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別是因樓觀道士岐暉曾贊助李淵起義,故李淵當了皇帝後,對樓觀道特予青睞。武德(618-26年)初,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宗聖宮。當時主要建築有文始、三清、玄門等列祖殿,還有紫雲衍慶樓和景陽樓等,成為古樓觀的中心。以後歷代雖時有修葺,但屢遭兵燹,至清末,宗聖宮僅存殘垣斷壁 ,一片廢墟。此後,樓觀的中心便轉移到了說經臺。新中國成立後,對古樓觀進行了多次修葺,形成了以說經臺為中心的建築群。

說經臺主要殿堂有四,即老子祠、鬥姥殿、救苦殿和靈官殿。配殿有二,即太白殿和四聖殿。山門兩側有鐘、鼓二樓,對峙相望。山門前,有石階盤道,蜿蜒而至臺頂。山門西側不遠處有一石砌泉池,名為上善池,內有一石雕龍頭終年吐水不斷。相傳元至元二年(1283年),周至地區發生瘟疫,無藥可醫,死者無數。當時樓觀臺的監院張志堅,晚上作了個夢,夢見太上老君告訴他說:“山門前有塊石板,石板下有泉水一眼,泉內有吾煉就之丹藥,可治民疫。”張監院醒來後覺得很奇怪,就命小道士在山門前尋找,果然在西邊的石板下,挖出一泉。張監院忙令人取水給患時疫的道士飲用,兩個時辰後疫病神奇地痊癒了。消息傳出後,遠近百姓都來取水治病,時疫遂退。三年後翰林學士趙孟來此遊覽,聞聽此事十分驚奇,遂索紙筆大書“上善池”三字,取《道德經》“上善若水”之意。如今每逢廟會,香客仍爭飲此水以祛病延年。

說經台南面峻峰上,有一座八卦形的煉丹爐,傳為老子當年煉丹所用。臺的東南方有一個“仰天池”,傳為老子當年打鐵淬火的水池。池的附近有老子修真養性的“棲真亭”。臺的西邊有化女泉,是老子教訓弟子徐甲之處。傳說老子西遊途中將一具白骨點化成英俊少年徐甲,抵達函谷關後,老子將七香草點化成美女考驗他,徐甲經不住誘惑,剛要有所動作,被老子用手一指,立即現出白骨原形。幸有尹喜為其求情,老子方又點化白骨為徐甲,並用拐杖怒觸地面,美女遂化成一眼清澈的泉水。此泉清洌,至今尚可飲用。臺的東北方有一座老子墓,墓為橢圓形,冢方四米,佔地二十平方米,墓前有清代畢沅書“老子墓”碑石。

說經台北二里處為宗聖宮遺址。臨觀遺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9株歷經千年仍然蓊鬱青翠、蒼勁挺拔的古柏。當地群眾尊稱為“樓觀九老”。其中有一棵樹傳為老子當年係牛所用,被稱為“係牛柏”。樹下留有元代所刻石牛一頭。西南隅有三棵樹,樹上結癭酷似三隻昂首展翅、活靈活現的蒼鷹,人們被之為“三鷹柏”。

樓觀臺留存有不少珍貴的碑刻,如唐代歐陽詢撰書《大唐宗聖觀記碑》、載隸書《靈應頌》、蘇靈芝行書《唐老君顯見碑》、員半千隸書《唐宗聖觀主尹文操碑》,宋米芾行書《第一山》、蘇軾行書《遊樓觀臺題字》;元趙孟隸書“上善池”碑等。當然,最有名的還是高文舉所書《道德經》碑兩通。其字體介於石鼓文和大篆之間,書法勁力蒼古,風格絢麗,近看是字,遠看如花,字字珠璣,如梅花初放,被後人譽為“梅花篆字碑”。兩通碑側各有七個冷僻的字,為一般《字典》所不載,據稱為老君十四字養生訣,其意為“玉爐燒煉延年藥,正道行修益氣丹”。

古人云:“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里茸翠,以樓觀為最佳。”終南山樓觀臺以其悠久的道教歷史、動人的神話傳說和眾多的文物遺跡,吸引著古往今來的信士遊客。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3-29 04:5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