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9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垂死之海 鹹海輓歌[26P]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0-14 11:19:0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位於中亞的鹹海(aral sea)原為世界第四大湖,因為民眾大量從它的主要水源取水灌溉,鹹海面積嚴重縮減,如今只剩下50年前的1成。

 
位於中亞的鹹海在1960年仍然是世界第四大湖,如今,面積已縮減為原來的10%。人們從鹹海的主要水源阿姆河和錫爾河取水,對沙漠地區進行大面積的灌溉,使得流入鹹海的淡水變成涓涓細流。

 
鹹海乾枯後,分裂成三個殘餘的湖泊,其中兩個湖因為太鹹,魚類已經消失。曾經繁忙的漁船也從鹹海上消失,從前的港都也沒落了。

 
大面積的海床露出並乾枯,風把鹽份與有毒物質吹往人群聚居的地區,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

 
儘管如此,建於2005年的攔水壩,已經幫助最北邊的湖泊面積快速增加,鹽度大幅降低,魚類族群和濕地也正在復原中,這兩者也是經濟復甦的指標。然而南邊的兩個大湖卻可能完全消失,除非曾是主要水源的阿姆河可以重建;但這樣的工程要價數十億美元,政治上的認同也有困難...

 
鹹海昔日的湖濱城市木伊那克如今淪為荒漠,宛如一座漁船墳場;鹹海乾涸問題顯然是全球最嚴重的環境災難之一..

 
鹹海南北橫跨烏茲別克和哈薩克,1960年代,鹹海面積還有6萬7,300平方公里,後來,前蘇聯實施烏茲別克旱地棉田灌溉計畫,從鹹海源頭大量引水,流入鹹海的淡水變成涓涓細流,導致鹹海迅速乾涸。

 
1940年代,當地展開農田灌溉水道興建工程,到1960年時,從鹹海上游河川引水量已高達每年600億噸;鹹海水位迅速下降,平均每年減少0.8到0.9公尺。早在20世紀末期,鹹海就分裂成3個殘餘湖泊,去年,東南方的湖區乾涸消失,西南湖區也只剩南北狹長帶狀,加上太鹹,魚類已經消失。

 
 
 
  鹹海一度興盛的漁業成為歷史,港口沒落,漁船失去蹤影,經濟受到重創。不少船隻直接棄置在湖床上,破敗斑駁有如鬼船,四周是典型的荒漠景觀,偶有成群駱駝經過,和漁船形成詭譎景象。

 
風把乾涸湖床的鹽、砂和有毒物質吹往人群聚居區,嚴重危害當地民眾健康,遠至日本、北歐,都受來自鹹海的沙塵暴所苦。

 
漁船墳場,荒漠孤城

 

奴庫斯是烏茲別克卡拉喀帕克斯坦自治區(Karakalpakstan)的首府,鹹海位在自治區裏,木伊那克則是距離鹹海最近的城鎮。
旅行指南上明確標舉著:「假使荒涼、孤寂吸引你,那麼歡迎來到這裏。」

 

 
在木伊那克「海邊」,慘白的秋陽下,漫漫無際的白沙刺人眼目,綿綿延伸直接天穹,已經漶漫不清的廢船墳場,斑駁鏽蝕、擱淺在沙浪裏,到處是塘漥、潦水、貝殼、菅草、灌木叢,沼澤上稀疏的白芒足有人高,在風中沙沙作響。

 
朔風捲起的沙塵、鹽塵撲面而來,打得人雙眼乾澀,面龐、耳朵都是生疼..

 
1960年代,木伊那克是個繁榮的海港,每年有二萬公噸的漁獲量,擁有一座蘇聯時代最大的魚罐頭加工廠,年產量有一千三百萬個。如今海岸線已經退到一百六十公里之遠,成為一座號稱海港卻沒有海,漁村卻沒有魚的荒漠孤城。
 

大自然的現象,很少能在一個世代之內改變得如此劇烈,但是巨大如鹹海,卻能真真實實地從地表上消失。這座曾經是全球第四大的湖泊(內陸海),在過去四十年之間,面積縮小到原來的一半,水量則減到從前的三分之一。

這一切都肇因於前蘇聯目光短淺的政策,從此改變了一座湖泊、兩條河川,以及整個中亞地區的人文和自然生態。
阿姆河、錫爾河兩條大河自天山、帕米爾高原滾滾而下,貫流整個中亞,它們各自走了兩千多公里,穿過嚴酷的紅沙漠、黑沙漠,最後一南一北注入鹹海,幾萬年來,大自然就是這麼運行著。它們是中亞人民的命脈,歷史上,亞歷山大、玄奘、成吉斯汗,突厥人、波斯人、蒙古人、中國人、阿拉伯人,多少傳奇故事在兩條河川之間輪番上演。   

 
然而蘇聯眼睜睜看著兩條河川之水蒸發在沙漠裏,實在暴殄天物,於是決心增加「白金」產量,蘇聯選中了中亞,特別是烏茲別克,做為生產基地。縱橫交錯的人工水道,把錫爾河、阿姆河河水一噸一噸地往外送,全力發展棉花業;過去幾千年來,原本只是引少量水灌溉的瓜田、果園,一九六○年代之後,全面改種單一作物--棉花。

 
奪去了兩條大川百分之九十的水量之後,河流還沒到達海邊,早已斷流,於是鹹海的水位以一年一公尺的速度,年年退縮;1987年,湖面終於一分為二;2000年,不到四十年光景,退位為全球第八大內陸湖;依此速度,鹹海將於2015年完全消失在地球上。

終於,哈薩克總統納札巴耶夫(Nursultan Nazarbayev)2001年發起,獲世界銀行提供6,500萬貸款所建設值8,580萬的Kok-Aral水壩,將增加2003年所估計的北鹹海30%的面積。

 
Kok-Aral水壩一角

 
北鹹海的面積從2003年的2,550平方公里,增加到2008年的3,300平方公里。深度也從2003年的30公尺,增加到2008年的42公尺。

 
在2003年的鹹海

 
Kok-Aral水壩讓錫爾河充滿北鹹海.隨著北鹹海的水位升高,水閘門開始運作,讓過量的水流到乾渴的南鹹海。

2005年8月完工的13公里長的水壩,將較小的北鹹海,與較大、較鹹、較多污染的南鹹海分開。完工後,哈薩克就能將錫爾河的水留在北鹹海。錫爾河新組建、重建與復原的供水系統,正增加與攜帶河水充滿北鹹海,並藉由灌溉土地益於農夫。

 
鹹海的漁民終於再次展現笑容..


-----------------------------------------------------------------------------------------------------
鹹海曾經名列世界第四大湖..但為了灌溉農田..農民毫無節制地抽取水源.如今鹹海變成了貧瘠的荒漠..
現在.人們正致力使湖泊復原..
世界上還有其他湖泊也開始面臨同樣的命運.如中非的查德湖與美國加州南部的薩爾頓海.
從鹹海的消失與局部復原所得到的教訓..應該能讓這些地區提高警覺...

《 本帖最後由 amg 於 2010-10-14 13:44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水漾甜心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06: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