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0-19
- 最後登錄
- 2022-8-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88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61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薪水不漲的10大荒謬
作者:賴建宇 出處:天下雜誌 457期 2010/10
上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13.1%。九月進口新車銷售數量成長超過七成。零售業營業額八個月內突破兩兆兩千億元,創下歷年同期紀錄。
這些讓官員、業者看了血脈賁張的漂亮數字,你,感受到了嗎?台灣經濟成長攀上二十一年來新高紀錄,你的薪水和幸福感,也跟著往上漲了嗎?
《天下》為您整理出經濟數字上漲背後的十大怪象。
1.生產力大增 薪水卻追不上
台灣勞工最有資格高唱:「我比別人卡認真,我比別人卡打拚,為什麼、為什麼比別人卡歹命……」
最近,科技公司工程師疑似因工時過長導致過勞死,這是企業主鑽勞基法漏洞,省掉加班費的一項「創新」,讓員工採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美國勞工部針對十七個工業化國家統計,一九九五年到二○○八年為止,各國製造業勞工每一個單位產出企業需要支出的成本,台灣下降四成,在所有國家中下降最多。也就是說,台灣的老闆很幸福,勞工的生產力增加速度遠超過薪資水準。同期每名台灣製造業勞工產出增加八成,排名第四,但相對薪資僅增加重七%,最「俗擱大碗」。
2.七大低薪凍漲行業 困住百萬人
是男是女都怕入錯行。在台灣,入對產業不僅高薪,每年調薪還可以高人一等。不過,一旦入錯行,薪水可能不增反減。家具製造、支援服務、金屬、造紙、印刷、機械設備、不動產等七大行業,薪資平均約三萬上下,長期下來平均薪水幾乎不動,甚至下跌。這些行業大約有一百萬就業人口,是名符其實的低薪凍漲族。
相較之下,薪水最優渥的是電力燃氣供應業,從業人員不過兩萬八千多人,但是平均每人月薪高達九萬六千元。過去十五年調薪最多的是電腦、光學、電子產品業,加薪幅度達三到四成,造福將近七十萬人。
3.九○年代後 薪資溜滑梯
台灣的經濟奇蹟有兩套版本。第一套是一九九○年之前,經濟高成長同時還可以縮小貧富差距,成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顧志耐(Simon Kuznets)口中的經濟奇蹟。一九九○之後,GDP繼續成長,薪資卻愈漲愈少,實質薪資甚至出現三次負成長。低薪化是從一九九五年之後開始,歷經勞基法修正、全民健保推動、勞退新制、勞保年金化等一件件看似有利勞工的法令出爐,勞工的薪水卻愈來愈漲不上去。一九九五年之前,台灣勞工加薪速度曾是世界第二,僅次義大利,之後十五年卻成了倒數第三,只比日本、新加坡好一點。
4.台灣打工族 全球最可憐
領各國最低薪資者,原本應該是勞工機關保護的對象。但勞委會九月公布新版的最低薪資月薪,從一七二八○小調至一七八八○元,時薪從九十五變成九十八元,卻讓勞工團體和青年打工族不滿,稱勞委會是「老闆委員會」。
跨國比較來看,多數國家最低薪資是以時薪計,台灣的九十八元比歐美日韓都低,只比上海高。但在上海只要打工一千小時,就可以領到全國人均GDP的九成,是各國中最好的打工地點。
台灣的基本薪資在三年前調整過後,就一直「不動如山」,但各國同期調整四%至三三%不等。台灣打工族儼然成為全球最可憐的「蟻族」。
5.台灣老闆最愛玩的兩套劇本
咦,天天看報紙,都說公司業績長紅,成長破紀錄,為什麼平均薪資只成長七.四%?
