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7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住民藝術] 豆豆(魯碧 司瓦那,石瑛媛,1959~)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15 19:53:0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豆豆(魯碧 司瓦那,石瑛媛,1959~)

 

 



豆豆在十八歲便至台北西門町生活打滾十二年,靠著自身對於美感的敏銳嗅覺,本能的使用原始天然的材料作為元素,成為百貨界知名的櫥窗設計師。
2002年,十數位東部藝術工作者透過「歸零」的原始生活方式,以漂流木為主要素材,於台東金樽海灘集體生活、創作,長達三個月;當時,這十數位藝術工作者取名「意識部落」來稱呼其行為與團體。「意識部落」的特殊精神,在今天的東部海岸仍舊持續發展生長。而豆豆正是這份精神核心的重要催生者。
對豆豆而言,漂流木除了具有某種「漂流四海、回歸土地」的意涵外,在其藝術生涯中也扮演某種引領她前行的角色。而另外一種充滿浪漫想像的材料-海邊撿拾的玻璃碎片,尖銳處已被磨蝕的圓滑細膩,亦是她偏愛的元素。
漂流木與玻璃碎片的使用,除了用以形塑出具體作品之外,某種程度它迴流至豆豆自身,喚起自我的認同意識:「以四海為家的漂流人」、「對世界充滿想像的女性」、「在深刻經驗的洗禮後,返樸歸真的美好」。也因此,創作過程不單只為了最終的藝術作品,同時更包含了豆豆對自身生命的自我詮釋與自我塑造。
在2003年台東「都蘭山藝術季」發表作品<電氣螢火蟲>後,豆豆開始嘗試在漂流木主體外,加入半透光材質與光線等元素;<蝴蝶谷>即是她所擅長的大型漂流木裝置作品,木材質感與半透明燈光在此交合出特殊的輕靈氣息。
豆豆的創作不拘於某一型態,她總是朝向不曾被探索的領域,呼吸最新鮮的空氣。

原撰者/黃瀞瑩(《藝術認證》NO.10,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6年10月,頁66~69)
摘錄/林佳禾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07: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