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1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由消極的到積極的持戒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9-9 01:18: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教的人天善法是五戒十善。所謂人天善法,即是做人和升天的基本德目,因為佛教主張,要從人的本
位上走向成佛之道。成佛超勝於做人,若不先把人做好就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人的進一步是生天,
生天是由於為善的結果。為善的最高結果,是生到天上享受天福的報賞。但是,佛教的目的,並不教人
以生天享福為究竟,因為一定的天福享完之後,又得接受苦的折磨。所以,佛教教人應以解脫生死,乃
至求成佛道為目的。

不過,要想保住人天的境界,也有它必守的條件,持五戒者,不失人身。五戒即是不殺生(主要不殺人
)、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在此五戒之中,但能把一戒或兩戒持守清淨,轉生仍可為人。
五戒全部清淨,即可於來世成為富貴尊榮和壽考的人。若能守十善,即可生天。十善即是不殺生、不偷
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愚癡顛倒(邪見)。
   
粗看五戒十善,乃是消極的,不作惡就是善。實際上,在不作惡之後,進一步努力,必須要盡量地行善
。例如布施、供僧、放生、濟貧、修橋、築路、穿井、植樹,以及種種社會福利事業。

修五戒十善者,成就人天福報。以人天善法為基礎,用解脫生死的要求,去為一切眾生的解脫生死而努
力,那就是行的成佛之道。在行此成佛之道的過程之中,即被稱為菩薩,所以也可名之為菩薩道。對菩
薩來說,但問結果,不拘方法。

以人天善法的立場,犯了五戒十善,均為不善。犯了不善,即不得善報。但在菩薩道的立場,僅僅消極
的「不」是不夠的,還要做到積極的不「不」,故在《瑜伽菩薩戒本》輕戒第九條之下,有明文規定: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善權方便,為利他故,於諸性罪,少分現行,由是因緣,於菩薩戒,
無所違犯,生多功德。」此所謂性罪,就是指的前面所講十善行的上來七項,也即是說,菩薩為了適應
度眾生的機緣,殺、盜、淫、妄的方便善巧,也不得不用。例如殺一惡人而救多數好人是應該的。

又如《瑜伽菩薩戒本》輕戒第二條,規定菩薩不得貪取名利。接著第四條,卻又規定不得不去應供受襯
。第五條,更加規定不得不受貴重的寶物布施。這是說,菩薩不當為個人來貪取名利,但是如果為了接
引眾生,卻不得放棄任何一個有利的機會,來接受他們的好意。

佛教主張忍辱,如《梵網經菩薩戒本》重戒第七條說:「應代一切眾生,受加毀辱,惡事向自己,好事
與他人。」但在《瑜伽菩薩戒本》輕戒第十三條,卻要規定菩薩不得不護雪外來的「惡聲、惡稱、惡譽
」。這是說,為了愛護眾生,應代眾生受怨受辱;為了維護三寶,應該護雪惡意的中傷。再說,菩薩對
眾生,當存慈悲心,但在必要時也應以威懾的方法,使得眾生馴服。所以《瑜伽菩薩戒本》輕戒第四十
二條規定,菩薩若見到有些人應加訶責、治罰、驅逐、默擯(不和他說話),而不如此處置的,便犯戒


---本文摘自<<學佛知津>>---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0-4 16:39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