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9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老子五千言,以靜為宗,以虛為用,稱《道德真經》,簡稱《道德經》;但依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版本,為《德道經》。《道德經》分有《道經》及《德經》兩種,在道教裡中,是一本很重要的經典;古代道教徒必須遵習,因為其中有豐富的道教教理,是道教徒主要的思想核心。在唐朝以前,因為道士之多,而各家研究的也多,自然各自解釋之理也不同。事實上,《道德經》的內容含括其廣,政治、修身、生活、養生等,包羅萬象。《道德經》又對道教思想的發展影響至深,昔日宋玄宗、宋徽宗都曾御註過(至今《道德經》註解的版本)。
昔日吳筠說:「深於道者無如五千文,其旨多隱而難於解悟,其辭若反而難於融通,學者非讀三四回弗解。」從這段文中,可以瞭解研究道教的真理,是在這本五千文的《道德經》裡。因為《道德經》所講的主要宗旨,是很深隱,難為人來解釋與得悟;萬一將辭句說錯了,則更加與原理不能融通,這是很可惜的。學習的人若不能勤讀,便不能瞭解其中的意味,所以一定要讀而再讀,至少要讀上三、四遍,始有所得
道教徒對《道德經》的宣揚工作,都是用盡很多的精神,也有人將它加以神祕化的宣道。老子在《變化經》上說:「欲知我處,讀五千文過萬遍,首自知,身急未詣我。」意思就是說,你若想知道我在何處,只要你能將《道德經》讀一萬遍,自然而然會知道我了,而且也有很多神仙會來迎接你。這是讀《道德經》、遵循《道德經》修行,自然會得到的好處。昔日有病者,無論他患的病是輕是重,都能讀《道德經》而病癒。誠如筆者遵《道德經》以為寶,遵它為眾經之首,進行研究及將它發揮,所以,將《道德經》以小說的方式來釋出。其實這個方式不像是小說,而且我也不是寫小說之才(只不過是講話而已),所以,難免有很多欠理直之處,尚請諸先輩們大大斧正及鞭撻,無任感謝之至。
文出:高雄文化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