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2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是誰來決定楊貴妃生死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SOGO綜合圖區之星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正妹貼圖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9-28 02:31: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傳說公元前4世紀,雅典美女芙麗涅受到法庭審判。辯護師希佩里德斯讓芙麗涅在眾目睽睽之下脫光衣服,並對在場的501位市民陪審團成員說:「難道能讓這樣美的乳房消失嗎?」法庭宣判芙麗涅無罪。

1200年年後的九世紀中期,世界的東方開始流傳一個故事:大唐美妃楊玉環沒死,劊子手被其美色打動,沒下死手,楊玉環輾轉反側逃到了日本終老。 是啊,難道能讓這樣美的女人死於非命嗎?東西方的審美精神在此交匯。

歷史真相如何?老百姓心裡有桿秤,事實留給學者,道義自在心間。道義,就是心靈的準則,而非客觀的律條。 雖然魯迅一針見血地指出,中國的正史不過是帝王將相的家譜。可研究歷史,拋了二十四史,還真剩不下什麼了。而且古代中國人在史學上取得的成績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翻翻古希臘第一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歷史》,有時好似在看「西方民間文學」的精華版。

舊唐書》記載:「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如果安祿山不反,楊貴妃也只不過是一個皇帝寵幸的女人罷了。
可她捲入了歷史的旋渦,成了政治的犧牲品、皇帝的替罪羊。

不錯,楊貴妃的親戚因為她而雞犬升天,乾了不少違法亂紀的勾當。可不管在正史還是野史中,楊貴妃本身都沒有惡行,就是唱唱歌、跳跳舞,愛吃荔枝,比褒姒、妲己差遠了。

因此在民間,她沒有惡名,反而因為美貌和權力,成為人們移情的對象。因此,人們編排她沒有橫死馬嵬坡,而是漂洋過海,安居繁衍。這麼一來,山口百惠說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代也就不足為怪了。

1922年年春,顧頡剛提出「古史是層累地造成的」,時代越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越放越大。如舜,在孔子時只是一個「無為而治」的聖君,到《堯典》則就成了一個「齊家而後治國」的聖人,到孟子時就成了一個孝子的模範。後人在層層疊加歷史。

其理論內容說的是古史,但理論精神可以適用於其他時期,比如在楊貴妃死沒死這件事上。 楊貴妃死後過了100年,才開始流傳她沒死還東渡的故事。而距離安史之亂不遠的白居易、陳鴻,分別寫下《長恨歌》、《長恨歌傳》,都說楊貴妃已死。

俞平伯想就這兩篇作品證明楊貴妃死裡逃生,可惜只是推測。 野史中提出的最重要的證據是,馬嵬坡楊貴妃的屍體不見了。

成書於五代的《舊唐書》說:「初瘞時以紫褥裹之,肌膚已壞,而香囊仍在。」明確指出,屍骸仍在。而北宋修的《新唐書》則說:「啟瘞,故香囊猶在。」沒提屍體,這是為什麼?有兩種可能。 第一, 《新唐書》列傳部分主要由宋祁編寫,他為人物立傳,參考了不少小說、筆記、傳狀、碑志、家譜、野史等資料,受其影響,有可能對楊貴妃死沒死這件事拿不準,就按下不表了。 第二, 《新唐書》寫法過簡,舍去了許多重要史料,加上苛求文字精練,宋祁、歐陽修等人不惜刪去許多重要情節。所以,有可能是刪多了。 在楊貴妃這件事上,日本人挺重視。該國學者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祕史》都持貴妃赴日的觀點。

他們跟俞平伯都太拿白居易的《長恨歌》當回事了。白居易在詩的後半部分表述了對楊貴妃的一種想像,說楊貴妃雖然在事變中人已死,但她的靈魂飄到神僊山上,後來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僊山上相遇了。可這就能說暗示她沒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人家白居易是詩人,是在搞文學創作。從詩歌裡找歷史真相,就跟《紅樓夢》的「索隱派」一樣是靠不住的。


==========
詩歌真相又是什麼東西呢?古代文人真的會按照真相去寫作嗎?
如果留給後人猜測,我想他留給我們的印象就是
「太真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
他跟李白的情緣真是可惜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1 07:3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