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早供奉濟公禪師的時間是清光緒七年中法戰爭時期,於朝廷派來台灣的部隊裡面奉靈前來,嘉義番路鄉觸口村民風純樸的邱炎山一家,世代務農,家中供奉台灣民間最普遍的信仰觀世音菩薩與濟公禪師神像,在西元1966年間濟公禪師點化邱炎山於夢中化景指示邱家人此地地靈人傑是濟世的好地理並要在此地行醫濟世。
邱家人半信半疑,但又多次於夢中看見身穿破衣手拿破扇之神像神蹟顯化,且顯化之事都一一實現,逼不得不相信事實。於是在濟公禪師的指示下以邱炎山的第三個兒子邱景顯為濟公禪師的替身並靈附在他身上,邱景顯於是成為濟公禪師的乩身在邱家開始濟世救人,固定每個星期三、星期六為濟世日,也因禪蹟靈感使得小小的濟公禪師廟信眾由當地傳頌到台灣南北各地,前來求助濟公禪師信眾愈來愈多。
建廟過程
在西元1974年按照濟公禪師的指示前往高雄甲仙龍鳳寺求得濟公禪師的金身分靈,又在同年間在濟公禪師的指示下重新雕刻濟公禪師的金身,並供奉在邱家人中,此時濟公禪師己開始行醫濟世,也因此所顯化之神通,使信徒由十方而來。濟公禪師也時常雲遊到各地方之寺廟、宮、壇,借用乩生附體行醫救世,並指示觸口將成為濟公禪師的主要地點,使得邱家人所供奉之濟公禪師聲名大噪,進香團年年增加。又濟公禪師聖靈指示【龍運已到】需要建廟。
在完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西元1990年3月12日開工動土建廟,靠一些虔誠的信徒來做義工,然後慢慢籌備起管理委員會,但經費還是沒有著落,濟公禪師指點不用煩惱「吾佛自有辦法」,果然受到濟公禪師奇蹟顯化的信徒,陸續自動回來還願贊助非常多,因此建廟的基金慢慢有了著落了。西元1991年12月12日內殿結構初步完成先入厝安坐,後續建廟工程並陸續進行中。
本寺的盛大祭典活動日期也在濟公禪師的指示下以農曆的十月初三日得道升天日定為本寺舉辦祭典的日子,每年到此時各地湧進的信徒多達數十萬人,尤以可消災解厄之過柴火儀式,達盛況最高潮,不過近年因環保及森林保育管制非常嚴格取材不易,此過柴火儀式已停止活動,但全省各地宮、壇、寺廟前來參香愈來愈多信徒不減過柴火盛況,香火日日旺盛。
地理環境
觸口龍隱寺佔地約達三公傾之多,是位於阿里山山脈之起點,也是前往阿里山的必經之路,早期在阿里山公路尚未開通前,此地是邱家用來與原住民進行買賣山產的交易活動地點。後山有座天長橋是山下與山下來往必經的吊橋,舊時原住民會把山上盛產的農產食物背負下山與平地換取日用品或買賣皆是從此處下山。地久橋則是橫跨八掌溪的主要橋樑。兩橋座落於八掌溪與獨寮山間之河岸上,此二座建於西元1937年間,兩者合稱為「天長地久橋」。是當時頗有勝名的觀光景點。早期旅遊至此是到天長地久橋一遊順便到觸口龍隱寺進香參拜;現在則是到觸口龍隱寺進香參拜順便走走天長地久橋。「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觸口龍隱寺從遠處看去上有天長橋、下有地久橋,後有阿里山山脈,前有八掌溪,位於山明水秀天長地久間,雄據天險,為龍抱虎之極佳格局。龍隱寺之地埋形勢倚在龍邊,龍口龍身龍尾的建築更具雄偉。
寺廟建築
觸口龍隱寺前有廣大廟會活動廣場,廟宇的建築物有二層樓,廟前所見的就是七寶銅製重有三千多公斤全手工打造的天公爐,寺廟頂用新型琉璃瓦及石刻的祥龍獻瑞、精塑羅列壽星高照、五子登科、天官賜福等藝術創作,兩旁建築是鐘樓、鼓樓及石獅。進入廟內即見地面上有一蒲扇之形,抬頭看則見先天八卦之圖樣,是修練神通感應地點之一。
再入內龍柱上刻有「龍見在田觸口既成新聖域;隱求其志西湖追溯舊靈蹤」、「佛演天機觸口興龍穴;毓秀鍾川龍隱傳千秋」、「山明水秀鍾靈昭觸口;福地人興瑞氣佈諸羅」等。
中央供奉的是由濟公禪師顯靈指示的五尊造形不同濟公禪師神像,代表來此濟世的五尊羅漢,左右兩側則供奉註生娘娘及福德正神。二樓為圓通寶殿,供奉圓通古佛觀世音菩薩、普賢菩薩及文殊菩薩。
整座廟宇由交趾陶藝及木雕彩繪、石雕及精緻彩繪按金等根據歷史典故藝術創作神態自如,廟宇莊嚴兼具藝術氣息雖然在興建過程中管理委員會有幾次遇到不知該如何建造的情況,都在濟公禪師顯靈的指引下完成與眾不同的宮廟建築。
《 本帖最後由 49太歲 於 2010-9-22 19:57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