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1-26
- 最後登錄
- 2023-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47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134
- 相冊
- 1
- 日誌
- 2
 
狀態︰
離線
|
達鳳(鄭宋彬,1967~)
達鳳早期的作品題材偏向人物,然而其人物雕刻並非傳統的單一個體形式,達鳳在此階段即嘗試數個人物的集合式結構,試圖尋找單純明確卻能夠撼動人心的造型線條。在其較晚近的作品中,達鳳摸索出一種特殊形式,在一個較為抽象與不規則的大結構裡,安放寫實的焦點;如此的形式適當的保留了原本漂流木的獨特形體,藉由焦點寫實的手法,同時讓達鳳能夠展現出他所想要訴說的符號語言,亦即「象徵表現」的形式。
達鳳的作品具有強烈的訴說意識,一種渴望說出什麼的原始本能不斷在其作品中滾動,於變化流動中訴說著部落的種種生活情狀。在部落面對異質文化的滲透、流遞過程中,達鳳不斷提問:「部落還能夠依靠、依戀著什麼呢?」達鳳作為一個不斷觀看與記錄的主體,透過創作,他將當下的觀看視野凝注到具體的作品中。
達鳳的原生部落─「太巴塱」是阿美族最古老的部落之一。2004年8月,達鳳在太巴塱舉辦了他創作十年來的第一次個展-「甦醒」。他選擇在藝術風氣並不興盛的太巴塱,將十年來的作品傾巢而出。達鳳描述其想法:「如果只是展覽的話,其實就可以不用展了。」達鳳清楚之所以要在部落內展示作品的意義,因為他的作品,就是在長期觀看部落的過程中,一種實質上的逐步累積,而這份累積,所要成就回饋的不是個人,乃是所面向的部落。取名為「甦醒」,為的不是描述達鳳個人的精神狀態或是處境,而是達鳳之於推動部落意識的一份企圖。
原撰者/黃瀞瑩(《藝術認證》NO.11,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6年12月,頁58~61)
摘錄/林佳禾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