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8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原住民藝術] 伊命(1966~) [複製連結]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2-16 07:56:1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伊命(1966~)

 

 


伊命的作品有個特殊現象,它並不直接牽涉到原住民藝術時常碰觸的儀式性與祖靈精神,然而這並不代表伊命與部落文化的脫節,相反的,伊命作品所強調的「感受性」,除了源自於伊命本身的個人特質之外,其與部落文化具有相當程度的關聯。
伊命的創作雖然不具有傳統部落儀式的形式語彙,然而儀式行為的這些特質,卻潛藏於其中並轉化為其特殊的創作方式。其作品大都源自於某種親身經歷的片刻感知,而伊命關注的那些材料,除了身體經驗本身所帶有的感官素材之外,更重要的是,這些片刻的經驗都與其自身的認同意識有關,不論是對青綠山脈的觀看、對過往歷史的想像、對部落青年勞動情景的感觸,在這些看似片斷、瑣碎的個人經驗背後,其不斷追索的,是對於自身存在的累積與建構。
也因此,其作品的重點不只是藝術家於造形語彙上創新與否的問題,若只透過現代藝術中強調藝術創造性的視野來觀看,似乎難以看見伊命作品的整體,這整體乃是藝術家在面對創作時所提出的一種詮釋方式。在伊命的個人詮釋中,創作與其生活、存在無法被分割討論,對伊命來說,藝術創作是其介入部落文化、個體認同與構築生活質地的一種獨特的實踐行為。
伊命不是部落的精神領袖,也不是執旗吶喊的先鋒角色,然而卻是貼近土地與生活的勞動者,以某種沉默安靜的姿態,緩慢積累收集細碎的植物,織造出一張密實的布帛,其上記載了伊命與其生活世界的種種存在軌跡。

原撰者/黃瀞瑩(《藝術認證》NO.9,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6年8月,頁52~55)
摘錄/林佳禾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草薰風 + 1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07: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