老闆們有兩套劇本,對內、對外說法不一樣。面對投資人,台詞是前景一片大好,未來獲利可期。面對員工時,台詞就變「賺錢很辛苦,請大家共體時艱」。
從一九九五年以來,不管台灣景氣好壞,薪水長期都追不上企業賺錢的速度。過去十五年,台灣GDP增加七六%,企業獲利增加了九二%,可是,員工薪水只增加五九%。
6. 新無殼蝸牛 望屋興嘆
薪水不漲,最痛的是房價卻直直漲。
信義房屋統計,在過去十三季之中,僅一季全國薪資漲幅超越五大都會區平均房價,其他十二季,都是你走你的高房價,我領我的低薪水。房價愈飆愈像七夜怪談,北市甚至要不吃不喝十一年半,才能買到三十坪的老公寓,「榮登」民怨之首。
管它GDP成長多少,小市民其實只想要一個窩。
7.隱藏薪資 吃光加薪幅度
真的,不是老闆沒加薪,而是加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儘管沒有直接匯到員工戶頭,但是老闆們卻要幫大家面對勞、健保局、勞退基金等節節高漲的索費。○二年,企業平均每月只要在每位勞工身上多花五三二七元,佔薪資不到一三%。○八年已接近七千元。
去年一月一日勞保年金上路後,未來還會一路上調到底薪的兩成。工總估算,若二代健保通過,全國企業薪資每年要多支出二百三十四億元。未來,每年勞保費率上漲一%,企業還要多花近百億。雖然這是企業主享受租稅優惠後,應該報答給社會大眾的回饋,但也直接減低他們再幫員工加薪的意願。
8.電子代工「低毛利要獎勵」的真相
都說電子代工業是現代的「茅山道士」(毛利三到四%)。沒錯,財報上,電子代工廠毛利只有三到四%,最高的緯創也僅五.三七%。為了保護他們,政府還推出許多獎勵措施。不過,電子代工業營收把許多代購的電腦零組件如CPU、硬碟等都算進營收,所以實際的組裝獲利看起來縮小了。新的會計制度上路後,一切會打回原形,大股東的獲利一點也不差。從股東權益報酬率來看,股東每投資一塊,可以創造兩成左右獲利,跟全世界半導體龍頭英特爾差不多。
9.誰是真肥貓?
媒體、立法院、監察院,一天到晚爆料抓肥貓,可是,到底誰是肥貓?常連高薪的會計師、醫師、律師,以及政府機關挖角來的專業經理人都被算進來。其實,他們跟多數薪水階級一樣,賺的每一塊錢都逃不過國稅局。根據財政部二○○八年度的綜所稅統計,有高達八成的綜所稅是年薪三百萬以上的納稅大戶所貢獻,他們當中有六成的收入也跟多數人一樣來自薪資。他們有國際級的能力,領的卻不一定是國際級待遇。根據韜睿惠悅企管顧問公司統計,兩岸金融業協理級以上,台灣付的薪資已經被比下去。大股東、董事會、以及炒股、炒樓等靠資本賺錢的富豪,他們不必上繳資本利得稅,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肥貓」。
10 .機器設備 台灣GDP的「幕後英雄」
過去十幾年來,台灣愈來愈倚重半導體、面板、石化等高資本密集的產業,結果就是每年數十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要提列龐大的折舊攤提。
GDP算的是一整年國內生產的總毛額,裡頭要分給薪酬、企業獲利、機器消耗、稅收。以過去十年來看,薪酬部份佔GDP比重少了二.五%。把薪水吃掉的主要是機器折舊消耗,佔GDP比重十年來增加五%,二○○八年比一九九八年金額多消耗一兆元。換言之,當國家往資本密集產業發展,產出有五%被機器老化給吃掉,導致勞工薪資、企業盈餘、國家稅收都受到衝擊。說來諷刺,台灣GDP成長的幕後英雄,不是人,而是機器。
========================================================
我發現原來不只是我覺得台灣經濟非常怪異,連天下雜誌都出專文來探討台灣薪資的十大荒謬了。
不知大家看了這篇轉貼文,是否心有同感??或是完全不認同??
不管如何,在台灣生活的基層人民,日子愈來愈難過是不爭的事實,
真希望台灣的藍、綠政客都能重視這一點,不要只著眼於惡質的選舉與政治文化了........
《 本帖最後由 艾倫西 於 2010-11-16 11:14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