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9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住民藝術] 峨冷(安聖惠,1968~)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15 19:47: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峨冷(安聖惠,1968~)  
   漂旅的心靈─峨冷(安聖惠,1968~)

 

 

 


峨冷大部份的作品都非常抒情,但她也曾思考在創作時迴避情感的投射,僅去處理形式的問題即可,加上對如何處理漂流木的工法、技巧都不熟悉,亦質疑自己為何要去做超出技巧所會的事,然而她最終決定回歸到誠實傾聽心底的聲音,以原始的情感、素僕的直覺面對媒材,此番轉折形塑了<穿越>,漂流木也成了峨冷往後最為人所熟知的創作媒材。
峨冷並非雕塑出身,她也堅持不在漂流木上作雕鑿的動作,頂多裁切適用的長度,以綑綁、堆疊、釘、嵌合等手法,再搭配拾來的廢棄媒材進行組構,充分發揮漂流木本身所特有的有機性。
峨冷認為自己很難專注在固定的事物上,「必須一直動,(心)才能靜下來!」這樣的特質也反應在她的創作上。對峨冷來說,漂流木藝術亦是一種動態的創作,因為她必須爬上爬下以搭建偌大的作品,另外她也幾乎不畫設計圖,而是面對現場環境來進行裝置,使既有的木材呈現自己的心像,讓創作的構思隨著過程變動發展。
與其他漂流木創作者相較起來,峨冷的作品顯得層層疊疊、糾結繁複,往往具有碩大的體積與多面向的結構,使得她的作品像是某種怪異的樹屋建築,在衝突、矛盾的張力下,求取穩定的平衡。
漂流木藝術,取之自然,也「忠」於自然。峨冷說,她在撿木頭時,就可以開始組織畫面,另外,她又特別偏好撿有根的木頭,除了造型的需要外,似乎從那糾結的樹根上可以看到生命深層的面貌。因此,峨冷非常排斥用「開發」來形容對漂流木藝術形式的創新,因為這具有宰制的意味,畢竟漂流木才是「主」,創作者是「客」,她認為自己只是在「摸索」漂流木藝術還有那些可能而已。
峨冷強調:「漂流木非常有個性,一根木頭等於一道筆觸,唯一的技巧就是如何將情感相融在木頭裡,用最直接的情感與木頭對話,在最後作品完成之際,會發現到每根木頭、還有木頭身上的線條,都擺放在最適當的位置上!」

原撰者/洪健元(《藝術認證》NO.13,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7年4月,頁92~95)
摘錄/林佳禾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07: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