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6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29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道教古老經韻《華夏贊》,現最早見於南宋呂太古的《道門道教必用集》卷一《寇謙之傳》中,書中對寇謙之的“雲中音誦”四字所作的注釋是: “即華夏頌·步虛聲”。陳國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道樂考略稿》中認為: “《華夏頌》當即《華夏贊》”。宋代《玉音法事》卷中雲: “《華夏贊》又曰《四聲華夏》。”“又有《轉聲華夏贊》,皆錄有曲譜”。唯《玉音法事》中的曲線譜式,目前雖有學者在從事研究,但還未能準確地解釋其記寫規律,並使人可以清晰地辨認與讀唱,以致使這支已有千年記載的古老經韻至今難詳知其原始風貌。
1995年春,武漢音樂學院的學者在江蘇茅山道院作宮觀道樂調查時,發現尚有此韻,能詠者僅有吳浩明高功一人。吳道長生前言及此韻乃歷代師承下來的,唱詞因年代久遠而已經失傳。現吳之傳譜已收入《中國茅山道教音樂》一書中。這一音譜的獲得,不僅為我們認知“聲折曲”得到一些可供比照的資訊,也對我們瞭解《華夏頌》提供了一份寶貴的資料。現以此韻在茅山道教科儀“上天表”(即“三茅表”)中的運用及吳浩明等茅山道眾的口碑,試對《華夏頌》的音樂特徵作些探討。
在應用上在“三茅表”中此韻是用在高功執法念咒,招領兵將,呈表送文,速達天庭。全韻正部各樂句都配合高功演式和諧地融為一體。開始是高功謹敕天門之神,緊接是謹敕地戶之神,繼為謹敕人門之神,還有謹敕艮戶之神。這首作為道教法事科儀中的重要引導曲而用於呈送表文的情況,與現存在各種道教科範典籍中的記載大致相同。前蜀杜光庭在《太上黃錄齋儀》(《道藏》第九冊)的卷首對此即有說明: “《華夏贊》引至地戶(《華夏贊》出《玉匱明真經》,今但用十八虛聲耳),”“《華夏贊》引入壇升天門上十方香。卷四十《解考三時》行道投詞禁壇宿啟如靈寶法,眾官位於玄師前立定。”“《唱道〈贊〉》《華夏贊》引至地戶→入戶→施行上五方香→各禮師存念如法→《衛靈咒》。”在他的《金籙齋啟壇儀》(《道藏》第九冊)中也有: “《宿啟儀》……都講鳴磬告眾,中外肅然,齋主投詞或大臣為國或帝王降命,皆有代拜。臣寮捧函投詞,師授詞閉告,一如常儀。”“次《三皈依頌》→次《華夏贊》→次《請三師贊》→次旋行至地戶禁壇。”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一致。
在詠唱上今茅山道院的《華夏贊》,其詠唱以“呵”、“哎”、“呀”、“哇”等虛聲,無一實詞出現,南宋蔣叔輿撰集的《無上黃籙齋立威儀》(卷三十二)中對《華夏贊》的唱詞是這樣注釋的: “右出《靈寶玉匱明真經》,杜廣庭先生曰‘今但用十八虛聲耳',今亦廢異。”陳國符先生認為: “虛聲,謂無實字,虛聲吟詠耳。”從《玉音法事》卷中所錄之《四聲華夏》與《轉聲華夏》,其聲曲折譜中皆虛字發聲,與在譜式的細字和聲中“亞”、“下”、“何下”、“下亞”、“何亞”、“下亞啞”之類反切相似,為聲調不同的同音字,代表聲腔。于此,以古載與今存相比,也十分相近。
在結構上現見的《華夏贊》的曲體結構,由引子、正曲(A、B、C)與尾聲三部分組成。高功是在此韻的吟(奏)聲中,進行出天門、地戶、人門、發符、招將等變壇中作許多形態表演,這是一種古老的道教演法儀式,而音樂亦隨著法事情節的發展,在主導樂句的基礎上不斷地變化,以配合高功的演儀活動,其旋律句幅也是依情因地而隨意增減。在正曲部分,還作了多種變化反復,並在結束前重複了B、C兩個樂句。如表:
【華夏贊】結構圖示
樂曲結構小節數
8,9,5,7,10,10,5,11,5,7,10,10,9,8,7
起落音 (2-4)(6-6)(6-1)(2-2)(3-6)(1-1)(6-1)(1-1)(6-1)(2-2)(3-6)(1-6)(6-1)(2-2)(3-6)
這種結構形態與漢魏時期流行的相和大麯的“豔”、“曲”、“趨”、“亂”的形式十分近似。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卷二六: “大麯又有豔、有趨、有亂。……豔在曲之前,趨在曲之後。”明王驥德《曲律》卷一(論調第三)中也提到: “楊用修謂豔在曲前,即今之‘引子',趨在曲後,即今之‘尾聲'是也。”爾後的隋、唐、宋之燕樂大麯,大體上都有“散序”、“中序”和“破”三大部分,並且在其中各部分還分成多“遍”。這與今存的《華夏贊》在結構思維上也是一脈相承的。
在落腔上今存的《華夏贊》的韻腔上也留有古風遺韻。此韻旋律典雅流暢,句逗連接自如,全曲多以段落為單位而一氣呵成,節拍不甚明顯。中國的音樂節拍成熟於明代,故這一情況與明以前的韻律性節拍為特點的時代有關,與唐以前的“拍”、“解”、“送”的概念也十分接近。還有,它的句末多是以疊音方式出現,這都在古曲中得到印證。魏末琴家、音樂理論家稽康在臨刑前從容演奏的《廣陵散》,雖情緒與其有所不同,但在其《大序》尾聲中的“亂”所出現的主調,與《華夏贊》的句末極為相似;梁末隱居於九凝山的會稽人丘明傳之《竭石調.幽蘭》中的句末、段落也都是此種手法。見下例:
還有琴曲《胡笳十八拍》也有類似情況。這些古老的樂曲,是漢至唐時流行於江南吳越一帶的名曲,這一制曲思維也定會對這一古老的道樂《華夏贊》在音韻上產生影響,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與運用場合的不同而多有變異罷了。
從以上觀析,此一在道教宮觀中首次發現的《華夏贊》音響資料,對研究道教音樂實為不可多得的可貴資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