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7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功過格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1-1 00:21: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界定
初指道士逐日登記行為善惡以自勉自省的簿格,及後流行於民間,泛指用分數來表現行為善惡程度、使行善戒惡得到具體指導的一類善書。

作法
這類善書分別列為功格(善行)和過格(惡行)兩項,並用正負數字標示。奉行者每夜自省,將每天行為對照相關項目,給各善行打上正分,惡行打上負分,只記其數,不記其事,分別記入功格或過格。月底作一小計,每月一篇,裝訂成本(見附錄書影一),每月如此進行,年底再將功過加以總計。功過相抵,累積之功或過,轉入下月或下年,以期勤脩不已。

源流與發展
道教記錄功過善惡的作法要從功過思想說起。中國的功過思想起源甚早,《易經》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道教和民間信仰認為天地、灶神、司命等神,監察人的善惡並給予應得的賞罰。後漢的《太平經》有勸人行善避惡之論,而功過格跟《太平經》的「天券」說法也有關連。晉代葛洪的《抱朴子》《內篇》卷三《對俗》及卷六《微旨》載有功過思想的豐富資料,《對俗》篇說要想成天仙,須要積1200善;想成地仙,須要積300善。對善惡功過積累增減以計算人的禍福壽夭的說法,也見於五代時杜光庭《道門科範大全集》,是書卷73、81載有「善惡之二書」、「功過之兩簿」。「格」有規準之意,言行之善惡功過,成了降福獲咎的依準。這種計算功過的辦法,宋代以後就發展形成功過格一類善書。因此,功過格可說融合了道教積善銷惡、儒家倫理道德和佛教因果報應三教的理念。

現存最古的功過格是《太微仙君功過格》,1171年成書[1],為淨明道道士自記個人善惡的簿冊。《道藏輯要》收《警世功過格》和《十戒功過格》,是託名呂祖撰述的功過格。後經袁黃(1533至1606年)、祩宏(1535至1615年)等人倡導,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中葉功過格盛行於世,有多種功過格編寫而成,不單有道教色彩濃厚的功過格,還有佛教系統的「善過格」[2]、與民眾道德有關的功過格[3]。十七世紀以後,不僅道士奉持,士人、崇奉佛教戒律的人及民眾亦漸奉行,更有特定勸戒對象的《當官功過格》、《童蒙功過格》、《婦女功過格》。清初的《太微仙君呂純陽祖師功過格》(1734年成書),香港抱道堂近年仍有重印。[4]。

功過格的流通意義
功過格是修行者實踐道德的指導書,像店主在賬簿上記數般,逐日登記行為的善惡在一記分冊上。有學者認為這種道德記賬的體裁,與中國商業簿記的發達不無關係,因此稱為「道德記賬法」(MoralBook-keeping)。一位日本學者評論說:「功過格的出現,標誌著中國人認識到,可用自己的手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吉凶,這是他們精神生活中劃時代的成果」[5]。

小結
總之,功過格使《感應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等善書的主張更具體化和條目化,可用作日常修省寡過的行動指南。這類善書既是研究道教倫理思想的重要資料,也有助瞭解宋明以來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

參考資料
1.《太微仙君呂純陽祖師功過格》,香港抱道堂1986年重印。
2.酒井忠夫著、許洋生譯:〈功過格的研究〉,《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七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3.吉岡義豊:〈道教の研究〉,《吉岡義豊著作集》第一卷,第91至105頁。
4.鍾肇鵬:〈道教的倫理思想〉,《宗教‧道德‧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註釋
1.《道藏》洞真部戒律類收錄
2.袾宏《自知錄》是代表作
3.如《彙纂功過格》
4.見書影二
5.見福井康順等監修、朱越利譯《道教》第一卷,第146頁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21: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