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為甚麼「萱草」是中國的母親花?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1-11 00:44: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母親節迎來了康乃馨花季,多數國家都把康乃馨作為母親節的代表花卉,用來表示對母親的敬愛與懷念。其實,中國古代早有代表母親的花——萱草,象徵東方女性溫柔、含蓄、樸實、堅忍、犧牲奉獻的精神,在恬淡中散發出母愛的光輝。

那麼,為甚麼「萱草」是中國的母親花?

萱草,俗稱為黃花、黃花菜、金針、金針花、金針菜、宜男草等。萱草的花形似百合,橘紅色或黃紅色,無香氣,花未全開時,可採做菜食用,根可入藥,若開花則供觀賞。

據《說文.艸部》中載︰「藼,令人忘憂草也。或從宣。」藼,古同「萱」字。古人認為以此草嫩苗為蔬,食之令人昏然如醉,可以使人忘憂,所以又稱為忘憂草、忘憂物。另《太平御覽‧卷九九六》引南朝梁任昉《述異記》曰:「萱草,一名紫萱,又呼曰忘憂草,吳中書生呼為療愁花。」

萱草在古代又稱為諼草,諼就是忘記的意思。在《詩經.衛風.伯兮》上云:「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據《釋文》曰︰「諼,本又作萱。」之後,「樹萱」成為消憂之詞。如李白《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託陰當樹李,忘憂當樹萱。」

北堂,指古代居室東房的後部,是主婦盥洗的地方,如《儀禮.士昏禮》:「婦洗在北堂。」鄭玄.注:「北堂,房中半以北。」故北堂借指母親。後來,就用「萱堂」來指母親的居室,喻指母親。〈伯兮〉這首詩是描述婦女思念遠征的丈夫,希望找到忘憂的萱草,種在北堂上,以解自己的憂思之情。

相傳隋末時,唐太宗李世民與父親李淵南北征戰,他的母親因思念兒子而病倒。當時,大夫就用具有明目安神效果的萱草,煎煮給李母服用,並在北堂種植萱草,以解其憂思。

後來,遊子要遠行時,會在北堂種植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記煩憂。因此,「北堂樹萱」可以令人忘憂,引申為母子之情。如唐朝詩人孟郊《遊子》詩云︰「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詩中以景喻情,深刻的流露出母子間含蓄的情感,令人為之動容。於是,萱草遂成為中國的母親花。

文出:文化生活藝術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9 23:0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