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5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67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那比派(Les Nabis)是1891年巴黎的朱利安美術學院學員所成立的畫會,這些人受到賽魯西葉(Paul Serusier)的影響,如同象徵主義畫家那樣,轉向崇拜高更的畫風,追求有表現力的色彩和富於節奏感的造形,以體現一種神秘的觀念。
Nabis一詞,是詩人卡扎利(Cazalis )自希伯來語中所創的名詞,意為「先知」。因為這些畫家既嚴肅又戲謔,儼然是專家姿態,另一方面他們傾向新高更風格,視之如宗教般的啟示。
他們除了對印象派藝術有共同的反感外,追求的目標也有點一致;對於裝飾性或帶有強烈情感的色彩運用,及線條扭曲等等手法也同感興趣。
向塞尚致敬
著名的畫家有:
德尼(M.denis,1870~1943),他曾說:「一幅畫──在它變成一批戰馬、一個女人裸體像或描繪一件事──基本上是一塊平面,上面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塗滿顏色而已。」代表作《四月》(1892)、《向塞尚致敬》(1900)、《在神秘樹林裏的繆思》(1893,巴黎奧賽美術館)。
波那爾(Pierre Bonnard, 1867~1947),畫面裝飾意味很濃,善於畫沐浴裸女和室內外景物,《鏡前裸女》(1931,威尼斯皮沙羅現代畫廊)、《逆光的裸體像》(1908,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美術館)、《鄉下餐廳》(1913,明尼蘇達州藝術基金會)。
羅特列克(H.M.R.de Toulouse-Lautrec,1864~1901),是一位很醜又矮的藝術天才,在巴黎夜世界裡過著糜爛的生活,以尖銳的眼光來看那些表演者、妓女和顧客,並表露他們的特性。畫面不重光線,而重形象和動感。一般不將它歸屬任何派別,但它曾參展那比派畫家聯展。代表作《磨坊街的沙龍》﹙1894,華盛頓國家畫廊)《梳洗》(1889,巴黎奧賽美術館)。
文出:HUNG的藝術欣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